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人性是善还是恶精选73句集锦

人性是善还是恶精选73句集锦

admin 2023-03-29 09:14 句子大全

人性是善还是恶

1、譬如说无惭、无愧、忿、恨、恼、覆、诳、谄等等,还有懈怠,这些都属于随烦恼;这些随烦恼是因为有了根本烦恼作为主体,所以它们就跟随着这个随烦恼去增长;可是成佛的时候这些全部都要灭除。

2、  善心所就有所谓的十一个善心,即信、惭、愧、无贪、无瞋、无痴、精进、轻安、不放逸、行舍、不害。这十一个善心所,在成佛的时候,祂完全具足而不会有任何的损坏。也就是说,这十一个善心所,在一般人来说,他并不具足的,他不是对一些正确的道理完全相信,他总是会有些怀疑;或者是他可能少了一些惭、愧,就对自己的要求或别人的要求;他常常不太愿意去承担的,不愿意让自己更好;也可能他缺乏了这种对其他事物的没有贪著、没有瞋恨;或是没有愚痴的心境。像这一些都属于善的心所,而在成佛的时候他是完全满足,而且完全具足。譬如说无痴,成佛是要打破所有的无明,而不愿意有任何一点点的无明留著,叫作无痴。有些人就是对于什么是正法?他无所谓,他没有任何的好奇心,反正那个事情对、错无所谓;或者是说对于法界中到底有没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因为这个是法界中最关键的一个法,也是所有的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可是对于有没有第八识心,有没有这样永恒存在的心存在呢,事实上它是一个不能模糊的事情。因为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没有的不应该说成有,有的绝对不可以说成没有,但是有无之间绝对不会模糊的。不可能说一个东西,可能有、可能无、模模糊糊,不可能;因为有、无这件事情它是不能并存的。因为这一个东西,有就是有,没有就没有,它是不能并存的;像佛陀祂有无痴的善心,所以祂对于法界中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如来藏,祂绝对不会轻易放过,因为如果把它模糊掉,就跟无痴的善心不相应;所以有人会觉得,你们佛教为什么要法义辨正呢?为何那么计较到底有没有第八识如来藏呢?其实就是因为无痴的善心所必须要具足的原因。如果有人对这个不在乎,那表示他对于无痴的善心不是很具足;成佛的时候这些善心所是要完全具足,而没有任何的缺损。

3、其实,我更认可另外一种说法,人性是自然的,人本无善无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如水之流动,树之生长,地震海啸,都是无善无恶的。如果把人放诸山林,任其自生自灭,又有谁会问其善恶呢?只不过是生物链中的一环而已。

4、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我们和公都子一样,根本就理解错了孟子所说的“人性本善”的意思啊!孟子不是说人一定是善的,而是说每个人都有向善的可能,因为每个人天生就会有耻辱感、有是非心,每个人都爱自己的父母子女,而这些就是人之所以能够为善的根本所在!所以,孟子说的善,是说每个人都能够向善,并且都有向善的可能和根源,而不是说人生来就是善良的,更不是说这个人不会变坏,不是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坏人。

5、  人有八个心,也就是我们有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这六个识,是一般人能够体验到的,因为我们能够看、能听、能闻、能尝、能触乃至能思考;可是除了这之外,我们还有两个心,这两个心就是一种叫作末那──意根,他能够决定;另外还有一个第八识──如来藏,叫作记忆的功能;因为有这八个心,才构成一个完整的生命。其实我们看猫、狗,照样有这八识心王,因为它跟我们一样,能见、能听、能闻、能尝、能触觉,乃至它能够思考、能够作梦,而且它能够决定很多事情,乃至它还会有记忆;所以显然动物跟人都一样是八识心王。(人性是善还是恶)。

6、而荀子则认为人性本恶,照荀子所说,凡是没有经过教养的东西不会是善的。荀子的论点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伪,就是人为。禽兽有父子,有牝牡,这是自然。至于父子之亲,男女之别,则不是自然,而是社会关系,是人为和文化的产物。它不是自然的产物,而是精神的创造。

7、人性中的善或许可以被忽视,但是人性中的恶却绝不可以被忽视。

8、而你即便要做“沉默的大多数”,也要先揣着明白再装糊涂。

9、荀子,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他比孟子要晚出生59年,他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虚伪的,他非常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劝学》就是代表作。

10、性善学说:我们如果看到一个小孩子要掉到井里面,我们都会起一个恻隐之心;因为这缘故,我们都有善心,所以我们的本心是善。

11、若思虑更为深入,能明白善恶一体,则世事人生的诸多迷惑,都将烟消云散。有昼无夜,有晴无雨,物必不生;有雄无雌,有长无衰,物必绝后——唯有阴阳调和,方能长久。若人性从始至终,均无善恶之分,人类早已消亡——只一个庸德庸行,才是人生最好的归宿。

12、后来农业社会。有了收获,有了余粮,有了分配,阶级分化了,财富产生了,有人要吃饭,以掠夺为食,战争就出现了,欲壑难平,便罪恶滔天,目之所及,要金玉美色,如此种种,从此人性中的恶就越来越显现。

13、弃恶扬善,是一生的目标,不能有片刻停息。这样就会善越来越近,恶越来越远离。

14、人依据自己对自己的认知,将本性中的一部分称之为善,另一部分称之为恶。

15、没有他人作为“触媒”,我们“仁”的种子也就无从现行。同理而言,人性之恶也是如此。

16、  譬如说,在《胜鬘经》里面有这段的经文这样说:(世尊!然有烦恼,有烦恼染心;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者,难可了知,唯佛世尊实眼实智,为法根本,为通达法,为正法依,如实知见。)(《胜鬘师子吼一乘大方便方广经》)也就是说,我们一切生命的这八个识,其实前面的眼、耳、鼻、舌、身、意六识,一般人比较容易了解;可是第七识末那,一般人就少有人知了;至于说第八识能够储存记忆,成为记忆所储存的处所,他到底是什么?就没有人知晓。胜鬘夫人就跟世尊说:众生有种种的烦恼,而且有烦恼来染著这个心;而且这个自性清净心而有染著,就是说第八识心就称为自性清净心,因为第八识如来藏,其实就是一个记忆的储存处;祂的本性是清净的,祂就像个容器,因为可以容纳所有的记忆,从无始劫以来都容纳进去,绝对不会有空间不足的问题,可以从现在到未来无量世,乃至成佛之后无量无边的时劫,都可以储存所有的记忆;所以祂的体性是清净的,就像一个容器一样。祂是清净的容器,可是有烦恼、有烦恼染心,来放在这个容器里面,所以有自性清净心而有染,就是这个清净心竟然会有染著,是一般人难以了解的。就像一个清净的容器竟然里面放著脏东西,然后这两个又不能分离,因为这脏东西如果不放在这个容器里面,它没有地方放。因为我们烦恼的染污的脏东西,跟这个容器一定要一起;如果要把烦恼的脏东西离开这个容器,是没有办法的,因为除了这个容器之外,我们众生没有别的容器了。我们每个有情就只有这一个容器,每个人有一个自己这样的容器,而这个容器是清净的;可是我们七转识所运转的种种的心行,有善、有恶,这些善恶的心没有地方放,只能放在这个容器里面和合成一个东西。清净的心要跟里面的脏东西分离,是分不开的,因为已经是和合在一起的,和合一起运作。

17、居家忌奢,而尤忌太俭;治家忌宽,而尤忌太严。(化用于《格言连璧》。)教育子女,当宽严互存:太宽,则心性乱;太严,则真性失。环境愈是杂乱,愈要注重渐正其心,渐任其行;生活愈是优渥,愈要注重贫养其身,富养其心。

18、学过唯识的人都知道,凡夫的“操作系统”——(心所)中,记别为“善”的只有十一种,记别为“不善”的却有足足二十六种。

19、黑(社会)黄(色情)绿(麻将)白(毒品)灰(腐败)青(拐卖人口)紫(诈骗),巳经在高压打击之下,但死灰复燃,始终难以绝迹,其社会危害之大,令人愤怒。

20、孟子还强调说: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在他看来,人人都有一颗善良的内心,就看君主们如何引导,所以孟子鼓励诸侯们施行“仁政”。

21、“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出自于孟子的思想。比如说,一个小孩落水了,路人都会见义勇为,积极营救这个小孩,而不管这是谁家的孩子。这就说明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每个人内心都有善念。

22、“人之初,性本善”,就是出自于孟子的思想。比如说,一个小孩落水了,路人都会见义勇为,积极营救这个小孩,而不管这是谁家的孩子。这就说明每个人都有恻隐之心,每个人内心都有善念。

23、但孟荀却都是道义论者,都是“为了道德而道德”的人。

24、  事实上,佛教虽可说是性善论,也可说是性恶论,佛教的本质,却是既不属于性善论,也不属于性恶论。

25、  所以,说我们的本性是善,固然不对,是恶,也是不对。若从当下的一生而言,善与恶,理性与物性,乃是与生俱来,投于善则善,投于恶则恶。(注十)

26、可是还有一些新闻,比如疫情来临时,像护师张静静一样献出宝贵生命的人,也展现出了人性的善。

27、  佛说「大地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这是主张佛教性善论的根据。

28、我们去理解它是什么东西,我们就胜解了,胜解那个境界了;

29、比如当我们想要去打麻将,而弃女友病榻前而不顾的时候,我们显然有对打麻将的贪爱,有无法分清孰轻孰重的愚痴,

30、今天咱们以人性是善还是恶为题目,来积累一些关于人性的素材。

31、世界在变,人是也会变的,只是每个人获得的势能不同,最后变化大小也不一样。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平庸无奇,那么他的变化也很小,或许会一如既往的善良;如果一个人变化很大、人生起起伏伏,那么他的变化就会特别大,或许他已经变得让亲戚朋友都认不出来了。

32、(如果你觉得每天分享的博文不错请在最下方右边点〝在看〞!也欢迎大家留言互动喔!)

33、为什么水一会善,一会恶?为什么水一会是利于万物,一会又伤害万物?就是因为外部的环境发生的变化,它自己也顺势而为罢了。正可谓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人性善起来的时候会很善,但是恶起来的时候又会很恶。

34、人是一种特殊的动物,这包含了两层意思,人首先是一种动物,具有动物的基本属性,然后人才是特殊的动物,有一般动物所没有的东西。

35、荀子,是百家思想集大成者,他比孟子要晚出生59年,他也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但是荀子在人性问题上,提倡“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恶的、虚伪的,他非常强调后天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劝学》就是代表作。

36、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你看到它的意义。

37、人性究竟是善还是恶?这个哲学大问题,人类思考了几千年,依然是没有下定论,因为从正反两个角度看问题,得出的结果没有觉得的对与错。比如说,你认为白天好,还是黑夜好?最后,依旧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38、争来论去,似乎支持“无善无恶论”的人,逐渐成了主流。告子有云:“人性之无分于善不善也,犹水之无分于东西也。”王阳明有云:“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39、我们每个人都有八识心王、遍行心所跟五别境统统都有,可是我们大家最容易观察到的,还是这些善心,跟这些烦恼心,即所谓的恶心。

40、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最善良的人当是婴儿,沒有沾染半点江湖习性。至于自我标谤善良,一些所谓的习佛者,绝不是善良。

41、E-MAIL:jpchen01@mshinet.net

42、    孟子在这里其实说的也很清楚,他所说的人性善,是说人性可以为善。而那些不善者,不能怪罪其天生的资质。因为每个人都有恻隐心、羞耻心、是非心和辞让心,并且是生来就有,内在于我的,所以人性就是可以为善的。从这个意义上,孟子讲,人性是善的。

43、然而,如来藏——这个是法界中最关键的一个法,也是所有的知识中最重要的知识,对于有没有第八识心,有没有这样永恒存在的心存在,它是不能模糊的一件事情。

44、如果人性本善,因为后天被影响才会有恶,那么外界环境中的恶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45、人性就好比是仓库,仓库是没有“善恶属性”的,但仓库里的种子却是有好有坏的。

46、只有佛陀祂才能够真实的见闻并告诉我们觉悟之法,可以作为正法的依止;因为这样,我们才能够如实地知见。

47、还要有别境来跟我们的意识心,跟这第六识来作运作,来让我们了知种种的境界;

48、在这一点上,还是佛教唯识宗的说法比较圆融和严密。

49、没想到,“奇迹”出现了,降落伞的合格率达到了100%!

50、得来并非一朝一夕,亦绝非一日之功。需要积小成大、积少成多、孜孜以求、永不放弃。

51、压久了,不舒服了!我们开始去了知它,才说:“啊!这地方压久了。”那就是想了知(想就是知)那个压到的这种受的境界;

52、陈老师:但个人发现,人要学坏很容易,要坚持做善事丶做好人,比较难。而且,中国人总是强调〝为善不欲人知〞,而且坏事传千里,所以,生活中总感觉恶的人丶事丶物比较多!但陈老师坚信,人性有善有恶,选择〝修行〞之路,就是为了透过修行觉知来〝修正不正确的言行举止〞!我不管别人怎么认知,我会让自己心向善,只做好事不做坏事!

53、比如说,一个年轻小伙子,穷苦的时候,勤劳、善良、真诚;但是后面他创业成功,发达富贵了,社会地位变化了,心态也变了,对待人的态度也变了,或许是抛弃糟糠之妻、六亲不认、老奸巨猾等等。

54、食五谷杂粮,有七情六欲,欲望越多,恶性越浓。如果要谈人性,我想应该是从有独立思维时才开始具有人性。只有最初的婴儿时代才能称之为“人之初”,因为只有最基本的温饱欲望,没有受外界世俗影响,白纸一张。而后在生活中,成长中慢慢树立了自身性格,各种想法来了,罪恶也就随之而生……

55、譬如说,在《胜鬘经》里面有这段的经文这样说:

56、可见,人性无所谓善恶,善恶都是后来的染色。这就好比是教育孩子,每个孩子在生命的最初都是一张白纸,关键是看父母、老师、朋友给他涂上什么颜色。如果孩子周围都是善的人,那么孩子就是“人性本善”;如果孩子周围都是不善的人,近墨者黑,那么孩子表现出来的就是“人性本恶”。

57、所以如果我们来看心的结构,八识心王他是个基础,在这个基础之下,还要有五个遍行心所法,来跟这八个心一起运作。

58、至于他俩的共同点嘛,除了都是农夫之外——他们还都想让自己的心田种满玫瑰,而非野草。

59、人心的好与坏,背后就隐藏着人性的善与恶,那么到底人性是善是恶呢?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有3位圣贤争论不休,而且好像是每个人的话都有道理。下面我们先来看看这3位圣贤对于人性的评价!

60、比如说,如果一个母亲生了双胞胎,当其中一个孩子要吃奶的时候,另一个孩子又哭、又闹,把奶抢过来自己吃,可见人性是恶的。还比如,一个小孩从小就顽皮捣蛋,很不听话,如果不严加管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长大了就会成为大祸害。

61、这个五遍行跟五别境,就是我们的心运作的一个基础;所有的后面的善心所,或是烦恼心所,都在这十个法的运作的基础之下才能够运作。这个别境主要是意识所相应的。

62、  五遍行跟五别境,就是我们的心它运作的一个基础;所有的后面的善心所,或是烦恼心所,都在这十个法的运作的基础之下才能够运作的。所以除了八识心王之外,还要有五遍行心所法,另外还有别境心所法;别境主要是意识所相应的,当然其他心还有不同的相应的方式。

63、按照唯识学的观点,人性非善非恶,所以人性才能有善有恶。

64、再看《道德经》第43章和第78章说道:“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此时的水德又是恶的,洪水滔天,无坚不摧,所到之处,一片摧枯拉朽和狼狈不堪。

65、我们还会念,会记住这个境界。这个念是一种记忆,可是记忆它只是一种提起,让我们觉知心了知的部分。

66、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最熟悉的大概是孟子说性善,荀子说性恶,可到底哪一个说的是对的呢?自古以来这个争论好像就没有停止过,似乎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真正说的清楚。甚至引申开来,还纳入了很多语言学、逻辑学和伦理学的问题,比如,什么是善?什么是恶?这里,我不想扩大讨论范围,仅仅就我们日常语言和经验中的善恶来做判断。而首先,回到孟子和荀子那里,看看他们到底在说什么,到底在争什么。

67、所以古人说“从善如登,从恶如崩”。向上之路艰难险阻,堕落却只需要轻身一跃。

68、  那也不是,佛教主张:无明烦恼,是可以逐渐降伏而分分断除的,无明断尽了佛性也就圆成了,这就叫做断烦恼证菩提,了生死入涅槃。

69、孟子曰:“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故曰:’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者也。(《孟子告子篇》)

70、  善恶问题,仅是世间法中的观念,出世法中,乃是无善无恶的。善别于恶,有善必有恶,所以佛教的目的,既不讲恶,也不讲善。

71、你听了是否会立即下结论说她前男友是恶人?不是好人!?但前男友的父母一定不会觉得自己儿子是坏人吧?况且他现在也正常活着,没有被坐牢或通缉,社会良民。

72、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往好的方向发展,有些人走上了不归之路?为什么有的孩子成为了万众瞩目“别人家的孩子”,有些孩子成为了小混混?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