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论语全文及译文和赏析精选36句集锦

论语全文及译文和赏析精选36句集锦

admin 2023-04-09 11:26 句子大全

论语全文及译文和赏析

1、在学习上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他自觉做到“学不厌”、“教不倦”。他曾经向老子问礼,向师襄学琴,奉行“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这也是他自己一生为学的真实写照。学习使他快乐,使他进步,他不能停下来呀!

2、孔子说:“那大概就是‘恕’吧!自己不想做的事,不要施加在别人的身上。” 原文:

3、注释:温:温习,复习。    故:指学过的知识,旧知识。    新:形容词作名词,新的理解与体会。   矣:语气助词,表肯定。 

4、子张问做好人的方法。孔子说:“如果你不跟随前辈的足迹,你的知识和修养就不会在家。(论语全文及译文和赏析)。

5、译文:孔子说:“由!对你说的话,你懂得吗?懂就说懂,不懂,就说不懂,这才是聪明人。”

6、(译文)孔子在有丧事的人旁边吃饭,不曾吃饱过。

7、  弘毅:胸怀宽广,意志坚强 :刚强,勇毅

8、季子然问:“仲由和冉求可以算是大臣吗?孔子说:“我以为你是问别人,原来是问由和求呀。所谓大臣是能够用周公之道的要求来事奉君主,如果这样不行,他宁肯辞职不干。

9、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雍也》)

10、  该文故事背景是秦、晋围郑,发生在公元前630年(鲁僖公三十年)九月甲午时。秦、晋联合攻打郑国。郑国危在旦夕,郑文公派能言善辩的烛之武前去说服秦伯。烛之武巧妙地勾起秦穆公对秦、晋之间的矛盾的记忆,向秦伯分析了当时的形势,说明了保存郑国对秦有利、灭掉郑国对秦不利的道理,终于说服了秦伯。

11、《泰伯》第十七章:子曰:“学如不及,犹恐失之。”

12、孔子说:“懂得学习的人比不上喜爱学习的人;喜爱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13、(原文) 子曰:“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

14、翻译:仁,距离我远吗?只要我想要做到仁,仁就随着心念到了。

15、  (出自):《论语·为政》:“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汉·班固《东都赋》:“温故知新已难,而知德者鲜矣。”

16、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7、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xǐng)也。”(《里仁》)

18、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为政》)

19、  (解释):温:温习;故:旧的。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能更好地认识现在。

20、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21、译文:孔子说:“一个人如果质朴胜过文采就显得粗野;如果文采胜过质朴,就显得浮夸,二者配合适中,才算是大雅君子!”

22、也有学者以为作“温故及知新”解不太合适,因为按字面上解释,仅做到吸收古今知识而未有领悟心得,只像是知识的买卖者,不足以为师。所以我们就来看看“师”的意义。在论语中师字一共见于14章,其中意义与今日的老师相近者。

23、(5)传不习:传(动词用做名词),旧注曰:“受之于师谓之传。老师传授给自己的。习,与“学而时习之”的“习”字一样,指温习、实习、演习等。

24、译文:孔子说:“不断学习和复习,不是非常愉快的事吗!

25、译文:孔子说:“温习学过的知识,从而得到新的体会与理解,可以凭借这成为老师。”

26、探究:本章赞扬了颜回乐于学习、安贫乐道的品质。(学习态度)。

27、翻译:读书的人不可不抱负远大,意志坚强,因为他重任在身而路程遥远。

28、 在有子看来,一个人如果在家里懂得孝敬父母,善待兄弟姐妹,当他走向社会后,就会尊重上级,优待朋友同事,能以自己的行为促进人际的和谐,进而有利于社会的稳定。有子此言,深得孔子“孝道”大意。他认为,真正具有“孝悌”精神的人,在待人处世上多怀有深厚的情感,这样的人,是不喜欢冒犯上司,也不愿祸害同事的。

29、孔子说:“知道学习的人比不上爱好学习的人;爱好学习的人比不上以学习为乐趣的人。”

30、颜渊死,子哭之恸,从者曰:子恸矣!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

31、孔子说:“宗庙祭祀和诸侯会盟,这不是诸侯的事又是什么?像赤这样的人如果只能做一个小相,那谁又能做大相呢?”

32、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

33、      (翻译)孔子说:“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一竹篮饭,一瓢水,住在简陋的小巷子里,别人都忍受不了这种穷困清苦,颜回却没有改变他好学的乐趣。颜回的品质是多么高尚啊!”

34、孔子说:"只有在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bǎi)是最后凋谢的。"

35、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颜渊》)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