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康德的核心思想精选73句集锦

康德的核心思想精选73句集锦

admin 2023-04-13 08:13 句子大全

康德的核心思想

1、康德在《判断力批判》里简单地叙述了布尔克的见解,并且赞许着说:“作为心理学的注释,这些对于我们心意现象的分析极其优美,并且是对于经验的人类学的最可爱的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审美-鉴赏并非“显示”一个感性知识的“对象”,不仅仅“显示”“现象”,而是“显示”出“事物自身”。该“物自身”当然不作为“(知识)对象”而“显现”。“物自身”既非感性知识“对象”,而之所以又能够“显现”,乃在于它虽不进入“必然”的“时空”,但却能够进入“自由”的“时空”。所谓“自由的时空”,乃是能够使在“客观对象”上“不在场absent”的“在场present”,而使“在场”的,“不在场”。使“不在场”的“在场”,乃是将“不在场”的“事物”,通过“语言”等手段,“带入”“现场”,此时,则为海德格尔所谓的“不在场”“笼罩-维护”着“在场”;(1)而使“在场”的成为“不在场”,则“对象”“脱离”客观眼下之“时空”,进入“自由”之时空,因而审美对象虽在“眼前”,但并无实际“功利”可用。审美-鉴赏乃是使得“不在场”的“显现”出来。

3、近代科学的机械论原则要求在自然中排除意志的干扰,只从自然本身达到对自然的经验性认识,进而反对假定自然的意志的目的论。人的主体性张扬,人的道德也不必再依赖于神学传统,现实政治和社会关系只需要按其现实性调节就足够了。但目的论毕竟是支撑传统道德的形而上学基础,理性主义尝试恢复这种形而上学和道德的亲缘关系,但是这种尝试只能是徒劳的。(康德的核心思想)。

4、于是,我们看到康德所提四大问题:我们能够知道什么,我们应该做什么,我们可以希望什么,而最后归于“什么是人”。《纯粹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一个问题,《实践理性批判》回答了第二和第三个问题,而《判断力批判》则试图来回答这第四个问题。

5、在宗教问题上,康德承认无论是经验还是理性都无法证明上帝的存在。但是他认为,为了维护道德的缘故,我们必须假设上帝与灵魂的存在。他把这些信仰称为“实践的设准”,即一个无法证明的假设,但为了实践的缘故该假设必须成立。

6、(24)KonradCramer,KantsSatz:Das:Ichdenke,muβallemeineVorstellungenbegleiten.,Theorieder,KonradCramer,HansFriedrichFulda,Rolf-PeterHorstmann&UlrichPothast(hrsg.),SuhrkampVerlag,1990,S.1Bernhard,KantunddasProblemder derNatur,DeGruyter,1991,S.

7、他的这个理论结合了英国经验主义与欧陆的理性主义,对德国古典哲学与浪漫主义影响深远。康德的道德哲学理论也十分著名。此外他还曾针对太阳系的形成提出第一个现代的理论解释,即康德-拉普拉斯假设。

8、此完整是人性能力所能达到的各方面都有一交代,如知识、道德、宗教、美学,前康德的哲学家并非每一个问题都有所交代.

9、这里所要讲的是康德理性主义是其批判哲学乃由独断之梦中惊醒而反省所通达的完整的系统.

10、首先,我们来做一个思想实验。假设你面前放着一个红色的苹果,我们是如何知道的?苹果有颜色、形状、味道、表皮很光滑,这些是可以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感知到的,这些属于人类感性的能力。什么是感性能力?就是我们被外界的对象刺激的方式获得其表现的能力就是“感性”。与此对应的,还有“知性能力”,我们有苹果的概念,也有颜色、味道、形状大小等等不同的概念。

11、(12)Cf.WilliamLycan,ConsciousnessasInternalMonitoring,NedBlock&OwenFlanagan(eds.),TheNatureofConsciousness.MITPress,1997,pp.755—7高阶知觉理论主张一个表征只有被相应的一个知觉感知到才能被意识到。Cf.JonasJervellIndregard,ConsciousnessasInnerSensation:CrusiusandKant,§

12、在欧洲资产阶级的自由发源地荷兰的十七世纪的绘画里,尤其在大画家伦伯朗的油画里直率地表现着现实界的生活力旺盛的各色人物,不再顾到贵族的仪表风度。荷兰的风俗画描绘着单纯的素朴的社会生活情状。

13、“天才”固然表现得很“怪诞”,但是它的“作品”仍是很“自然”的;人们之所以感到它“怪诞”,乃是有时它不符合“日常的经验”,它原本不是“经验知识”中的事,它是“自由”“创造”的产物。它那“怪诞”的“作品”,却体现了“巧夺天工”的大手笔,比起我们当前眼下的“自然”更加“自然”,即使是“荒诞派戏剧”,比起我们日常的生活,也更加“真实”,而毕加索的绘画,即是眼睛长到了胳膊上,那种摄人心魄的力量,岂是面前的漂亮姑娘所能比拟?(康德的核心思想)。

14、(2)一切的美作为多样的东西是组成的东西(交错为文);

15、如果说,审美鉴赏还利用了“理论理性”的“静观”态度,那么艺术-创造,则是一种实际的活动,他要“从无到有”,召唤那个“无-本体-事物自身”到我们面前来,亦即“显现”出来。

16、通过有机存在者的这种合目的性评判,可以得出一种整体目的系统的理念。进而,人们有理由把一个由所有互联的有机物整体组成的自然整体也视为是被统摄在一个自然目的之下的。

17、第二个,在传统的认识论中,如何才能确认一个知识是真理呢?通常的评估标准是“真理符合论”,也就是开始说的“真的知识是要和对象一致”,这句话也非常哲学化,并不好理解,意思是说,一个所谓的真理,就是要符合一切客观事实的。比如万有引力定律,是一个真理的话,它对所有的客观事物都是生效的,也符合所有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必然性。即真理存在于外界事物之中,事物都有客观规律和本质的属性,人要做的事情,就是通过不断地求知、探索,去发现这些本质或者真理。

18、知识开始于经验,但是又不依靠经验。这句话看起来就有点矛盾,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是如何产生的?

19、但是实际上,人的道德并不只在理性中实践,人实际的道德行为必须受到自然秩序的约束;人对事物的认识也不纯然只依靠知性的构成性原则,人必须按照在知性那里非必然的统一性来设想种种特殊的自然规律。在传统目的论中,上帝就是知性和道德的统一性,通过对自然的直接的目的论的断定而实现了两者同一。

20、对于“自由”的美,如一花纹图案、一朵花的快感是直接和那对象的形象联系着,而不是先经过思想,先确定那对象的概念,问它“是什么”,而是纯粹欣赏和玩味它的形式里的表现。

21、在出单行本时,国际上通行的做法是以第二版为基准,将第一版与第二版有异之处以注释或附录的方式标出。

22、译者在翻译过程中参考了已有的各种汉译版本,在诸多地方甚至直接吸取了这些版本的成功译法。

23、在了解康德的哲学思想之前,我们来简单了解一下康德的生平。

24、我们知道,“知识”虽说最后由“功利”来支配,但它的直接形态是“静观”的、“客观”的,并不夹杂眼下当前的“功利”在内。审美鉴赏判断的“无功利”性,与“知识判断”在“静观”上,有共同之处,或许这就是审美鉴赏判断也可以同样采取“知识判断”形式的缘故,譬如“这花是美的”之类;但是,就“知识判断”本身来言,并无“快”与“不快”的问题,而只有“对-正确”与“错-不正确”的区别。审美鉴赏判断则不然。它不仅仅是客观的知识“断定”,而且也是主观情感的“表达”。一般来说,主观情感都是和“功利-利害”相关联的,而审美鉴赏判断则虽有快感而并无利害相关联。

25、在《纯粹理性批判》中,康德特地在一条小注中指出,纯粹的感觉是没有先天的条件可寻的,他这个意思到了《判断力批判》有所改变,这里的全部工作正在于判明感觉中仍有先天条件可寻;不过,我们仍可以从论题的转换来理解康德这个转变。在《纯粹理性批判》里,讨论的是“经验知识”如何可能,亦即感觉经验材料必得遵守理性为经验所立定的法则,才允许进入知识的王国,这里的“纯粹感觉材料”即是“物自体”,首先不能进入“时空”直观,乃是一团“混乱-混沌”,则无“知识”可言;在“审美-趣味”里,“感觉经验”之“个别性”不是作为“知识”之“给予”进入“理性”,“理性”也不是作为“立法者”向这些“个体”“规定”“法则”,而是作为“反思判断”的“材料”,寻求一种不确定的-只起“调节”作用的“理性概念”,因而就不在知识的层面,而是在审美-趣味的层面提供一种“不确定”的“秩序”,只具备“秩序”的形式,而不能“概念”化,不能“公式”化。亦即,不能“规律”化。审美-趣味,并不是从一条原则或公式、定理出发来寻求“例证”,而是从“个别”中见“一般”,于感觉中见理性,于“混沌”中见“秩序”,于“现象”中见“本质”,在“必然”中见“自由”。

26、“这种情形正与哥白尼最初的思想的情况相同.哥白尼假设一切天体都围绕观察者旋转,因此不能很好地说明天体的运动.于是,他假定观察者旋转,恒星静止不动,以尝试其是否更易于成功”.——“依据几何学家和物理学家所确立的例证,使形而上学革命化,以改变迄今为止一直流行的形而上学的程序,这种尝试即纯粹思辨理性批判的主要目的”.

27、摘要:意识是《纯粹理性批判》的核心概念之但学界一直未辨明康德怎样理解意识。最近它再次引起国际主流康德学界热议。对此目前存在一个基本分歧,一种观点认为康德继承了伍尔夫的区分论,认为意识是某种高阶思想;另一种观点认为他继承了克卢修斯的内感觉论,认为意识是高阶感觉。两种观点都认为意识是某种高阶表征,而康德是当代意义上的高阶理论者。两种阐释都是片面的,其根源在于低估了康德意识理论的复杂性。康德实际上认为存在两种意识现象。第一种是统觉性意识,它是主体对自身心灵状态(作为属己状态)的知觉和思想。它是高阶思想和高阶知觉的独特统一体,既包含区分性认知活动,也包含内感觉。第二种意识现象不包含自我概念,不是真正的表象,而更接近当代意义上的取用意识,这种意识现象不是高阶表征。

28、康德既然在哲学理论上确定了“自由意志”的意义,而又认定这个“自由意志”为“纯粹形式”的,不具有任何感觉经验的内容,那么他自然也就不能回避这种“形式”如何会具有“被容”的问题。因为,他在知识论里所做的主要工作,正是要把“先验”知性形式(以及时空的先天直观形式)与经验的内容结合起来,从而改造传统“形式逻辑”而成为“先验逻辑”。

29、直观来自于感性能力;而概念来自于知性能力。就像康德说的,人类的知识产生自心灵的两个基本来源,其中一个是接受表象的能力,即感性能力;一个是通过这些表象认识一个对象的能力,即知性能力。通过感性能力,一个对象被给予我们,也就是直观;通过知性能力,该对象在我们的心灵中被思维,形成了概念和概念的关系。只有这两种能力相互结合,才能产生出知识。

30、在对崇高的解析上,康德认为崇高是美的一种表现。崇高是主体与客体出现相互冲击力的一种形态,譬如雷鸣闪电,波涛汹涌。在人的面前,这些东西很强大,但是人在这些东西面前没有退缩,这就出现了崇高的感觉。这种感觉夹杂着恐惧与害怕,但也充满了胜利的愉悦感。康德认为,这就是崇高。

31、康德把这种思维方法和哥白尼的“日心说”相比较,他说,哥白尼以前,人们认为一切星球围着我们地球转,而哥白尼说,我们地球是在围着其它星球转。在康德之前,哲学家们要么重视经验,认为我们感官体验到的世界才是真实的世界;要么重视理性,认为外部的感官世界都是源自我们的思想和意识。但这两种理念都是以某个事物为中心。

32、《纯粹理性批判》是一部篇幅巨大艰深难懂而又具创造性的哲学名著。

33、然而,“无-非存在”同样并非人主观臆造出来强加给“自然”的,“世界”作为“整体”-“自然”作为“全体”虽非当下眼前时空中的一个“对象”,也不是“超越时空”的“思想观念”,并不是“存在”于“思想”里,恰恰是实实在在“存在”于“人世间”,也“存在”于“作为整体的自然”之中,“世间”“有”一个“无”“在”。

34、  康德逝世以来的二百多年间,欧洲哲学有了相当大的发展。从康德到黑格尔,已经有了一个飞跃,黑格尔以后,除了马克思的世界性革命变革外,在欧洲哲学范围内,也有相当的进展,特别是十九世纪到二十世纪以后,欧洲哲学出现了胡塞尔的现象学运动,影响之深远,是有目共睹的。在这个思路中,海德格尔又是独树一帜,与尼采、基尔克特等,汇集于上个世纪后半页的法国前卫哲学,正在扩展着自己的影响。欧洲哲学的晚近的发展,似乎已经离开康德哲学很远很远了。

35、这共通感表示:每个人应该对我的审美判断同意,假使它正确的话(尽管事实上并不一定如此)。因而我的审美判断具有“代表性”(样本性)的有效性。当然按照它的有效价值也只具有一个调节性的,而非构造性的“理想的”准则。一言以蔽之,是一理念(Idee)。对康德,理念(或译观念)是总括性的理性概念,最高级的统一的思想,对行为和思想的指导观念,在经验世界里没有一对象能完全符合它。审美的诸理念是有别于科学理论上的诸理念的,它们不象这些理念那样是表明(立证)的“理性理念”,而是不能曝示的,即不能归纳进概念里去的想象力的直观,没有语言文字能说出,能达到。它是“无限”的表现,它内里包涵着“不能指名的思想富饶”。它是建基于超感性界的地盘上的那个仅能被思索的实体,我们的一切精神机能把它作为它们的最后根源而汇流其中,以便实现我们的精神界的本性所赋予我们最后的目的,这就是理性“使自己和自身协合”。超过了这一点,审美原理就不能再使人理解的了(康德再三这样说着)。

36、1770年之前,他主要研究方向是自然科学,作为一位非常博学的自然科学家,康德在1755年,他31岁的时候,匿名发表了《宇宙发展史概论》,也有人翻译成《自然通史和天体论》,在书里面,康德大胆地否定了宇宙起源的神创论,提出了宇宙起源的“星云假说”,第一次用科学观点回答了宇宙的成因,为近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37、主要思想:知识是人类同时透过感官与理性得到的。经验对知识的产生是必要的,但不是唯一的要素。把经验转换为知识,就需要理性,而理性则是天赋的。

38、当我们说什么是真理的时候,潜台词是说,真理是符合某种本质,或者真理可以解释所有的事实。而反过来,当我们说一件事是“事实”的时候,潜台词是说,这个事实是符合某个“真理”的。

39、康德哲学逻辑性,科学性极强。确实有一定自然科学知识才能读懂康德哲学,至于逻辑思维那是读康德的基本具备了。

40、产生知识需要两种能力,感性能力和知性能力,感性能力的要素是直观,而直观包括经验性直观和纯直观,而知性能力的要素是概念,在经由理性将概念和概念进行关联,最后形成了知识。

41、  固然,哲学中许多古典著作,都会给你有常读常新的感觉,但是康德的书却有与众不同之处。一般觉得,康德的书很难读,这也是事实,康德著作的文字不很好懂,但是它的意思却是清楚明白的,是循序渐进的。

42、在哲学界,几伊曼努尔·康德的名声很大,他是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那么康德哲学贡献有哪些呢?

43、艺术家创造的这个世界,“在”我们这个日常经验的世界里,就显得似乎是“另一个”“世界”。这时候,艺术作品里所提供的“时空”,相对于眼下现实的时空言,似乎是“虚拟”的,是艺术家想象的产物,然而,这个“虚拟”的时空,却比眼下当前的“时空”还具“真实性”,也就是说,这个时空的“世界”,比之眼下当前的世界更高,更真实。这就是通常所谓的“艺术”“高于”“现实”的意思。问题并不在于经验上的“高”“低”之分,而在于这两个世界原本重叠在一起,“现象”“覆盖”着“本质”,使“本质”“不在场”,而如今艺术家通过“自由”之创造,将“本质”“呼唤”了出来,“呈现”在“世人”面前,就使我们这个世界体现了“另一种”的“意义”。

44、因此会认为这个判断应该获得人人公共的首肯(假使我这判断是正确的话),这就是提出了普遍同意的要求,认为真正的(正确的)审美判断应是普遍有效的,而不局限于个人。如果别人不承认,那就要么是我这判断并不正确,应当重新考虑修改。如果审查了仍自以为是完全正确的,那就会是别人的审美修养、鉴赏力不够,将来他的鉴赏力提高了,一定会承认我这个判断的。

45、(36)如前所述,存在没有意识的表象。所以表象作为真正的信息载体必须和意识分开,后者不是信息载体。

46、略略介绍一下鲍姆加登(1714—1762)美学的大意,

47、通过“实践理性”,我们体会出“道德律”的森严和我们的“自由”,遵从和本乎道德律的行为,即自由的行为,使我们有一种斯多亚学派说的那种“理智的愉快”,这是“道德”本身就能够提供出来的;通过“经验科学”,我们倒是能够得到“感性的愉快”,我们可以利用我们获得的知识,来为自己幸福服务,将理智的知识降为“手段”,然则当人人都这样做的时候,这种“手段”也是大受限制,很不可靠的。利用“经验知识”的技能,并不能够保证-许诺我们“必然”得到“幸福”与“愉快”,因为“幸福-愉快”面临的不是“理论性”的世界,而是实际的世界,要想在这个实际的世界“必然”获得“愉快-幸福”,就必须“认知”“物自体”,也就是说,必得假设,我们依靠“理论性知识”,亦即“经验知识”就能够“认识”“物自体”,而这一点,已经为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的全部工作所否定。这个意思就意味着,如果我们不把我们人类变成“神”,那么我们的“知识”是不可能“保证”我们在现实世界“必定”会得到“愉快-幸福”。我们必得承认,人世间-生活中有“偶然性”,而我们作为有限的理智者,不可能穷尽人间一切的“偶然性”。

48、看了些网络里读康德的大文,我有的不以为然。

49、我们常说,“哲学”把“自然”、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思考”,但是我们不必也不可能“等待”“整体”完成以后再来研究它,相反的,“哲学”是一门很古老的科学,甚至古老到“早于”一切“经验科学”。人们常说,“人文科学”“早于”“自然科学”,“哲学”在某些学派看来,正是“人文科学”,而不是“自然科学”。实际上说来,如果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的“哲学”非要“穷尽”“世界”之一切“组成部分”之后才有可能,则世上绝无“哲学”这门学问。“哲学”之所以“可能”,乃在于“整体”“优于-早于”“部分”这一潜在的“根据-理由”。哲学的思路,常常是以“整体”作为“出发点”,再来理解“整体”“内部”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就不完全等同于“原因-结果”线性的推导关系,不同于“机械”的“因果律”,而是“整体”内部各部分“互为因果”,而对于“整体”来说,各个“部分”都是“形成-维持”“整体”的“手段”,任何“部分”对于“整体”来说,都是“有用的”。于是,“整体”“优于”“部分”就意味着,“目的”“优于”“手段”。

50、《判断力批判》(1790年第1版,1793年第2版),这书是把两系列各别的独立的思考,由于一个共同观点(即“合目的性”的看法)结合在一起来研究的。即一方面是有机体生命界的问题,另一方面是美和艺术的问题。但是在《纯粹理性批判》里,康德尚认为“把对美的批判提升到理性原理之下和把美的法则捉升到科学是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愿望”。但是他在他所做的哲学的系统的研究进展中,使他在一七八七年认为在“趣味(鉴赏)”领域里也可以发现先验的原理,这是他在先认为是不可能的事。

51、叔本华的主要思想:意志是世界的本质。人的躯体也是自我意志的表现,动物的各种活动都受生存意志的支配,理性及表现形式也只是意志和欲望的表现,知识也是意志的工具。生命意志是主宰世界运作的力量。

52、康德哲学在根本上否定了上帝作为最终目的的实在性。将人自身依据理性的自律或自由设想为最终目的固然赋予了理性无以复加的崇高地位,然而人类能否仅仅在调节性原则的指引下贯彻道德?康德的这种理性主义在他的后继者那里又重新回到形而上学独断论:黑格尔建立了庞大的形而上学体系,把一切解释为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试图恢复亚里士多德以来的目的论传统。康德的科学形而上学理想破灭了,甚至理性的大厦也随着黑格尔体系的解体而倒塌。

53、康德美学的突出处和新颖点即是他第一次在哲学历史里严格地系统地为“审美”划出一独自的领域,即人类心意里的一个特殊的状态,即情绪。这情绪表现为认识与意志之间的中介体,就象判断力在悟性和理性之间。他在审美领域里强调了“主观能动性”。康德一般地在情绪后附加上“快乐及不快”的词语,亦即愉快及不愉快的情绪,但这个附加词并不能算做真正的特征。特征是在于这情绪的纯主观性质,它和那作为客观知觉的感觉区别着。在这意义里,康德说:“鉴赏没有一客观的原则。”此外这个情绪是和对于快适的单纯享受的感觉以及另一方对于善的道德的情绪有根本的差别。

54、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55、摘要:目的论是西方哲学史的一个重要线索,自古希腊以来,哲学家就习惯于用目的来统摄自然。在康德哲学中,目的这个概念被赋予了不同于前康德哲学的重要作用。本文基于哲学史视角,简述前康德哲学的目的论,康德哲学对目的论的批判与超越,以及康德的“人是最终目的”的目的论思想,进而揭示康德哲学作为对人的自由和尊严的颂歌的人文主义本质。

56、通过反思判断力的合目的性,康德把他的自然和自由领域连接起来。然而,这种合目的性的反思判断力仅仅对于人的情感才充当构成性原则,而对知性认识自然只是调节性原则。

57、康德的三大批判是《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这三部大作。分别论述了他的认知论、伦理学和美学的见解。尤其是《纯粹理性批判》,标志着哲学研究的主要方向由本体论转向认识论。在康德之前,哲学的主要研究方向就是对实体或者是本体的研究,诸如斯宾诺莎等哲学大家。但在康德之后,哲学的研究方向发生转变,人们开始研究人类知识的来源问题。知识的来源问题,是来自经验?还是先天具有知识,我们能否得到正确的知识。认识正确的知识何以可能,在认识知识之前要先对认识本身加以批判等,这些就是《纯粹理性批判》的大约内容。 《纯粹理性批判》要回答的问题是:我们能知道什么?康德的回答是:我们只能知道自然科学让我们认识到的东西,哲学就是解释我们能知道的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

58、康德认为人在纯粹的审美里绝不是在求知,求发见普遍的规律、客观的真理,而是在静观地赏玩形象、物的形式方面的表现。审美的判断不是认识的判断,所以美不但和快适、善、有益区分开来,也和真区分开来。他反对在他以前酌英国美学里(如布尔克)的感觉主义,只在人们的心理中的快感里面寻找美的原因,把美和心理的快适(快活舒适)等同起来。

59、  这个思路,康德一方面在《判断力批判》里有比较详细的表述,另一方面,他把他的“实践理性批判”的工作,看作是引向理解“宗教基督教”的先声,其目标当是为“宗教基督教”开导一种哲学的理解方式,使哲学有能力化解宗教的思路,这个思路,实际上已经为从费希特到黑格尔的哲学体系的发展比较充分地开发出来了。

60、伊曼努尔·康德提出了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61、这是鲍姆加登在美学史上的重要贡献。虽然他自己的美学著作还是很粗浅的,规模初具,内容贫乏,他自己对于造型艺术及音乐艺术并无所知,只根据演说学和诗学来谈美。他在这里是从唯理主义的哲学走到美学,因而建立了美学的科学。美即是真,尽管只是一种模糊的真,因而美学被收入科学系统的大门,并且填补了唯理主义哲学体系的一个漏洞,一个缺陷,那就是感性世界里的逻辑。

62、1740年,16岁的康德进了柯尼斯堡大学,由于家境贫寒,没进行硕士论文的答辩。直到1748年,24岁的康德才终于从大学毕业,后来他父亲去世了,他生活也因此陷入困境,大学里没有他的位置,于是,他决定到柯尼斯堡附近的小城上镇去做家庭教师。

63、然而,和当时欧洲大陆极端的理性主义不同,休谟的极端经验主义思想,引起了康德的注意。

64、康德怎么读?怎么才能读懂康德?这些问题本身就是大有商榷的。

65、政治方面:政治上,康德是一名自由主义者,他支持法国大革命以及共和政体,1795年出版的《论永久和平》应该是康德为人类贡献的最后一部有深远影响的著作,书中提出了世界公民、世界联邦、不干涉内政的主权国家原则等至今仍有现实意义的构想。

66、康德全名伊曼努尔·康德,是德国古典哲学创始人,是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思想家之一。康德有其自成一派的思想系统,并且有不少著作,其中核心的三大著作被合称为“三大批判”,即《纯粹理性批判》《实践理性批判》和《判断力批判》。

67、虽然休谟质疑经验知识的可靠性,但是休谟也认为,我们的知识来自于经验,我们不可以脱离经验去认识世界,这和同样是英国经验主义哲学家洛克提出的“白板论”一样,认为人类的一出生就像一张白纸,我们的知识和认识都来自于后天的经验。人类的认识仅限于经验,而不可能认识到经验以外的世界,就像休谟说过“我不知道苹果什么味道,除非我尝一口”。过去对于苹果的味道,别人对于苹果的味道都不确定,而只有我自己体验,经过了我们味觉感知之后,我才能确定苹果是什么味道。这就是休谟的经验主义和怀疑主义精神。

68、康德在接触休谟之前,欧洲大陆是理性主义的主战场,理性主义思想在欧洲大陆是主流思想,而康德说的“独断论”其实大概就是说当时的理性之上,纯粹理性的决定论。

69、但康德《纯粹理性批判》这本书里面,数学也是一种“先天综合判断”,他举了一个算术的例子,康德说,比如7+5=我们从7和5两个概念它们相加为什么能等于12呢?其实不借助任何经验的直观,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得出12这个概念的。为什么7和5两个概念相加会和12这个概念相等呢?

70、康德在讨论实践理性道德问题时,已经将目标引向了宗教,在《纯粹理性批判》中持否定态度的“超越”问题,在《实践理性批判》中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下一步,人们或许期望着他将随着实践理性的思路,使他的“批判哲学”“上升”到“宗教”问题,果然,康德有《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一文问世。但是在这之前,与他的“批判哲学”直接相应的,则是《判断力批判》,而这个批判,却是把目光拉回到活生生的人世,拉回到人的“生活世界”,而经过实践理性道德哲学洗礼之后的世界,已经全然不同于为我们提供“知识对象”的“理论(必然)世界”,而是美-艺术和目的的世界。

71、何以能够在“必然”的事物中,见出那超越的“自由”,从而使“自由”不但能够从“理性”中“推导”出来,而且可以从“现实”中“看”出来,亦即,“自由”似乎也具有了“时空”的“直观形式”似的,这个问题,反过来即是康德自己明确提出来而为后来伽德谟强调的:为什么原本是每个人不同的个人感受——如,“这花是美的”就等于“我觉得这花是美的”,又等于“这花给我以快感”等等,何以能够允许以“经验知识判断”的形式,“要求”别人也要“同意”?

72、那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要研究的,就不仅仅是我们如何从软件运行中获得结论的,更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研究这台电脑的硬件和软件是如何运行的,以及这台电脑的存在,需要哪些前提条件。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