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精选67句集锦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精选67句集锦

admin 2023-04-16 02:33 句子大全

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1、  赵简主出税者,吏请轻重,简主曰:“勿轻勿重。重则利入于上,若轻则利归于民,吏无私利而正矣。”薄疑谓赵简主曰:“君之国中饱。”简主欣然而喜曰:“何如焉?”对曰:“府库空虚于上,百姓贫饿于下,然而奸吏富矣。”

2、(故事)杨子过于宋东之逆旅。有妾二人,其恶者贵,美者贱。杨子问其故,逆旅之父答曰:“美者自美,吾不知其美也;恶者自恶,吾不知其恶也。”杨子谓弟子曰:“行贤而去自贤之心,焉往而不美?”(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3、  赵简子听得飘飘然,还以为簿疑夸奖自己的国家,达到了中等富裕水平呢!因此显出一副十分高兴的样子,故意问簿疑:“怎么个‘中饱’呢?”薄疑毫不隐晦地指出:“您的国家上面国库空虚;下面百姓饥寒交迫;而中间那些经手钱物和有权有势的贪官污吏,却利用工作之便,从中得利,将自己的腰包装得满满的啊!”(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什么特点)。

4、还有三人成虎、守株待兔、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都是出于韩非子,可见韩非子的寓言故事蕴含着深刻的治理,凭它自身的思想价值流传后世。

5、涂:泥。尘做的饭,泥做的羹。指儿童游戏。比喻没有用处的东西。《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然至日晚必归饷者,尘饭涂羹,可以戏而不可食也。”

6、千年万年。形容岁月长久。《韩非子·显学》:“今巫祝之祝人曰:‘使若千秋万岁。’千秋万岁之声恬耳,而一日之寿无征于人,此人所以简巫祝也。”

7、(点评)其子所以反者,倍其所以嫁。其父不自罪于教子非也,而自知其益富。今人臣之处官者,皆是类也。

8、矛:进攻敌人的刺击武器;盾:保护自己的盾牌。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韩非子·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之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勿能应也。”

9、(点评)故不乘天地之资而载一人之身,不随道理之数而学一人之智,此皆一叶之行也。

10、这是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故事,说的是狐狸凭自己的智谋,借助老虎的威势,吓跑了其他野兽,最终逃出了虎口。现在用“狐假虎威”比喻依仗别人的势力欺压他人。

11、成语自相矛盾就是出自韩非子,矛和盾是古代打仗的武器,一个用来攻击,一个用来抵御。楚国有个商人,不仅卖矛还卖盾。当时他对着路人说:我的盾啊刀枪不入,最尖锐的盾都刺不穿它,然后又说他的矛尖锐得可以刺穿所有东西,结果就被人说拿你的矛刺你的盾,商人立马没声音了。

12、  他认为推广仁义都是在空谈,他的“法治思想”反对着“儒家思想”,君主应该采用手段统一自己的权利,将所有的权利统一起来,治理国家应该制定法律,无规矩不成方圆。

13、(故事)有与悍者邻,欲卖宅而避之。人曰:“是其贯将满也,子姑待之。”答曰:“吾恐其以我满贯也。”遂去之。

14、(故事)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

15、其中的《孤愤》论述的是韩非子自己的愤慨;《说难》是对君主心理的分析,表现劝君之路的艰难;《奸劫弑臣》的前半部是论述惩治贪官污吏的具体做法,后半部就是反对儒学倡导法家的治国之道;《显学》是韩非子法治思想的代表之作,也是中国古代之学思想的主要史料来源,还有《五蠹》,五蠹指的是扰乱君王法治的五种人,韩非子认为应该除掉他们。韩非子认为为学者、言议者、带剑者、患御者、工商买卖者等就是五蠹中的蛀虫。

16、有的则属于讽刺寓言,是“揭发伏藏,显其弊恶”,是具有批判精神意义的这一类的寓言在中国古代传统寓言故事的大家庭中,是非常重要的一员。其中,有些是针对时政、痛斥恶俗陋习的,它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腐朽。如《叶公好龙》讽刺了那些只在表面上追求一样事物的人;而《狐假虎威》则讽刺了那些趋炎附势、攀龙附凤之人;《强取人衣》揭示出世上恶人的巧取豪夺和极端残忍;《猫祝鼠寿》嘲讽了伪善者的虚情假意;《迂儒救火》表现出拘守封建礼教的迂腐可笑等等。

17、(搞平衡,不一定能培植出不蒙蔽自己的臣子,还不是最佳方案,用下级监督上级是更好的方案。)

18、《庄子》中的寓言表现出超常的想象力,构成了奇特的形象世界,“意出尘外,怪生笔端”。

19、庞公和魏王的故事:庞公先问魏王如果有一个或者是两个人跑来跟他报告说大街上有老虎,魏王信不信?魏王说一两个人不足为信,但是庞公问如果是三个人呢?魏王说三个人则十分可信。后来庞公走后,有很多人向魏王说庞公的坏话,魏王便相信了,从此不再召见庞公,由此可见谣言的可怕。

20、(故事)庞恭与太子质于邯郸,谓魏王曰:“今一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二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曰:“不信。”“三人言市有虎,王信之乎?”王曰:“寡人信之。”庞恭曰:“夫市之无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今邯郸之去魏也远于市,议臣者过于三人,愿王察之。”庞恭从邯郸反,竟不得见。

21、(故事)宋有富人,天雨墙坏。其子曰:“不筑,必将有盗。”其邻人之父亦云。暮而果大亡其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22、(教师教学用书)部编版小学语文(1-6年级)上册汇总

23、荀子的寓言多取於「自然」的道理,或天地的事物,如青出於蓝胜於蓝、覆巢之下无完卵、驽马十驾、螣蛇无足而飞、梧鼠五技而穷等等。大部分比喻较短,多是为了一个道理,取多个例子。荀子多用自然的道理,来对应人的道理,思想上倾向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24、一天,一只外出旅行的蚂蚁听说了这只大鳌,感觉很好奇,就和伙伴们商定一起去东海看这只大鳌。蚂蚁们费尽周折,不辞劳苦,终于来到东海。可是一个多月过去了,蚂蚁们也没看到大鳌的踪影。它们实在等不下去了,就商量着回家。

25、(不仅要多听多人的意见,更要多听多面的意见。)

26、  卫人有夫妻祷者,而祝曰:“使我无故,得百来束布。”其夫曰:“何少也?”对曰:“益是,子将以买妾。”

27、韩非在国家政体方面主张建立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国家,韩非子的“法”、“术”、“势”相结合的政治思想,是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韩非还继承了荀子关于封建专制的一些思想,并进一步理论化和系统化,从而成为封建专制主义思想的倡导者。

28、(个人技能要与社会需要相适应,才能发挥用处。)

29、后来,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30、小朋友们,狡猾的狐狸凭借老虎的威风,在森林中吓唬别人。但是,狡诈的手法绝不能使狐狸改变虚弱的本质。把戏一旦被戳穿,它非但会受到群兽的围攻,还将被受骗的老虎吞吃。引申说明仗势欺人的坏蛋,虽然能够嚣张一时,但最终绝不会有好的下场。

31、(点评)是鄙人欲玉,而子罕不欲玉。故曰:“欲不欲,而不贵难得之货。”

32、《高山流水觅知音》讲述了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故事。

33、  公孙仪相鲁而嗜鱼,一国尽争买鱼而献之,公孙子不受。其弟子谏曰:“夫子嗜鱼而不受者,何也?”对曰:“夫唯嗜鱼,故不受也。夫即受鱼,必有下人之色;有下人之色,将枉于法;枉于法,则免于相。虽嗜鱼,此不必致我鱼,我又不能自给鱼。即无受鱼而不免于相,虽嗜鱼,我能长自给鱼。”此明夫恃人不如自恃也,明于人之为己者不如己之自为也。

34、译文:楚国有个卖矛又卖盾的人,他首先夸耀自己的盾,说:“任何东西都无法穿破它!”然后,他又夸耀自己的矛,说:“我的矛很锐利,任何东西都能被它穿破!”有的人问他:“如果用你的矛去刺你的盾,会怎么样?”楚国人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了。

35、(故事)孔子谓弟子曰:“孰能导子西之钓名也?”子贡曰:“赐也能。”乃导之,不复疑也。孔子曰:“宽哉,不被于利!絜哉,民性有恒!曲为曲,直为直。”孔子曰:“子西不免。”白公之难,子西死焉。

36、[1]干天全.中国古代寓言述论[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6,(4):54—59.

37、图文编排: 福州市长乐区吴航中心小学 陈宇涵

38、韩非以韩国求和使者的身份到了秦国,秦王大喜过望,把韩非扣留在秦国,每天与他谈论治国方略。韩非对“法”“术”“势”等观念和方针的阐释与秦王的想法一拍即合,使秦王感到相见恨晚,预备拜韩非做客卿。

39、去楚国而往北走,选错了方向又不听取他人的意见,只能离楚国越来越远。小朋友们,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选准方向,做事不能背道而驰,要切合实际情况。如果行动与目的相反,结果会离目标越来越远。所以磨刀不误砍柴工,在做一件事情前先树立正确的目标。

40、荀子与稷下学宫什么关系揭秘国稷下学宫灭亡的原因

41、(小学语文)1-6年级看拼音写词语练习汇总

42、韩非子的文章构思精巧,描写大胆,语言幽默,于平实中见奇妙,具有耐人寻味、警策世人的艺术效果。韩非子还善于用大量浅显的寓言故事和丰富的历史知识作为论证资料,说明抽象的道理,形象化地体现他的法家思想和他对社会人生的深刻认识。

43、等他带着绳子跑回来时,集市已散,他最终没能买到鞋。别人知道后对他说:“为什么不用你自己的脚试一试呢?”他固执地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寸,也不相信自己的脚。”

44、▶弥子瑕的行为和当初并没两样,但先前称贤、后来获罪的原因,是卫君的爱憎有了变化。不用苛责卫君喜新厌旧,这是人性的本质,换了谁可能都会这样,只是处置的方式不同而已。隋代王通早就说过:“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我们在和别人交往时,一定要注意对方喜好和关系远近的变化,如果有疏远了,从前能说能做的,可就不能说或者做了。

45、(点评)夫听所信之言而子父为人僇,此不参之患也。

46、韩非目睹战国后期的韩国积贫积弱,多次上书韩王,希望改变当时治国不务法制、养非所用、用非所养的情况,但其主张始终得不到采纳。

47、韩非子其文亦直言畅论,不加文饰。读其文,令人有冷峻、尖锐、直率、犀利之感。他在《备内》篇中剖析当时的人际关系,无情地撕开那温情脉脉的面纱,将那丑恶、肮脏的实质揭露无遗。

48、(故事)三虱相与讼。一虱过之,曰:“讼者奚说?”三虱曰:“争肥饶之地。”一虱曰:“若亦不患腊之至而茅之燥耳,若又奚患于是?”乃相与聚嘬其母而食之。彘臞,人乃弗杀。

49、(电子课本)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教材(15种)

50、鲜明的讽刺性和教育性。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主题思想大多借此喻彼、借远喻近、借古喻今、借小喻大。

51、(三人成虎的成语出处,谎言重复一千遍就会成为真理。大多数人都是这样的,只听信人言而不知用事实去检验一下。)

52、遗:失物。路上没有人把别人丢失的东西捡走。形容社会风气好。《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国无盗贼,道不拾遗。”

53、(故事)有相与讼者,子产离之而无使得通辞,倒其言以告而知之。

54、我们都知道,以《伊索寓言》为代表的西方寓言,喜欢以拟人化的动物为主人公。而中国寓言则更喜欢以人物为主角。其中,以《韩非子》的寓言尤为突出。300多则寓言中,除了“涸泽之鱼”等少数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外,大多数寓言都着力刻画和塑造个性鲜明的人类,如“守株待兔”中,那位一次偶遇兔子撞死在树根上,就天天守着撞树兔子,总想着要不劳而获的宋人;又如“买椟还珠”中,那位看见装珠宝的盒子精致美观,即花重金购买,买下来后却只要盒子,而把珠宝退还回去的,舍本逐末的郑人。还有“郑人买履”“自相矛盾”“滥竽充数”等等,你没想到这些无名无姓的千年经典人物都是从《韩非子》中来的吧?

55、信:真实不欺。有功劳的一定奖赏,有罪过的一定惩罚。形容赏罚严明。《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信赏必罚,其足以战。”

56、  卫国有一对夫妻向神灵祈祷,并且恭恭敬敬地跪在神前三叩九拜,虔诚地向神提出真诚的期望,妻子念念有词地祷告:“仁慈的神啊!但愿保佑我们平安无事,并赏赐我能得到一百来束布。”她的丈夫在旁边埋怨道:“为什么求这么少一点点呢?”妻子回答说:“唉!太多了,你就会拿去买个小老婆。”

57、(品德要由行为体现,不做污秽过失的行为,就不会有过错。)

58、出处《韩非子》卷九内储说上七术第三十10 

59、(点评)故曰:“其出弥远者,其智弥少。”此言智周乎远,则所遗在近也。是以圣人无常行也。能并智,故曰:“不行而知。”能并视,故曰:“不见而明。”随时以举事,因资而立功,用万物之能而获利其上,故曰:“不为而成。”

60、(故事)惠子曰:“羿执鞅持扞,操弓关机,越人争为持旳。弱子扞弓,慈母入室閇户。

61、(人们已经掌握了“问其巷人”的调查方法,幸好温人以当时的“政治正确”免祸了。)

62、“寓”是“寄托”的意思,即把作者的思想寄寓在一个故事里,让人从中领悟到一定的道理。

63、《韩非子》的寓言故事主要取材于历史事迹和现实,很少拟人化的动物故事和神话幻想故事,没有超越现实的虚幻境界和人物

64、《韩非子》寓言故事具有丰富的思想性,其表现出的哲学智慧,是韩非寓言思想深度的反映。可以说,寓言故事是设喻说理的寄托平台。韩非的寓言常蕴含着深刻明切的哲理,他可以从常见的生活现象来推演出重大的道理。

65、自相矛盾: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66、(故事)鲁哀公问于孔子曰:“鄙谚曰:‘莫众而迷。’今寡人举事,与群臣虑之,而国愈乱,其故何也?”孔子对曰:“明主之问臣,一人知之,一人不知也;如是者,明主在上,群臣直议于下。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季孙者,举鲁国尽化为君虽问境内之人,犹之人,不免于乱也。”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