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陶行知教育名篇电子版精选63句集锦

陶行知教育名篇电子版精选63句集锦

admin 2023-05-09 08:37 句子大全

陶行知教育名篇电子版

1、《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听课说课上课》周小山主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 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创造最能发挥的条件是民主。书中谈到民主的教师必须要有虚心;宽容;与学生同甘共跟民众学习跟小孩子学习肃清形式、先生架子、师生的严格界限。按我的理解觉得可以概括为以下三个内容:

3、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动心灵的深处。

4、以前,我对陶行知了解较少,只是零零星星地知道一些他的教育思想。身为教师,也为人父母,我深感惭愧。

5、考试当然是教学中不能缺少的环节,可学校教育不能只有考试一件事。陶先生说他反对“过分的考试制度的存在”。一九三九年,陶行知先生开办了一所收容难童的学校——育才学校。他确定了二十三种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其中初级能力有十六种——

6、原本,我对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理念只是略知一二。通过读这本书,我深入地了解了陶行知先生的真知灼见。这本书里的文章,大都是在八九十年前他的教育思想及构思,他的很多想法与我们现在大力推崇的素质教育非常吻合。从他的文章中,可以感受到既有理想主义的光辉,也有英雄主义的情怀。虽然只是一介书生,但他始终以天下为已任,面对满目疮痍之中国以及极度落后的教育现实,无畏无惧,不退不缩,迎难而上,奔走呐喊,为普及国民教育躬身实践。他是一位很有远见的教育家,尽管已经离开我们七十余年,尽管社会经历了许多变革,但直到今天,他的教育思想依然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育“宝藏”。

7、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1931年主编《儿童科学丛书》。 1935年,在中国共产d“八一宣言”的感召下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45年当选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

8、在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时,我被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先生的教育情怀、教育的责任使命感所感动。他胸怀天下,立志“教育救国救民”,他推广平民教育,重视乡村教育,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三大主张,不但是理论家,更是个教育实践家,创办晓庄师范学校等多所平民学校,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发扬光大。

9、我们和朋友聊天,一聊总会聊到双方小孩的成绩。甚至,过后很长一段时间,还会拿着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家的孩子作比较,埋怨自己孩子的不争气,批评孩子没努力。那时候,孩子该有多烦恼。

10、《给教师的一百条新建议》郑杰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1、会种园:包括种菜,种花,种树等。规定小学生每人至少种菜半分;中学生至少种一分。在生产活动中学习。

12、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创新,也表现在培养目标上。他针对旧教育把培养“人上人”作为目标的现象,指出新教育应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中人”。早在他创办南京安徽公学时就为这所学校提出三个教育目标:研究学问,要有科学的精神;改造环境,要有审美的意境;处世应变,要有高尚的道德修养。

13、中国乡村教育走错了路!它教人离开乡下向城里跑,它教人吃饭不种稻,穿衣不种棉,做房子不造林;它教人羡慕奢华,看不起务农;它教人分利不生利;它教农夫子弟变成书呆子……

14、会洗补衣服:包括洗衣补衣等。在十二岁以上.必须学会洗补衣服、晒晾、折浆。规定每星期洗衣一次。衣服破了即须缝补,会者教不会者;不会者必须跟会者学。

1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让我们感受到了在教育教学中让学生读活书,活读书,读书活。在传统的教育中我们让学生读死书,让他们以考试分数为目的,以分数来分学生的好坏。陶行知形象的把传统教育比喻为吃人的教育。健康是生活的出发点,第一就注重健康,反对杀人的各种考试。我们现在所追求的教育就是让学生活起来,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让他们自主。现代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上取得和谐发展。

16、这个暑假,恰逢共读此书,于是,我就拜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越读,我越觉得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之先进。

17、陶行知主张教师要有儿童的思想、情感、爱好,要善于变成小孩子。他说:“教育是什么?教人变!教人变好的是好教育。教人变坏的是坏教育。不教人变,教人不变的不是教育。他提倡: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一变——变个孙悟空;师范生(准教师)的第二变——变个小孩子。

18、姓名:李晓倩共读书目:《陶行知教育名篇》共读页码:6–20阅读感悟:陶先生从多个方面来阐释新教育,新教育的需要,新教育的释义,新教育的目的,新教育的方法,新学校,新学生,新教员,新课程,新教材,新教育的考成。新学生里面提到“所以每天的一举一动,都要引他到最高尚、最完备、最能永久、最有精神的地位,那方才是好学生”。看到这句话,莫名地喜欢,人需要不断地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修养,人是要有点精神和风骨的,精神和风骨是疲惫生活中的一抹清凉,给自己力量,给别人希望。任何时候,都应该重视精神层面的提升,精神上的富足才是真正的幸福。新教员里面提到“要有开辟精神,不可专在有教育的地方办教育,到乡下地方,或是到蒙古、新疆这些边界的地方,要使中国无地无学生”。这里结合前面来看,陶先生非常重视乡村和偏僻地区的教育,一直鼓励去这些地方开展教育,重视教育的全体性和公平性。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里面包括七部分的内容。第学生自治是什么。第学生自治的需要。第学生自治如果办得妥当有这几种好处。第学生自治如果办的不妥当就要发生这几种弊端。第规定学生自治范围的标准。第学生自治与学校的关系。第施行学生自治应注意之要点。这七部分把学生自治解释的非常周到明了。学生自治是学生结起团体来,大家学习自己管理自己的手续,从学校这方面说,就是为学生预备种种机会,使学生能够大家组织起来,养成他们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学生自治说的通俗点就是学生自己制定规则,由老师监督变成学生自己监督。学生自治可以减轻科任老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负担,培养学生为班级做事的责任感和处事能力,实施得好的话是一举多得的事情。有的时候学生自己共同所立的法,比学校里所立的更加近情,更加易行,而这种法律的力量,也更加深入人心。

19、我上小学三年级时是本家一个叔教的,不过我叔真的是位好老师。他人老实,木讷,那时候生产队长嫌弃他干活慢,村里小学正好缺老师,和支书商量着就让叔先代课,后来成了民办教师,正巧转正那年他得了绝症。

20、《明日之学校》(美)杜威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1、我印象深刻的是《活的教育》这一篇。看到这个题目,心中就有一个疑问,活的教育是什么样子呢?

22、1908年十七岁时他考入了杭州广济医学堂。1917年秋回国,先后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教授、教务主任等职。1926年起发表了《中华教育改进社改造全国乡村教育宣言》。1929年圣约翰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表彰他为中国教育改造事业作出的贡献。

23、今年是陶行知先生去世七十周年,重新打开《陶行知教育名篇》,读着那些朴实的大白话,近一百年前的文字,一点儿不过时。比如《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中的一段:

24、《教育过程》(美)布鲁纳著 文化教育出版社

25、其实,所有的问题都出在我们自己身上:一个孩子不调皮,那叫孩子吗?

26、陶行知先生毕生致力于教育事业,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他不仅创立了完整的教育理论体系,而且进行了大量教育实践。细考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创新犹如一根金钱,贯串于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各个部分。创新在这里指革除不适应时代发展需要的“旧”,创立与社会、历史进步相符的“新”。创新还具有打破偶像,破除迷信,挣脱教条的束缚,从僵化习惯性思维中走出来的含义。

27、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与教学工作中,我们何尝不总是用成人的眼光来衡量孩子们?孩子们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我们都会觉得他们的想法太过天真,不切实际;他们在家不写作业,或者上课不认真听讲,我们会很生气,觉得他们太贪玩,一点不求上进。我们对孩子们的各方面都不满意,觉得他们太好动行为出格,太浮躁不稳重,要么太乖巧懂事却学习不开窍,要么顽皮捣蛋整天给你惹乱子······唉!

28、时代在进步,作为教育者,我们更要紧跟时代的步伐。以前我们只有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上课前需要提前准备小黑板,有时候甚至一块小黑板还不够。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教学,我们终于可以从粉笔灰中解脱出来,一切我们人为无法现实操作的,小小一台机器就可以生动为我们演示。以前一写一黑板的粉笔字,写了擦、擦了写,现在PPT的应用让我们的课堂图文并茂。

29、后来,陶行知在原来基础上,又提出“教学做合一”。“做”就是要行动。他指出:“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陶先生改名字,就是体现了他的这种思想。陶先生原名陶文浚。1910年在金陵大学读书时,敬慕王阳明的哲学思想,奉“知为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为至理名言,于是改名为陶知行。后来在晓庄学校工作期间,他的思想在实践中发生巨变,对知行关系有了新的认识。他认为,弗兰克林、瓦特等人都是先有实践,而后才有了新的发明创造的。于是决定改名为陶行知。行是知之始,知又可以反过来引导行。

30、     行知原典|敲碎儿童的地狱,创造儿童的乐园

31、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的学科,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进行机械化的教学,会导致课堂缺乏活力,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也会大大降低。在教学实践中,我们要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学中要敢于“放”,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主动、积极地学,并勇于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敢于提出质疑,让课堂教学“活”起来,“动”起来。对于同一个问题,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因此在解决问题时,教师应积极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例如:“你是怎么想的?这道题有什么简便的方法吗?”当学生的想法与教案中不符合时,就很有可能是学生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教师不要立即否认,应该在提出疑问之后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去探究和分析,教师进行适当地引导和点拨,在这一过程中,学生不仅解决了疑问,更重要的是主动参与了探究知识的过程,体验了成功的快乐,拓展了思维能力。

32、《普通教育学》(德)赫尔巴特著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33、学好物理,建立错题本是至关重要的,将思路有问题的、看答案也不明白的题都收进错题本,经常翻看,反复练习,知道将每一道错题完全攻克为止。切勿整理完错题本就万事大吉,平时一眼不看,考前突击一遍,那么错题本的建立就没有意义,根本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这一点至关重要,不容忽视。

34、 一是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地位是平等的。教育要以学生为本,宽容对待学生。这就意味着教师不以“权威”自居,不搞“一言堂”,与学生共同探讨真理、共同进步;这就意味着教师要“眼睛向下”,放下架子;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这就意味着教师不再把学生分为三六九等,一视同仁,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不因学生家庭的文化、经济、政治等背景以及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35、教育就是社会改造,教师就是社会改造的领导者。在教师手里操着幼年人的命运,便操纵着民族和人类的命运。

36、可怕的是不读书的家长,还拼了命育儿。自己没读好书,寄厚望于儿女,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孩子考98分就打,考99分就骂,搞的全家神经兮兮。家庭鸡飞狗跳,也害得孩子战战兢兢。

37、学生是学会考,教员是教人会考,学校是变成了会考筹备处。会考所要的必须教,会考所不要的就不必教,甚至于必不教。于是唱歌不教了,图画不教了,体操不教了,家事不教了,农艺不教了,工艺不教了,科学的实验不做了,所谓课内课外的活动都不教了。所教的只是书,只是考的书,只是《会考指南》!教育等于读书;读书等于赶考。

38、 在课堂里,教师不再是居高临下地对学生传授知识,而是在学生面前说:“我也不太清楚,明天我再告诉你。”“我不知道,让我们一起来做实验吧。”教师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39、会布置:包括装饰,陈列,粉刷,洒扫等。在美术课、手工课,参加布置生活室、会客室、课室、寝室、会场中学习。

40、《叶圣陶教育文集》叶圣陶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

41、《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著 科学出版社出版

42、《学习,别听学校的》(德)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 江苏人民出版社

43、《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司编 人民教育出版社

44、 作为教师,我们也必须在教育活动中不断得到成长,这样才会完善自己,得到学生的尊敬、信任和爱戴,使自己具有强大的教育感召力。教师是社会生活中的一员,他的职责是培养教育下一代,但是其本身的知识结构、文化底蕴也是有限的。只有不断学习,放眼看世界,才会意识到自己各方面的不足,因而潜心学习,提高素养。

45、付丽娟,中原名师董文华工作室成员,鹤壁市淇滨区牟山小学教师,曾荣获“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质课、省级一等奖、省网络公开课特等奖、市级优质课一等奖,曾在“市优质课观摩活动”中作观摩课,得到广泛好评。撰写的多篇论文获省、市级一等奖,文章曾发表在《湖北教育》《福建教育》《中国德育》《教育时报》《河南教育》等教育期刊杂志上。被评为鹤壁市名师、鹤壁市骨干教师、市教学标兵、市技术能手,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省第八届、第九届书香班级优秀辅导教师、启明星。

46、陶先生的教育思想在今天仍然值得学习和借鉴,如:生活即教育,这体现了陶行知的大教育观,是生活便是教育,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学校,而是时时处处、无时无刻地存在生活中。生活教育与生俱来,与生同去,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

47、会唱歌:包括独唱,合唱等。在唱歌课、参加合唱团中学习。

48、要学生做的事,教职员躬亲共做;要学生学的知识,教职员躬亲共学;要学生守的规则,教职员躬亲共守。

49、那么,陶行知先生说得很有道理:要想成为一个好教师,首先,得把自己变成一个小孩子。

50、读到这里,我一下子就想起前段时间读到的关于留守儿童的新闻报道。如果陶先生还在,面对六千多万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他能想出解决方法吗?

51、如果用同情之理解去想这个问题,倒也可以想得通——初中有中考压力,需要招收一点好生源。如何才能甄别出好生源呢?目前只有用普通小学生没学过的,用小学里不教的知识来选拔。在家长眼中,对中考成绩有追求的学校当然是好学校,孩子进了这样的学校才能用功念书。念好了书,将来才能更好地应对高考。于是,从小学到中学,以“考”为本,好像是自然不过的了。

52、反观我们现在的教育,很多地方还停留在陶先生所说的“传统教育”阶段,“教学生读死书、死读书,消灭学生的生活力、创造力,要经过那些月考、学期考、毕业考、会考、升学考......”这是陶先生1934年写的,看到这里,我无奈地叹了口气。八十四年前说的教育现实,我们现在的教育却仍然如此,很多学生为考学而学习,不少家长还是一门心思地盯着成绩,孩子的生活家长全包办了,造成孩子自理能力差,连自己都照顾不了,以前报道的大学生定期往家寄回需要洗的衣物,虽有些夸张,但确实有这样的人存在。各种考试、补课,把孩子们训练成了考试的机器,学的东西与现实联系少,学几年下来,知识在生活中却毫无用处、一无是处。当前的教育还是太注重知识了,只盯着分数,还是传统的死读书、读死书,尤其是升学教育,学习只为了成绩、考学,而不是生活所需。

53、暑假期间,在叶校长的带领下,我们全校老师开展了以“同读一本书,共筑教育梦”为主题的读书活动,读的就是《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

54、每种能力具体是什么,如何训练,都言简意赅地写出来了。这不就是学校的课程吗?学生学习了这样的课程,走出校门,便能自食其力。事实上,也确实如此,育才学校培养出了许多人才。反观现在的课程设置,学生初中毕业后,能掌握上述能力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可再仔细看看,除了种菜、补衣服、修理,其他哪一种能力不是必需的呢?

55、陶先生的讲座《教育者之机会与责任》中提到,教育者应当知道教育是无名无利且没有尊容的事。教育者所得的机会,纯系服务的机会,贡献的机会,而无丝毫名利尊荣之可言。他的机会,可分四种:有可教之人;可教者而未能完全教;可教者而未能平均教;已受教而未能教好。第三种是就受教的人说的。中国现在受教育有三桩不平均的地方,女子教育,乡村教育,老人教育。说到女子教育,我又想起了张桂梅老师,她把她的一生奉献给了女子教育,感动了很多人,张老师不顾自己身体的伤痛,把建设好女子高中当作自己的责任,让地处大山的女孩子有学上,有未来。她是榜样,是楷模。她的精神值得学习,感动了所有人。女生一定要时刻提升自己,不断学习,修身养性,充满智慧。

56、人是教育的对象,是教育这块阵地的主人,陶行知认为:“真正的教育必须培养讲道德、能思考、会创造的人。”人的发展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来考虑,把人的发展作为首要目标来追求。陶行知先生说:他希望诸君至少要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做一个整个的人,有三种要素:有健康的身体,身体好,我们可以在物质的环境里站个稳固;要有独立的思想,要能虚心,要思想透彻,有判断是非的能力;要有独立的职业,为的是要生利,生利的人,自然可以得到社会的报酬。陶先生做过这样一首白话诗,说人要有独立的职业:滴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先,都不算好汉。陶先生是一个追求独立、追求人身价值的人,他不喜欢现在社会上那些不好好工作游手好闲的混混,不喜欢那些身体健全却靠别人养活的人。

57、陶行知(1891年10月18日-1946年7月25日),安徽省歙县人,中国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伟大的民主主义战士,爱国者,中国人民救国会和中国民主同盟的主要领导人之一。

58、《陶行知教育名篇》感悟到一个灵魂中镌刻着中华文化印记的知识分子的民族情怀和崇高追求,真切地感受到这位现代教育家为了理想教育的构建和儿童少年的健康成长倾其一生所做的种种努力。无论是“智慧是生成的,知识是学来的”之独到见解,或是“中国的教员、学生实在太迷信书本了”的诚恳批评,还是“学做一个人,一个整个的人”的大声疾呼,处处蕴涵哲学的思辨、教育的智慧,所指、所思、所论,无一不是真知、真情、真理;尤其是关于“生活教育”的学说,今天读来毫无隔世之感,相反就像是一本针对时弊而作的、刚摆上书架的、尚在飘着墨香的新书。最常用的字词,最常见的语句,最常规的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朴实无华,却清晰地让人体悟到连缀它们的是作者深深的赤子之情、浓浓的大师之爱。

59、再来说说课堂上,每位老师都说那是重点要牢记,那么要学生记的的东西就不是一点点了,还要加上想玩想吃想偷点懒,这可是孩子的天性,那么一些孩子学习上疲软也不奇怪了。                         

60、会应对进退:包括招待宾客——谈话,引导参观,招待茶饭,——送信接洽事情等。在平时须留心学校情形,熟悉学校行政组织大概,当会宾客时,才能应对合度,彬彬有礼。在任招待前有准备,在别人应对进退时可以观摩,在自己实践时,必须在谨慎其事中学习。

61、好书谈片——当代中国基础教育学校变革研究丛书

62、会游泳:包括仰游俯游等。在夏令必须参加游泳学习,在平时可定期去温泉学习。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