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老子道德经十大名句精选99句集锦

老子道德经十大名句精选99句集锦

admin 2023-05-10 08:53 句子大全

老子道德经十大名句

1、天网恢恢,疏而不失。——《道德经》第七十三章

2、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

3、国家大治、六亲和顺,就显不出忠臣孝子;只有六亲不和、国家昏乱,才需要提倡孝和忠,这也是相互依属的关系。

4、了解别人的人是聪明的,了解自己的人才是高明的,人贵有自知之明,这是我们常挂在嘴边上的话,不知道出处原来在这里。有些道理说说很容易,但是真正做到却很难。

5、老子这句话的真实意义是说行善是符合天道的,因此行善的人就是顺应天道的人,所以天道总是与善良的人同在,使得善良的人做事情犹如神助,顺风顺水。(老子道德经十大名句)。

6、 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第八十一章》

7、译文为:对别人所畏俱的东西,我们也应该对此有一颗敬畏之心。

8、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道德经.第八章》

9、译文:要想做成难事,必须从容易的事着手;要想做成大事,必须从细小的事情入手。

10、(翻译)上天是不分亲疏的,但总是伴随着有德的善良的人。

11、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已为人己愈多。——老子

12、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淮南子·说林训》

13、(翻译)功成名就的时候能够急流勇退,这才是天道。

14、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道德经.第五十八章》

15、译文:最好的统治者,人民不知道他的存在;其次的统治者,人民亲近他并且称赞他;再次的统治者,人民畏惧他;更次的统治者,人民轻蔑他。统治者的诚信不足,人民才不相信他。

16、老者过河后感激涕零,称颂晏子的盛德。这就是老子说的:其次,亲而誉之。

17、(译文)使心灵达到虚的极致,坚守住静的妙境,就能从万物的变化中看到大道的存在。

18、天地之道,极则反,盈则损。-------《淮南子·泰族》

19、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20、飘风不终朝,骤雨不终日。——《道德经.第二十三章》

21、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22、只有合乎自然,才能合乎主宰万物的道,只有合乎道,才能久远。

23、出自《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委曲就会能够保全自己,弯曲就能够伸直,低洼的地方就会变得充满,破旧的东西反而会生出新的东西,少反而会变得多,多反而会生出迷惑。

24、人贵有自知之明,有自知之明的人才能够不断地发现自己的错误,才能够不因一点小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只有这样才能够不断地完善自己。

25、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26、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正臣。

27、(感悟)老子讲的三宝,与事物的表面现象,也是不相似甚至相反的。例如,仁慈者在战场上,心肠软便不会勇敢,但老子说仁慈所以才能勇敢,这不是说反了吗?

28、因此,“知止可以不殆”是在告诉人们,凡事适可而止。这个道理应用于为人处世上,就是要懂得适时放手,这样,才能够使自己回复平和。

29、二是表现了相反相成的辩证法思想,老子把辩证法思想应用于社会,分析了智慧与虚伪、孝慈与家庭纠纷、国家混乱与忠臣等,都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

30、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庄子天下篇》

31、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3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

33、“不知有之”,有版本作“下知有之”,意思相近。老子的政治智慧是很先进的,他告诉我们什么是最好的统治者。

34、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35、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道德经.第九章》

36、解悟:凡事过犹不及,钱虽然是好东西,但太多了,却未必是好事,因为盗贼已经开始惦记你了。如果身处富贵,却不知布施修善,还骄纵无度,就一定会招来灾祸。

37、(翻译)那些轻易发出的诺言,必定很少有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做起来往往会遭受很多的困难。

38、慎终如始,则无败事。——《老子·德经·第六十四章》

39、译文为: 福依偎在祸枕边,祸潜伏在福床下。 福与祸并不是绝对的,它们相互依存,也可以互相转化。 人在顺境中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倘若狂妄自大,反而滋生灾祸;在逆境中百折不挠,勤奋刻苦,可变逆境为顺境。

40、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41、《道德经》,又称《道德真经》、《老子》、《五千言》、《老子五千文》,是中国古代先秦诸子分家前的一部著作,为其时诸子所共仰,传说是春秋时期的老子(李耳)所撰写,是道家哲学思想的重要来源。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37章在前,第38章之后为《德经》,并分为81章  。文本以哲学意义之“道德”为纲宗,论述修身、治国、用兵、养生之道,而多以政治为旨归,乃所谓“内圣外王”之学,文意深奥,包涵广博。 

42、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43、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

44、(感悟)“所”,意思是处所或地方,这里引申为根基或根本的意思。老子这里所说的“所”指的应是人生的根基。有了人生的根基就会有人生的目的,有了人生的目的就会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路,因此能够在人生的路上走得长久。

45、解悟:最正直的人,看起来却好像委曲随和;真正灵巧的人,往往低调处世,不显示自己,看起来很笨拙;真正善于辩论的人,往往不露锋芒,谨慎发言,看起来好像很木讷的样子。

46、译文:直线的极端似曲线,巧妙的极致似笨拙,最善辩者却似笨嘴。

47、德生于谦卑。《周易》:“谦,德之柄也;让,礼之主也。”

48、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

49、选自《道德经·第六+三章》。(译文)圣人自始至终重视细微的小事,不做什么所谓的大事,所以能够成就大事。

50、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

51、大意:那些轻易发出诺言的,必定很少能够兑现的,把事情看得太容易,势必遭受很多困难。如果我们很轻易的像别人许下诺言,那么我们能够兑现的诺言肯定很少。而如果我们将事情看得太容易的话,那么没有准备之下的我们肯定会受到很多挫折。

52、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道德经》

53、无亲:没有偏亲偏爱。上天不会有任何的偏爱之心,总会去善待那些有德行的人。

54、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第三十七章》

55、治大国,若烹小鲜。——《老子·德经·第六十章》

56、(译文)人取法地,地取法天,天取法道,道纯任自然。

57、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58、太在乎名利了,往往会付出很大的代价;太乐于敛财了,往往会遭到更大的损失。所以做人要懂得知足,才不会受到屈辱;要懂得适可而止,才不会遇到灾祸;这样才可以保持长久的平安喜乐。

59、选自《道德经·第六十四章》。(译文)合抱的大树,是从很小的小树长成的;九层的高台,是用一筐筐的土垒起来的;千里的远行,一步步走才能到达。

60、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61、译文:善良的人不文过饰非无理狡辩,文过饰非无理狡辩的人不良善。

62、解悟:最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就如同水一样,只管付出,不问得失。水,虽然给天下万物提供滋养,功德无量,却总是默默无闻,不仅不会居功自高,还甘居人下,任劳任怨。

63、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64、译文为:天下最大的祸患莫过于不知足,最大的罪过莫过于贪得无厌。所以能够知道欲望有度,不贪得无厌,才能保持住恒久的满足。知足才能常乐。

65、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66、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

67、解悟:最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就如同水一样,只管付出,不问得失。水,虽然给天下万物提供滋养,功德无量,却总是默默无闻,不仅不会居功自高,还甘居人下,任劳任怨。

68、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老子《道德经》

69、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多,多则惑。(篇二)道德经经典名句摘抄

70、0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良药苦口,忠言逆耳,漂亮话好听却没有用,珍惜那些能给你指出错误的朋友。生活中听人吹捧不如听些真诚的建议。虚心接受别人提出的意见或建议。

71、司马光等人编撰的《资治通鉴》总结出许多经验教训,以供后人借鉴,书名的意思是:“鉴于往事,资于治道”,即以历史的得失作为鉴诫来加强统治,其目的就在于让统治者从中领悟为政之法,为君之道。

72、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73、圣人之道为而不争。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74、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长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但结果又合乎某种目的;大自然并不有意识去追求什么,但却无形中达到了一切。水流花开,鹰飞鱼跃,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然而又妙不可言;它们不想实现什么,但又样样都实现了。

75、  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

76、他注重理性思维这一点是对的,指出认识总规律和认识个别的东西的方法应有所不同,也是对的。

77、在这里,老子所谓的“善”,不是盲目地做善事或者自以为是的善行,而是要行符合大“道”的“善”。

78、也就是说,能了解别人,懂得怎样去应对他,这只是小聪明;了解自己,知道自己的长处与短处,才是真正的大智慧。在这个概念中,“明”显然是高于“智”的。“明智”一词也由此而诞生。

79、解悟:能够了解别人,只能称为机智,能够了解自己,才算真正的明白人。战胜别人,说明你能力比较大,战胜自己,才算真正的强者。懂得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富有,能够身体力行的人,才是真正有志向的人。

80、老子的这句话在这里可以从两面来解读:一是一个人轻易承诺,那么也许他是一种缺少诚心的承诺,这种承诺的本身也就是缺少信用的。二是一个人轻易承诺,别人看到他不能实现承诺,那么也会对他失去信任了。

81、自然中一切事物的生长都是无目的无意识的,但结果又合乎某种目的;大自然并不有意识去追求什么,但却无形中达到了一切。水流花开,鹰飞鱼跃,这一切都是无意识的,然而又妙不可言;它们不想实现什么,但又样样都实现了。

82、 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道德经·第四十一章》

83、“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而不责于人。”

84、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85、《道德经》是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相传为老子所著,其中蕴含的哲理简单而意味深远,其中最经典的十句话更是蕴含了中国式的生存智慧,领悟透了并在实践中践行的话,受益终身。

86、话说在齐国,洪水冲垮了桥,一位老人被阻在河水这边。这时候晏子(齐国宰相)也要过河,就用自己的船把这位老者载到了对岸。

87、老子认为,一个人若是太过在乎某一事物而紧紧抓住不放,那么就必定会受到损害。

88、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老子《道德经》

89、心中有温柔的念想,比如爱自己的家人和祖国,所以才会勇猛;因为节俭,重视财富,所以才能拥有更多的钱财;不敢居于天下人之先,所以能成为万物之王。“敢为天下先”容易变成先烈,往往比先烈晚一小步的人,才能摘得最大的成果。

90、老子语言幽默风趣,道德经中文字妙趣横生,里面有大量丰富的故事,有时候会让你哈哈大笑,有时候也会感叹这世界万物,读起来一点都不枯燥乏味。

91、老子曰:不违反规律妄为,就没有什么事是不能做好的。老子还说:“取天下常以无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也就是说管理者治理企业,不可以违反规律妄为滋事,如果管理者经常大胆妄为,不断滋事以彰显自己的权势企业就难以治理。老子总结说“为无为,则无不治。”管理者的行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不恣意妄为,要实事求是地寻求现实可行的道路,才能“无不治”。

92、注:人们做事往往在快要成功时失败了,能始终如持之以恒、慎终如始,事情就不会失败了。成语“功败垂成”就出自这里。

93、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

94、解悟:最高层次的品德修养,就如同水一样,只管付出,不问得失。水,虽然给天下万物提供滋养,功德无量,却总是默默无闻,不仅不会居功自高,还甘居人下,任劳任怨。

95、译文:有道的圣人遇事谦退无争,反而能在众人之中领先;将自己置之度外,反而能保全自身生存。圣人坚持以其无私的心态,反而成就了他个人。

96、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97、现代《道德经》通行本,是以王弼所注,字数为5162字。

98、《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