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道家和道教的区别精选78句集锦

道家和道教的区别精选78句集锦

admin 2023-05-24 02:11 句子大全

道家和道教的区别

1、但是,演化下来,门派和体系自然就成了。道家有道家的体系,仏家有仏家的体系。一个人要去学道,进了他们二家的体系,都得遵循他们的门路路径,虔诚信任,一路上去。

2、有那么几年我对佛道之事,非常的着迷,常常买来很多书刊学习和研究,也自己尝试着修行。搞了几年,糊里糊涂傻了吧唧的。依然很不明白。

3、“道”的地位,是高居于鬼神之上的!因为老子说得清楚:“孔德之容,惟道是从”,就算是鬼神也要臣服于“道”之下的:

4、在王卡(中国社会科学院长城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道家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所著《道家与道教思想简史》一书中提到:“‘道家’一词,始见于汉初太史公司马谈《论六家要旨》,他所谓‘道家’,即先秦以老庄为代表的学派,或者指战国秦汉之际盛行的黄老之学。老庄学与黄老学都以“道”为最高范畴,崇尚自然无为法则。但黄老之学旨在治国养生,主张清静自守,无为而治。老庄之学则旨在树立士人的理想人格,主张全性葆真,不因利欲牵累而损害自我。魏晋玄学家继承了老庄思想。至于东汉以后兴起的神道教团“道教”,其核心教义以道家思想为本。因此魏晋以后古籍中,通常不分学派教派,称道教为道家、黄老、玄门。反之亦然。”

5、第二个基本问题是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即天与人(道与众生)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共通和感应的问题。自老子之后的道家各派大多承认天道与人心相通,能相感相应。道教重玄学认为道性与众生心性不异,道即是心,心即是道,故道能应心,心能契道,修道即是修心,修心即是修道。宋元道教内丹派、符箓派都以心性修炼为炼丹作法、感神合道的内在根据。

6、道家名称始自司马谈《论六家要旨》,道教的名称见于汉末的《老子想尔注》。刘勰作《灭惑论》,即将道家定为“三品”:“案道家立法,厥品有三:上标老子,次述神仙,下袭张陵”,即老庄为上品,神仙为中品,符箓为下品。此中显然有赞扬老庄哲学和贬低符箓派道教的意味。 (道家和道教的区别)。

7、因以“道”为最高信仰,认为“道”是化生宇宙万物的本原,故名。东汉张道陵创立的“五斗米道”为道教的定型化之始。南北朝时宗教形式逐渐完备。奉老聃为教祖,尊称“太上老君”。以《道德经》(即《老子》)、《正一经》和《太平洞经》为主要经典。奉三清为最高的神。要人脱离现实,炼丹成仙。

8、而道教则不同了,道教作为一个宗教团体,它不仅仅具备了哲学思想为理论基础,同时也有严密的制度和宗教活动内容,其包含知识十分庞大,除去鬼神思想、占卜巫蛊、神仙方术等,还有易经、养生、药学和各种斋醮科仪,这些都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演变和传承下来的古人智慧,其形成之规模,内容之广阔,已经超越了世界上任何一门宗教。

9、道教经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记录了道教的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方术、斋醮科仪,还保留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医药学、养生学、化学、音乐、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珍贵资料,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

10、儒家思想的核心是“重仁尚礼”,强调仁者爱人,必须克己复礼,以对人的尊重和具备同情心作为“仁”之核心标准,而以对自己的克制和约束和提高道德水平,作为其达到标准之必须手段。

11、  作为一种宗教实体,道教不仅有其独特的经典教义、神仙信仰和仪式活动,而且还有其宗派传承、教团组织、科戒制度、宗教活动场所。这样的宗教社团,与早期道家学派显然有所不同。

12、第道家分为老庄派、黄老派和杨朱派,除了老庄派有一些隐世思想外,黄老派和杨朱派都是积极用世的,但道教受到佛教影响,极力宣扬出世思想。因此,虽然道教在理论上汲取了道家思想的大量因素,甚至奉老子为教主,但是二者还是不能混为一谈,也不能说道教就是道家。

13、在西方,道家与道教被统称为Taois,以ReligiousTaoism(道教)和PhilosophicalTaoism(道家)将他们区分开来。西方者普遍认为道教是纯哲学的道家思想落腐败的产物,而道教支持者认为道和道家在思想上有互补之处。

14、(1)王卡.道家与道教思想简史(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1

15、道教经书的内容包罗万象,不仅记录了道教的教理教义、教规教戒、修炼方术、斋醮科仪,还保留了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医药学、养生学、化学、音乐、地理等多种学科的珍贵资料,堪称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宝库。

16、道家的思想崇尚自然,有辩证法的因素和无神论的倾向,同时主张清静无为,反对斗争。直到东汉末“黄老”一词才与神仙崇拜这样的概念结合起来。 

17、其创始人比较出名的就是邹衍,战国时期齐国的政治家,“五德终始”和“大九州”就是他的代表观点。

18、所以,道家所倡导的“圣人”不是儒家那种心系苍生的圣人,而是“与天地合其德”的圣人,不能有“仁”的思想,只需要在社会变革的时候出把力,剩下的交给民众自己去发展。

19、虽然道教吸收和兼容了儒家、墨家、佛教、民间巫术等各种传统思想,但道家思想还是其最根本的基础,如果没有道家思想作为基础,道教充其量就是一种民间信仰,不可能形成儒释道三足鼎立的局面;

20、其次,道教的信仰和崇拜对象,除了民间固有的神灵之外,许多是对道家理念和人物的神话(如原始天尊太上老君等);第魏晋玄学过后,道家作为一个独立的学术派别已经消失,只能依托道教信仰继续存在。

21、道家思想借助于道教而延续而深化。魏晋玄学以后,道家作为独立的学派再无传承世系,其著作托于训诂考据之学而流传,不再有独立的道家大思想家大哲学家。唯一能够从理论上承接和发扬道家之学的,是道教中清修学渊的道士。

22、道家的阴阳是关于大道的理解,是一种哲学思想。

23、只要各自顺任自然之性而不相扰,必然自为而相因,成就一个和谐宁静的社会,其人生态度消极自保,以免祸全生为最低目标,以各安其性命之情为最高目标。

24、天堂的神仙可以到极乐国这边来游玩,极乐国这边的菩萨可以到天堂那里去聚友,都是礼尚往来,没什么分别。

25、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大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道生法、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经济、治国、军事策略,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诸子百家”中一门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存在于中华各文化领域,对中国乃至世界的文化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26、(3)郭武.“出世”与“入世”:道教的社会角色略论(J).宗教学研究,2014(04):15-

27、道家则始终是非宗教的学术派别。老子、庄子,作为古哲人看待便是道家;作为仙真看待便是道教。《老子》、《庄子》、《列子》、《淮南子》等书,作为古代哲学著作去研究和继承发扬便是道家,作为神谕丹书去领悟和信仰便是道教,其间的差别,并不难分辨。

28、并且,虽然道家有老庄、黄老、玄学或道教等诸多名称和流派,但从联系上看,道教尊老子为教祖,并以老子的《道德经》为根本经典,显然道家和道教有共同的特征和试图解决的基本问题。概括起来,基本问题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29、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道家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两者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前者具有人间性、世俗性,它存在于思想领域,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流派,它以现实的智慧之光照耀人间。而道教则不同,它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即具有思想信仰,同时有严密的组织与宗教活动,并试图以一种超人间超现实的力量来改造世界,包括求得人的永生。 

30、但是秦朝毕竟也是一个正统王朝,不能不算,于是有人提出汉朝既不是火德也不是水德,而是克秦的土德。

31、就像我们今天所说的那样,温室里的花朵经不起风雨的摧残,道家也认为如果认为过多地干预百姓生活,那么会使得他们产生依赖意识,对社会的发展是不利的。

32、道教的第一部正式经典是《太平经》,而《太平经》、《周易参同契》、《老子想尔注》三书是道教信仰和理论形成的标志。它不仅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且对近代世界也有着不可小窥的影响性。

33、道家也一样,这些年来,有很多高素质的知识分子做了道士。

34、只听得那大哥一声喊:抓耳、挠腮,不得无礼。

35、《道德经》道篇开篇就讲:道生一生二生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孔子在写《易传》,用阴阳的区分来解释儒家的思想导向。一阴一阳之谓道,继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汉代以董仲舒为首的儒生以天人感应解释儒学。说白了就是在儒家思想中掺入迷信。尤其是今文学派的演绎,将儒家逐渐神话。在此时阴阳融入儒学主要是将孔子等神话的作用。

36、一方面,道教是依托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道教在其创始的时候,把老庄、黄老之学、神仙长生之术及民间巫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定的宗教形态,其中道家思想是道教重要的思想来源。在道教的长期发展中,始终依托道家思想,如:《老子》、《庄子》等成为道教的重要经典,道教学者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去注解《老子》、《庄子》等。可以说,没有道家,就不可能形成道教,没有道家,道教就失去了坚实的思想支柱。

37、其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道家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两者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前者存在于思想领域,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流派,它以现实的智慧之光照耀人间。而道教则不同,它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既具有思想信仰,同时有严密的组织与宗教活动,并试图以一种超人间、超现实的力量来改造世界,包括求得人的永生。

38、道观里面讲修行越高,去的天堂就是越高,寺庙里面讲的修行越高,去的极乐就是越高。

39、这些人并没有设计什么,刻意要搞个什么教派宗门啥的,都是随缘就势把事情办了。

40、如果没有道教信仰的力量,道家可能像墨家、名家等学派一样,湮灭在历史的尘烟中;第许多道教人士对道家理论的传承和创新有过卓越的贡献,如成玄英的重玄学说、陈抟的太极图等。所以将道家和道教完全对立起来,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41、前面终于见了空地,一座砖瓦房显现眼前。一个五十多的大哥,胡子拉碴,坐在院子里烧火煮茶。旁边两只猴子恭恭敬敬侍立,我走了过去口喊神仙。

42、道家则始终是非宗教的学术派别。老子、庄子,作为古哲人看待便是道家;作为仙真看待便是道教。《老子》、《庄子》、《列子》、《淮南子》等书,作为古代哲学著作去研究和继承发扬便是道家,作为神谕丹书去领悟和信仰便是道教,其间的差别,并不难分辨。

43、道家和道教虽然存在多方面的联系,但它们的区别也是明显的。首先,道家是先秦时期创立的思想流派,而道教是两汉逐渐形成,后又有若干发展分化的宗教;其次,道家作为一种思想流派,崇尚大道,主张惟道是从、道法自然,主要从事的是学术活动和其他政治文化活动,

44、首先,为什么说道家与道教本质上并不是一回事,可以从下列几点来作说明: 

45、道家的“愚民”随便不像法家那么残酷,它认为只要治下人民得到满足,他们不知道什么是更好的生活,那么自然就不会产生比较的心理,也就不会去“争”。

46、在远古原始社会时代,已有人开始学仙。史载轩的黄帝“且战且学仙”“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后修道成功,于鼎湖白日乘龙升天。

47、其次,道家是先秦时代的思想派,道教是两汉后形成的,而后再次分化成很多宗教,道家追求的是大道、道法自然,道教崇尚的是神仙、信仰和长生不老。

48、道家是哲学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道家创始人是老子,道教创始人是张道陵。道教是以道家思想为基础,都讲究无为而治、顺其自然。不同的是,道教多了很多宗教仪式。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庄子是老子思想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在教内,老子被奉为太清道德天尊,庄子被奉为南华真人。

49、我便和他告辞,走进这条山路,一路上只能够容得下两只脚的宽度,两边尽是松柏翠竹,樟桐桑榆,一缕天光从树荫上射下来,斑驳的光影,让我越走越是迷糊。

50、老李头笑道:别夸张,我这里只是山泉水甘冽一点 ,茶叶是山上种的野茶树,抓耳挠腮去摘来的,他俩摘茶参差不齐,好坏不分,糊里糊涂一把抓,并没有什么特别。

51、我问:为何说站在零点呢?不应该是站在巅峰和终点吗?

52、道家由老子、庄子开创的哲学思想流派,在春秋末年创立,而道教则形成于东汉末年,源于张陵所创的五斗米教。这就是说,在道教形成之前,道家己出现相当长的时问,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并形成了先秦和汉初道家发展的两个高峰。即便在道教形成以后,道家与道教仍然有各自不同的传承谱系。

53、相信喜欢武侠小说的朋友大多是金迷,在金庸的小说中,各武功流派都占山为王,以山名为流派名,在江湖中都有响当当的名号。

54、道家是道教的重要思想来源。道教推崇的“道”,道教以老子为教主和尊神,以《老子》为诸道经之首,从中敷演出炼养的理论。道教又神化庄子,将《庄子》以及《列子》、《文子》、《阴符经》等道家著作诠解为道教经典,使道教具备了较系统的理论基石。

55、我国古代先民认为万物有灵,进而产生了对自然的崇拜,灵魂的崇拜,祖先的崇拜,慢慢发展到祖先与天神合成为至上神的雏形。鬼神崇拜早在原始社会时期便已存在。先民们将日月星辰、风雨雷电、山川河岳,皆视为有神主宰,因而产生敬畏感,乃对之顶礼膜拜。那时先民们除认为万物有灵而产生自然崇拜外,还认为人死后灵魂不灭,因而又产生了对鬼神的崇拜。各种丧葬礼仪和祭鬼、驱鬼仪式随之逐渐形成。《竹书记年》中载:“黄帝崩,其臣左彻取衣冠几杖而庙祀之”。至殷商时代,史前时期的自然崇拜已发展到信仰天帝和天命,初步形成了以天帝为中心的天神系统,遇事便由巫祝通过卜筮以向天帝请求答案;原始的鬼神崇拜已发展到以血缘为基础,与宗法关系相结合的祖先崇拜,其祭祖活动定期举行。这时期已出现专门从事沟通鬼神和人类的宗教职业者—巫祝。其中巫以歌舞降神,并有一套符咒驱鬼的巫术;祝以言辞悦神,是宗教祭祀活动中负责迎神祈祷的司仪者。他们替人治病、卜筮吉凶,画符念咒等。当时国家和社会均受巫祝支配。周代鬼神崇拜进一步发展,所崇拜的鬼神已形成天神、人鬼、地祗三个系统。并把崇拜祖宗神灵与祭祀天地并列,称为敬天准祖。盖所谓万物本乎天,人本乎祖。

56、在皇权领域里,这个问题被称为“帝王合法性”,而在国家层面上来说,这涉及到“正统”地位的确立。

57、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

58、直到汉朝后期才有教团产生,益州(今四川)的天师道奉老子为太上老君。至南北朝时道教宗教形式逐渐完善。老子李耳(太上老君)是唐室先祖,唐代尊封老子为大道元阙圣祖太上玄元皇帝。

59、道家的治国思想主要是“无为”,是和儒家、法家等相对立的一种方法。

60、两者区别在于道家是讲人怎样与天地协调哲学,而道教是宗教,相互间有关联也有区别。准确的讲道教所继承改造了道家思想。同时尊道家创始人老子为道教祖师,奉《道德经》和《庄子》为道教典籍。继承彰显出与道家的联系,改造则显示了区别。

61、有一些学者认为道家和道教有本质的不同。时间上,道家产生在先秦时代(春秋战国时期);而道教产生于东汉末年,相差了600多年。道家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而道教以天师张陵创立五斗米教(天师教)为标志,尊老子为太上老君,属于神仙范畴。道家研究的问题可概括为六个字:本源、规律、境界;而道教强调养生术、辟谷术、禳灾术等方术。魏晋南北朝时期,刘勰在《文心雕龙》一书中评道:“上标老子,中述神仙,下袭张陵。”即就内涵和境界而言,老子的思想远胜于道教。明代焦竑在《焦氏澹园集》卷二十三《经籍志论》中提到:“昔黄老庄列言清净无为而已”,那些炼养、服食、符篆和经典科教等道教流派十分看重的东西,早期道家并无闻者。即在焦竑看来,道教之炼丹符篆各派都背离了早期道家清净无为的宗旨。另外,以杨朱、庄子为代表的早期道家都主张留存和发扬个人天性,曾经对世俗社会进行过深刻的批判;而道教则大多接受世俗的道德标准,将道家的“出世”思想局限化为“得道成仙”。

62、刘邦本来也认为自己是水德,“北畤待我而起”,北方属水,服饰尚黑。但是张苍却认为汉应该是火德,因为刘邦当时宣传的是自己为“赤帝子”,斩白蛇起义。

63、第三呢,道家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宗教团体。

64、儒家的人生观,是入世的,讲究“先天下之忧而忧”,以成就道德人格和救世事业为价值取向,内以修身,充实仁德,外以济民,治国平天下,其人生态度是积极进取的。对社会现实有强烈的关切和历史使命感,以天下为己任。

65、其内核都是要你不要对境生心,心念不要随着外缘摇摆,其实就是要修习定力回归平凡。

66、刘邦之前所有帝王,包括天子和诸侯皆为贵族,到了刘邦这里,非贵族的人却当上了皇帝,成为了最大的贵族。

67、阴阳家:以“阴阳”、“五行”入“世理”阴阳家起源比较晚,要到战国末期才初露端倪,主要学说分两个,一个为“阴阳说”,另一个为“五行说”。

68、到了战国时期,神仙信仰已经相当广泛。这是,出现了许多记载神仙传说的著作,书中载有不少关于仙人、仙境、仙药等传说的文字。如《庄子·逍遥游》中有这样的描写:“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风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它,如《列子》书中的《汤问篇》、《黄帝篇》、《周穆王》,屈原的《离骚》、《天问》、《九歌》等都将仙境描画的美妙而神秘,其仙人亦被描绘成外生死、极虚静、不为物累、超脱自在,能腾云飞行的神奇人物。汉代的《淮南子》、《史记》中亦有类似描述。

69、这是一种慈悲的迁就,张三适合听仏话,就用仏话说给张三听,李四喜欢听道语,就给李四讲道语,等到张三李四都入门上道了,他们自己也都懂了,哦,原来这些都是殊途同归的。

70、道家高唱天道自然无为,否认有主宰人间的神灵存在。老庄之学的产生在一定意义上保持了无神论的传统。道教扭转了道家的上述倾向,以自己独特的方式回到了宗教,崇拜神灵和仙人。道教由于将世界二重化和崇拜神仙而具有了真正的宗教性,成为一种宗教体系。

71、老子说这秘密的文字也很多,比如他说:无为、无我、清虚、自然。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

72、道家与道教旨趣的不同集中体现在生死观上。老子虽强调爱身长生,但他所说的长生,本意是长寿,不是永生,《庄子》以生死为气之聚散,乃自然之道,生不足喜,死不足悲,顺之而已。总之,道家淡漠于生死。

73、道教是道家的一个重要分支。道教不止是在形式上名义上借重于道家,在内容和精神上也有所承接,因此,从道家向道教的过渡自有其内在的轨迹可寻。神仙式的幻想在道家并非最主要的成分,附带的说法,成为后来道教构造神仙世界神仙人物的思想营养和蓝本。

74、用道家的话叫:道法自然、真常应物。用仏家的话就是: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以心观照。

75、于是他们设置有所得给你玩玩。什么有所得,那就是断烦恼、少偏执、减痛苦、明生死。简而言之叫做福报。

76、我问:我不明白,这不是两个学问吗?或者说,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修行方法吗?

77、奉《道德经》、《庄子》、《黄帝四经》等为经典,而道教作为一种宗教,将道家人物神化以提高其知名度,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追求的是长生不老,其主要典籍是《道藏》。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