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句子大全 > 送别诗意象精选46句集锦

送别诗意象精选46句集锦

admin 2023-04-07 09:11 句子大全

送别诗意象

1、明月目睹着离人的痛苦,见证着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在古人送别诗中,明月常用来烘托和强化离别怅惘之情,这时月亮便蒙上了寒冷孤寂的色彩。江月寒楼映衬着离人的别绪,月亮意象凝聚着诗人的审美体验。

2、它源于《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古人喜欢折柳送别,折柳的寓意是惜别怀远。(送别诗意象)。

3、因此,要想突破送别诗中的情感分析问题,就必然少不了对诗中景物描写的分析。在对此类问题的研究中,最受关注的便是送别诗的意象。

4、第重在劝勉、鼓励、安慰。离别诗词中也有明朗乐观之作,以壮语慰别,表现诗人阔大的胸襟,并富含人生哲理。

5、   或许世间诸多的遗憾,都是因为分离时刻,没有来得及好好地送别。每次听到李叔同作词的那首名歌《送别》,心海都会情不自禁地荡起层层涟漪:

6、(参考)最后两句,自己虽不得意,但满怀信心和力量。

7、   一朵朵凋零的花,送别了热闹的春天;一枚枚飘坠的叶子,送别了繁丽的秋天;一片片消融的积雪,送别了寒冷的冬天……那是四季也在送别的轮回中,不断地述说着生命的悲喜交加,传递着生活的苦辣酸甜。

8、②常见意象:柳、酒、月、水、长亭、短亭、阳关、舟等。

9、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更写出因离别而愁情无限。

10、《送别》,实际上是李叔同以送别朋友为缘由,用无所明指的象征,传达出感悟人生、

11、(注)⑴京师:北宋都城汴梁。⑵陈与义:南宋初年爱国诗人,河南洛阳人。

12、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13、李清照《凤凰台上忆吹箫》:“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别愁至极,痛断肝肠,幽怨悱恻,使人不忍卒读!

14、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

15、译文:冷雨洒满江天的夜晚,我来到吴地,天明送走好友后,只留下楚山的孤影。到了洛阳,如果有亲友向您打听我的情况,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像玉壶里的冰一样纯洁,未受功名利禄等世情的玷污。

16、李煜《清平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17、送别诗在艺术手法上大多采用直接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抒情方式,也借助于想象、联想这种虚实结合的手法来塑造形象,或是用了比喻、拟人等手法营造伤离别的氛围。

18、西下的夕阳映照着波光鳞鳞的水面,作者倚杖伫立水边,然而作者却无心观景,由此可知,充塞在他心底的“羁绪”该有多么复杂,多么深沉,以致稍微被外物触动,便同决堤的江河般一泄而出,滔滔不绝。

19、送别诗抒写离别情绪,是分离时迸发的情感火花。要把这种情感火花表达出来,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清代著名诗人袁枚对此深有体会:“凡作诗,写景易,言情难。何也?景从外来,目之所触,留心便得;情从心出,非有一种芬芳悱恻之怀,便不能哀感顽艳。”此段话把情和景截然分开说得不确,但就“言情难”而言,还是有道理的。送别诗要想“感动激发人意”,必须采用一些手法来“言情”。

20、译文:友人的孤船帆影渐渐地远去,消失在碧空的尽头,只看见一线长江,向邈远的天际奔流。

21、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22、译文:渡口杨柳依依,行客稀少,艄公摇起桨驶向临圻。我的相思就像春色一样,从江南到江北送你回家。

23、这首诗用哪些意象抒发了什么感情?请结合末句谈谈作者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24、   这样情深深、意缠缠的送别情景,在中国古诗词里一次次地生动地上演着,可谓俯拾皆是:南北朝范云的“东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梁。未尽樽前酒,妾泪已千行”;王勃送杜少府任蜀州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王之焕的“杨柳东门树,青青夹御河。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白居易的“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王昌龄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王维送元二使安西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高适别董大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岑参送武判官回京的“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送你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送你在驿路、在渡口、在边塞,一声声叮咛,一句句祝福,一场场情深意重的送别,成就了一首首千古佳作,隔着遥迢的时空,仍那般动人心魄,仍绵绵地滋润着后世。

25、作为傲霜之花,有人称赞它坚强的品格,有人欣赏它清高的气质。借菊花来寄寓诗人的精神品质,这里的菊花无疑成为诗人一种人格的写照。

26、首联和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27、高年级古诗文教学难在美感建立,难在意象突破,而谭爽老师选择了这条最难的路,从意象中感受古诗的美,从意象中领悟人心的高洁。

28、郑文宝的《柳枝词》: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载”字表达了离恨的沉重。

29、秦汉时期在乡村大约每十里设一亭,亭有亭长。汉高祖曾为泗水亭长。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也成为人们郊游驻足和分别相送之地。特别是经过文人的诗词吟咏,十里长亭逐渐演变成为送别地的代名词。

30、送别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个画面,在中国古代诗坛上,送别诗一直是诗家的重要题材,接下来让我们解析古代送别诗歌中“长亭”、“柳”、“月”、“兰舟”、“酒”等常见意象,分析其内涵和表达的思想感情,以此解读古代送别诗歌中的意象。

31、注:杜审言坐事贬吉州司户参军,宋之问写此诗以赠。孙楚,西晋文学家,少负才气,仕途坎坷。

32、参考:在美好的季节里,朋友将要去一座繁华的城市,和朋友愉快地分手,依依惜别中略含对朋友的向往。

33、首联和颔联哪几个词表达了季节的怎样的特征?从中表达出诗人送别的什么情绪?

34、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35、读标题,“送别”点名这是作者送别友人时所作。那么什么原因要送杜审言呢?通读全诗,尾联“可惜”两字,知是杜审言被贬官,以至于宋之问要去送别他。

36、指出诗中“子规”意象的含义。诗中“故园便是无兵马”与“犹有归时一段愁”是否矛盾,为什么?

37、如许浑的《谢亭送别》“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日暮酒醒人已远,满天风雨下西楼”一诗中就既描写了别后友人乘舟出发后途中所见的江上景色(第二句),又描写了友人走后,诗人自己酒后睡醒见到的“满天风雨下西楼”之景。当然,诗人并没有同友人一起离开,所以,友人所见江上之景乃想象虚景,后者为诗人所感所见,乃实景。

38、参考:暮春,飞花。思念故乡之情(意对即可)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用早春清新之景反衬离别之情,以乐写哀。不同意:第一首用伤春之景正面烘托离别之情;第二首也是正面烘托。用早春清新之景烘托食人分离友人归乡的喜悦之情。(言之有理即可)

39、《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相辅相成。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

40、(参考)刘过的《柳梢青·送卢梅坡》一词上片用“云边孤雁,水上浮萍”的比喻来表现形单影只的孤独之感,漂泊无定的离别之苦。下片用“尘随马去,月逐舟行”的比喻表明他的心会像飞尘一样紧紧跟随在朋友卢梅坡的马后,像明月一样出处追随在卢梅坡的舟旁,以此来表达思念惜别之情。

41、“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

42、   很欣赏现代作家梁实秋对别离的洒脱:“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既然别离是寻常事,是无法更改的,那么,我也就无需极力挽留,也无需执手相看泪眼,“轻轻地挥手,不带走一片云彩”,君且轻松离去,我且站在阳台上,静看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如果有朋自远方而来,我自然要欢天喜地前去迎接,因为相聚的时刻总是太短,似乎远远地迎上一程,便是多赢得了一些欢聚的好时光。

43、在歌曲上,《送别》用的是安东尼·德沃夏克的曲调。在歌词上,《梦见家和母亲》、《旅愁》、《送别》则分别是三位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是三个独立的作品,之间无直接联系;当然由于曲调的一致基础,或许在艺术神韵和表现感情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44、是为哪个友人而写,而是一首无所明指的象征送别诗.《送别》分三段,第一段是“写景”

45、“芳草”,蕴涵离别之情,是送别诗、怀念诗常用的意象。《楚词·招隐士》说:“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萋萋。”由此,“草”与离别、思念之情结缘。王维诗《送别》说:“山中相送罢,寂寞掩柴扉。芳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就是用这个“草”意象来写离情之浓重和不可泯灭。李叔同的“芳草碧连天”不但使用了这个意象,而且借用了白居易诗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的意境。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