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卡夫卡式的名言精选63句集锦

卡夫卡式的名言精选63句集锦

admin 2023-03-20 02:05 经典句子

卡夫卡式的名言

1、  (87):一定是有人诬陷了约瑟夫.K,因为一天早上,他没有犯什么错,就被捕了。--卡夫卡《审判》

2、而当你极力回避它的时候,它却自然找到头上。

3、谁若弃世,他必定爱所有的人,因为他连他们的世界也不要了,于是他就开始察觉真正的人的本质是什么,这种本质无非是被人爱,前提是:人们与他的本质是彼此相称的。

4、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休谨(英国)(卡夫卡式的名言)。

5、赫尔曼这种咒骂行为引起了卡夫卡的极度反感。卡夫卡说:

6、表面上看,办公室的人要高贵一点,幸运一点,但这只是假象。实际上,人们更孤独、更不幸。事情就是这样,智力劳动把人推向了人的群体。相反,手工艺把人迎向人群。

7、这是成熟后的卡夫卡的想法,尽管他对家里的喧哗早已难以忍受。

8、周希文所在的超市可以理解做现代意义的社会机构。周因为工作的形式而在那里成为规训的产物(但是还有一丝自由的希望则保留在他卧房的小说稿中)。出版社可以是这样的机构。它穷尽一切招数让一个为灵魂写作的青年人转而去为销量写作、为大众审美的勒令写作。(卡夫卡式的名言)。

9、我带着一个美丽的伤口来到这个世界,这便是我全部的陪嫁。

10、有信仰的人无法给信仰下定义,没有信仰的人下的定义则笼罩着被嫌弃的影子。

11、这里要登场的是卡夫卡,打着法律烙印的缪斯之子。他在世俗无趣的法律世界里沉浮,却从未忘记过自己来到世间的真实宿命。

12、我们生活在一个恶的时代。现在没有一样东西是名符其实的,比如现在,人的根早已从土地里拔了出去,人们却在谈论故乡。

13、人们经常归纳总结伟大作家的哲学思想和表现方式,衍生出特定的形容词来理解他们:例如荷马式、莎士比亚式、乔伊斯式。而另外两个形容词似乎更适用於现代大多数情况,更为黑暗和局促拘束的景象:「欧威尔型」和「卡夫卡式」。

14、随感部分像是未完成之作、短篇寓言、一个长故事的提纲,或者,纯粹一则袖珍故事、一则箴言。在这里,隐约可见卡夫卡著名小说的雏形,充满悖论、荒缪、荒诞、反讽、寓言、玄幻,虚实交错的想象故事,比如:

15、除了一个精神世界外,别的都不存在,我们所称之为感性世界的东西,不过是精神世界中的邪恶而已,而我们称之为恶者,不过是我们永恒发展中的一个瞬间的必然。

16、幸福并不取决于财产。幸福只是定向问题。这就是说,幸福者看不见现实的黑暗边缘。

17、如果说《变形记》里,人还只是披着甲虫的外衣,主要还是一个人的本性在述说,那么,在这篇《致科学院的报告》里,借用人猿这个介于人与动物之间的载体,卡夫卡故意掩于一条暧昧不明的中间界线,用全新的寓言方法,完成了一份对“人”与“人类社会”自身问题的具有“科学份量”的调查报告。

18、卡夫卡常依赖暗示和示意。修订《城堡》时,他删去了那些表现出K.知晓自我动机的句子。也就是说,卡夫卡起初的写法是K.认识到对抗城堡徒劳无用:“这样一来,我不是在跟别人斗争,而是在跟自己斗争。”然而当他回头再看草稿时,把这一句删掉了,让读者自己来得出这个结论——这就像现代主义文学中常见的做法,给读者安排了更为积极主动的角色。读者会经常看到,卡夫卡笔下的人物自己说的话让自己露出狐狸尾巴。《城堡》中的村长对K.解释说,虽然让他来做土地测量员(村里其实不需要),但是这可能是个误解,不过不可能弄错。城堡里的官僚体系组织得极好,不容许有出错的可能。当局有“管理部门”来监督他们的工作。

19、  (43):上帝,生活,真理--这些只是同一件事实的不同名称……我们时刻在体验它……它存在于我们自己身上,也许正因为如此,我们才无法获得它的全貌。--卡夫卡

20、 这封信的首要意义在于它是个自我治疗性的努力。卡夫卡努力认识父子关系,以此来和父亲划清界线。由于这封信是卡夫卡为自身成长考虑有意而为,因而我们不能将它看成是对他父亲赫尔曼·卡夫卡公允的或者完整的描绘。但是,也没有理由认为信中的一切其实都是假的,信里对他父亲很强的个性还是做了比较合理的呈现。赫尔曼·卡夫卡白手起家,他在一个名叫沃赛克的南波希米亚村庄长大,生活极度贫困。七岁时就被迫推着小贩车,到各个村子四处叫卖。年轻时的困苦给他留下了清晰的印象,后来他不断地给孩子们讲述那些困苦经历,埋怨年轻一代意识不到他们的生活是多么宽裕,惹得几个孩子煞是心烦。赫尔曼不懈地工作,加上娶了富裕的啤酒坊主的女儿尤莉·略维为妻,从而得以在布拉格中心地区开了家店面。他身上自信的成分明显多于感性。他教育卡夫卡的方式是粗鲁的玩闹(比如绕着桌子追他)和夸张的威胁——夸张得能把想象力丰富的小孩吓坏(“我会像撕鱼一样撕了你!”)。卡夫卡追述了一个小事件:当时他还是个小孩,有天半夜里把他父母哭醒了,结果父亲把他从床上拎起来,放在他家房子后面的门廊上面,这让卡夫卡觉得——起码后来回想起来是——他和父亲相比似乎什么都算不上。赫尔曼·卡夫卡用他儿子称为“暴政”的方式管理家务和店务,批评孩子时重言讽伤,对雇工说话的样子和说出来的话都很凶蛮。他用高压手段对待雇工,一件事情就可以说明:有次所有雇工都辞了职,弗兰茨得去一个个拜访他们,劝他们回来。我们由此可以看到一幅一致的人物性格素描。按照今天的标准,人们对他在家里和工作中的为人方式都不会有太高的评价。当然,有种东西卡夫卡没有也无法传达,那就是赫尔曼·卡夫卡肯定怀有的灰心沮丧感——因为人们不能遵从他所给出的明显合理的指令,还因为他与自己的孩子之间有隔阂,尤其是与卡夫卡以及与不守常规的小女儿奥特拉之间有隔阂。对赫尔曼和尤莉·卡夫卡在他们唯一幸存下来的儿子(另两个儿子分别在十五个月和六个月时死去)身上所做的情感投资,弗兰茨的信中也没有表现出感激之情,这一点有助于说明父母何以对他感到失望。他们拿弗兰茨年龄最长的堂兄布鲁诺·卡夫卡作为成功的标准:布鲁诺是位杰出的法学教授,后来成为著名的政界人物。可是,长大后的弗兰茨志趣怪异,在职业上没什么成就,也没有明显的能力娶妻成家。

21、翻开英语辞典对「卡夫卡式」具体的定义,通常会得到超现实与噩梦般的荒谬、怪奇和超展开的意思。牛津辞典将它解释为「压迫或噩梦般的性质」,而韦氏辞典则建议:「如噩梦般的复杂、荒谬,或不合逻辑的性质。」

22、“《变形记》的主角是格里高尔·萨姆沙,他是布拉格市的一个中产阶级夫妇的儿子,这对夫妇就像福楼拜笔下的市侩,只对生活中的物质方面感兴趣,且欣赏趣味低俗。大约在五年前,老萨姆沙失去了他的大部分钱财,于是他的儿子格里高尔在父亲的一个债权人手下谋得一个职位,成了一个推销布匹的旅行推销员。他的父亲索性不工作了。他的妹妹格蕾特还太小不能工作,而母亲又得了气喘病。所以年轻的格里高尔不仅养活全家,而且全家现在住的房子也是他设法找到的。

23、一个是天才作家,一个则是“思想家的思想家”。后者比前者恰好大上七十岁。然而两者的相似之处却比比皆是:一样的孱弱、内向、敏感、聪慧、孤独;一样的内心充满恐惧、焦虑、颤栗、罪感和渴望;一样有一个不幸的童年:父爱畸变,母爱残缺;一样的对个体存在独特性的强调,对大众人群保持回避和疏离;一样的对伦理—人际关系的反叛;一样的终生未婚(两人都定过婚又主动解除了婚约);一样的隐遁于艺术创作的精神时空,将写作作为救赎与祈祷的“私人宗教”……

24、对我们尘世生活短暂性的理由的一度的、永恒辩护哪怕只有半点相信,也要比死心塌地相信我们当前的负罪状况令人压抑得多。忍受前一种相信的力量是纯洁的,并完全包容了后者,只有这种力量才是信仰的尺度。

25、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26、卡夫卡(Franz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出生于捷克布拉格,奥地利小说家,是欧洲著名的表现主义作家。卡夫卡生活在奥匈帝国行将崩溃的时代。

27、以下是阅读卡夫卡的散文和小说集时,我所作的几篇阅读随感。)

28、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29、在这个世界上,不单调的东西让人很快厌倦,不让人厌倦的大多是单调的东西。向来如此。我的人生可以有把玩单调的时间,但没有忍受厌倦的余地。而大部分人分不出二者的差别。

30、因此,像布采法卢斯那样,一头钻进法典堆里也许的确是最好的办法。他自由自在,胁腹不受骑士缰绳的控制,借着宁静的灯光,远离伊苏斯战役的喧嚣,一页一页地翻读着我们古老的典籍。”

31、文学力图给事情蒙上一层舒适的、令人高兴的光,而诗人却被迫把事情提高到真实、纯洁、永恒的领域。文学寻找安逸,而诗人却是寻找幸福的人,这与舒适相去十万八千里。

32、阅读卡夫卡,经历的是迷惑。不可能的事件发生,却有着不可避免的味道,而后文没有任何解释。格列高尔·萨姆莎变成了甲虫,但是他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变的,又何以会这么变。约瑟夫·K.从未弄清他被捕的原因。另一个K.永远去不成城堡,也不明白他为什么见不到那个官员,那个(可能)发过话召他来做土地测量员的人。

33、他们把活生生的、富于变化的人变成了死的、毫无变化能力的档案号。(他们指公务员,卡夫卡短暂一生的工作都在从事法律办公室工作,他非常讨厌痛苦办公室工作。)

34、地球在缓慢地持续运转,而人们都活在梦中。----村上春树《海边的卡夫卡》

35、  (25):没有一处安静的地方可供我们谈情说爱,因此我希望有一座坟墓,又深又窄,在那里我们紧紧地搂抱着,难解难分,我的脸藏在你的怀里,你的脸藏在我的怀里,没有人再会看到我们。--卡夫卡《城堡》

36、它们(报纸)折断了想象力的翅膀。这是很自然的。图画技术越完善,我们的眼睛就越弱。

37、黑暗无论怎样悠长,白昼总会到来。——莎士比亚(20字)

38、正如弗洛伊德所指出的:“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感到不满意的人才幻想,未能满足的愿望是幻想产生的动力。”卡夫卡就是这样的作家。

39、奇书一本阿Q传,广厦千间K字楼。天地古今诗刻划,乾坤昼夜酒漂浮。燕山易水歌红日,曲妇词夫惦楚囚。多谢群公问消息,尚留微命信天游。

40、巜致父亲》是一封长达一百多页的长信,是卡夫卡在37岁时回顾自己的成长,梳理了与父亲的密切关系,涉及两代人的犹太教信仰,卡夫卡特别在意这封信,甚至给密伦娜看时不无得意自豪之感,相信通过书写,卡夫卡已从父亲的”教育过失”中,痛苦地拔了出来。之前读到某些片段时,已预感这不是讨伐某一位具体父亲的文章,而是针对某个时代的教育现象,因而有了更宽广的意义。与其说卡夫卡在严厉谴责父亲,不如说是借“父亲之靶”对一个具体时代教育方面偏颇的陈述,及改进的热望……

41、我相信所谓的命运不过是一个人的生理,心理,情感,性格等等因素所造成的一个人行动的最终结果。我也始终相信这些因素都是人为可以改变的。

42、我站在有轨电车出入口的平台上,关于我在这个世界、这个镇和这个家庭的位置,我是彻底一头雾水。就是让我大约地从某个方面合理地提出见解,我也提不出来。我很难为如下事实进行辩护:我正站在平台上,抓着扶带,让电车带着我前进,人们纷纷让开电车,或者静静地往前走,或者在商店橱窗前驻足。——不是说有人要我辩护,而是说要我辩护是不现实的。(《沉思录·乘客》)

43、  (59):让我们站定,用双脚插入意见,偏见,流言,欺骗和幻想的淤泥烂浆,插入覆盖地表的这些冲击物,直到触及坚硬的石块底层。对此,我们称之为现实。--卡夫卡

44、要大致了解卡夫卡的个人经历,并弄清他如何开始在反思的过程中将个人经历写进小说,我们不妨来看看他最长的一篇自我分析,即那封著名的《致父亲的信》。这封信写于1919年11月,卡夫卡在信里分析了他和父亲之间的关系。他原来似乎是打算将信寄给父亲,希望能借此消除彼此的疑虑。但是他的妹妹奥特拉和母亲——他显然先把信给母亲看了,后来还给妹妹看了——都劝他不要寄,于是他把信作为个人档案保存起来。1920年,卡夫卡曾把信拿出来给密伦娜看,好帮她认识他。

45、  (70):当格里高·萨姆莎从烦躁不安的梦中醒来时,发现他在床上变成了一个巨大的跳蚤。他的背成了钢甲式的硬壳,他略一抬头,看见了他的拱形的棕色的肚皮。肚皮僵硬,呈弓形,并被分割成许多连在一起的小块。肚皮的高阜之处形成了一种全方位的下滑趋势,被子几乎不能将它盖得严实。和它身体的其它部位相比,他的许多腿显得可怜的单薄、细小,这些细小的腿在他跟前,在他眼皮下无依无靠地发出闪烁的微光。--卡夫卡《变形记》

46、经典再造:《看得见的正义》(第三版)铸金而成

47、  (26):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我们的自我折磨。--弗兰兹·卡夫卡

48、  (20):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背负的铁栅栏后面--卡夫卡

49、6岁那年,卡夫卡被送进了公立德语小学。在这里,他逐渐形成了一种畏怯心理和“死心眼式的认真”。一方面是心理上的不自信;另一方面则是行动上的循规蹈矩。他表面上的进步使父亲以为小卡夫卡一直在孜孜不倦地学习。“其实根本不是这么回事,倒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我很少学习,什么也没学会……我记忆力平平,理解能力勉强凑合,好歹还记住了点东西……我所学到的知识是极其可怜的,基础是很不扎实的。”卡夫卡在《致父亲的信》中写道。

50、我爱她,所以不跟她说话。我窥伺她,以便不与她相遇。

51、按照卡夫卡自己的描述,他感到被他的父亲压制了。赫尔曼·卡夫卡庞大的身躯(对小孩来说肯定是巨大的)、大嗓门下的自信和绝对的权力,让他看起来像个巨人。“单是您形体的存在就让我有压迫感。”卡夫卡写道,同时回忆起一次他们在游泳场洗浴更衣时,他父亲的庞大躯干使他显得像个“极小的骨架,站也站不稳,赤脚站在木板上,怕水,不会模仿您划水。”吃饭时,赫尔曼·卡夫卡狼吞虎咽,大口大口地,一点也不怕烫,把骨头咬得嘎嘣响,却禁止别人这么做。(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卡夫卡小说中许多残暴的食肉人物的由来,从《失踪的人》中贪婪的格林到《绝食表演者》草稿中吃人肉的野人。)长大些后,卡夫卡发现他的身体长得太高太瘦,对自己瘦长的身材感到不舒服。与他父亲相比,他对身体缺乏自信,这不过是他多方面不安全感的一部分。他的父亲为成年人的自信树立了一个榜样,而且永远是无与伦比的。开始时,弗兰茨在他面前说话吞吞吐吐,到最后尽量避免和他说话。他父亲发号施令,自己却不遵守那些命令。这样一来,父亲似乎行使着绝对的权力,而且该权力最终是以个人气质为基础的。由于赫尔曼·卡夫卡有这种力量,他可以不管前后是否一致或者是否符合逻辑,任意指斥所有人,而没有人敢挑战他。“我看您获得了所有暴君所具有的神秘品质,这些暴君们的权力的基础是他们本人而不是他们的思想。至少在我看来是如此。”他的父亲似乎完全占据了他,像一个人趴在世界地图上似的,一点空间也不给弗兰茨留下。卡夫卡无法模仿父亲,只能怪自己无能。按照他自己的总结:“因为您,我丧失了自信,反过来,得到的却是无尽的内疚感。”

52、因为人病得更重、更不稳定、更加多变,不像其他任何一种动物那样特征分明,所以毫无疑问:他是唯一有病的动物。

53、  (57):我不识内涵,  我没有钥匙,  我不信谣传,  一切均可理解,  因为一切就是我自己。--卡夫卡《我不识……》

54、“为你穿上合脚的高跟鞋,闻你做菜的味道。”这台词简直和所有畅销言情小说都有互文关系。那么且撇下文字选取的匠心不论——它算做一种信仰吗?建议它不算。因为如果这可以算作信仰,那么每一个欲望对象都能够堪称信仰,“信仰”和“沉沦”在词义上就等同起来了,随着语言的流动变化,必然要淘汰掉其中一个,想必那远非我们所愿。

55、  (46):我们称之为路的,其实不过是彷徨。--卡夫卡

56、  (85):这种恐惧最终并不是我私人的恐惧(那仅仅是它的一部分,而且就这点而言也十分可怕),而是自古以来一切信仰的恐惧。--卡夫卡

57、  (7):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卡夫卡

58、为了方便解释卡夫卡在《判决》中如何迷惑读者,我们不妨想一下创作当中虚拟的契约。通常情况下,就拟提供的文本是何种样式,作者和读者之间会有个不言明的约定。标题和开头的几句话就会点明我们看的(譬如说)是个自传体故事、爱情故事、神话故事还是历险故事,也会点明小说中虚构的现实按照什么原则来组织:是否会遵循我们往常的事理标准,或者是否会有鬼神、仙女或异形人出现。由此会形成一些阅读期待,即我们所谓的体裁和文学作品的类型。卡夫卡不守这个虚拟的契约。他先是让我们觉得《判决》是个现实主义文本,接着就把它变成一个表现主义式的梦魇。他像那样打破读者的信念并非率意而为,这切合我们所在世界中实际的不确定感。单单那个现实主义式的开端——商人思考自己的结婚计划和成功的经营(“营业额翻了五倍”)——能否足以表现这个世界?现实中难道就不会有某些因素,它们无法这样来计算,不能用诸如激情、嫉妒、厌恶之类的表面的现实主义手段来表现?实在的激情需要表现主义式的鲜明而充满矛盾冲突的意象。在这之外,可能还有另一方面的实在,这个实在通过父亲那副法官的样子所表现的上帝式的角色显示出来,还通过格奥尔格冲下楼去自尽的路上女佣大叫“天哪!”之类的文本暗示显示出来。但是,故事中的宗教元素并没有连贯地表达出来。将俗世事件和永恒的宗教现实联系起来的作品类型被称为寓言。不过卡夫卡写的不是寓言。假如把《判决》理解为一个寓言,把格奥尔格比作耶稣,是不可行的。然而,即便文学不再能以连贯的方式表现此般现实,也并不意味着现实不会再存在,或者现实不再值得我们注意。因此,在卡夫卡的作品里,现实以一系列暗示、影射的形式出现,它们让文本表面上支离破碎,实则提醒我们:任何文学样式都只是表现现实的一种方式,它是临时的、不完备的。

59、卡夫卡名列布拉格的那一代重要德语作家之中,这一代作家还包括他的朋友布罗德和魏菲尔,以及年龄稍长的莱纳·玛利亚·里尔克。他们是奥匈帝国的公民,但是他们感兴趣的文化中心不是维也纳,而是柏林和出版重镇莱比锡。里尔克于1897年迁居柏林,因为他觉得奥地利是一潭死水。魏菲尔于1912年25卡夫卡是谁迁居莱比锡。布罗德的第一部小说《诺尼皮格城堡》(1908)在莱比锡出版,为他在柏林的先锋派作家中带来了很高的声誉(放在现在会有点难以理解)。卡夫卡的第一本书《沉思录》(1912)由出版商恩斯特·罗沃尔特在莱比锡出版。罗沃尔特的出版社当时由库尔特·沃尔夫接手掌管,他年轻有干劲,专门推广先锋派作家,尤其是那些来自布拉格的先锋派作家。卡夫卡一生出版了七本小书:《沉思录》、《司炉》、《判决》、《变形记》、《流放地见闻》、《乡村医生:小故事集》和《绝食表演者:故事四则》。这些书当时给他带来的名声并不大。罗伯特·穆齐尔,就是后来以《没有个性的人》(1930—1943)而闻名的那位,刚当上《新评论》编辑后不久写了篇文章赏析、评点《沉思录》和《司炉》。他还向卡夫卡约稿,不过卡夫卡因为交不出合适的作品,只好婉言谢绝了稿约。1915年,声望很高的冯塔纳奖的小说奖授予卡尔·施特恩海姆(现在人们记得最多的是他的热闹喜剧1911年的《短裤》)。施特恩海姆当时已是百万富翁,很欣赏卡夫卡的作品,因而不经人家三劝两劝就把奖让给了卡夫卡。作者在大众场合下朗读自己的作品,来为自己的作品做些宣传,这是常有的事。可是卡夫卡似乎只朗读过两次:一次是1912年12月4日为布拉格的一个文学协会朗读《判决》,另一次是1916年11月10日在慕尼黑的戈尔茨美术馆朗读《流放地见闻》。其中后一次里尔克去听了,他后来对卡夫卡大加赞赏。因此,卡夫卡生前也绝非无名之辈。不过,20世纪20年代他去世之后就出版的小说也没有从根本上让他的名气大起来。常人都以为他的书在1933年曾遭纳粹焚毁,但是我没有找到任何证据可以证明他们曾特别注意到卡夫卡。

60、基本上讲,卡夫卡更是个好读不倦的人,并通过订阅当时的主要文学期刊《新评论》,随时掌握当代文学的发展状况。《新评论》的品味温和而保守,同卡夫卡的相似。那些年轻的表现主义作家们吵吵嚷嚷的样子,他不喜欢。他赞赏的是准确、简约和曲笔,尤其是彼得·艾腾贝格和罗伯特·瓦尔泽的短篇随笔以及契诃夫和托马斯·曼的早期短篇小说中所体现出来的这种风格。他也喜欢狄更斯,这可能让人感到惊讶,但是其中纯粹、饱满的活力给他印象很深——尤其因为他感到这正是他不足的地方。他最喜欢的书包括儿童历险故事,这在《夏弗斯坦小绿皮书》系列里面就有,其中包括的故事有的是一个德国种糖人讲述的,还有的是一个目睹了拿破仑俄国战争的士兵讲述的。他还非常爱看电影,喜欢看的有一部西部片子(《金子的奴隶》)、一部讲卖淫的惊险片子(《白人奴隶》)和一个催人泪下的片子(《小罗洛蒂》)。在1924年1月的一封信里,卡夫卡提到了卓别林的《小孩》,该片当时正在柏林上映,这不禁让人联想却又不敢肯定:卡夫卡是否对这个善于板着脸不笑的滑稽大师有直接了解?毕竟人们经常把卓别林的作品和卡夫卡的作品相提并论。

61、卡夫卡在这里明确表达的,就是弗洛伊德所描述的经典的俄狄浦斯式的父子关系。男性要长大成人,就必须长成他父亲那样性方面成熟的人;但是他又必须对抗父亲,把他从家庭中唯一的或者说至高无上的性成熟的男性地位上拉下来。要胜过父亲,他必须和父亲对抗。可弗兰茨又多了一个难处:据他自己称,他小的时候对性没有丝毫兴趣,一有人提到性,他就会拘谨,有受冒犯的感觉;赫尔曼·卡夫卡则对性直言不讳。卡夫卡的父亲曾暗示他应该去逛逛妓院,这对十多岁的弗兰茨来说是“世界上最龌龊的事情”。所以,按照卡夫卡的说法,他自己要寻找配偶的愿望受到了负面力量——软弱、不安全感、内疚、缺乏自尊——的阻挠,而这些都是他父亲输入到他身上的。

62、艺术向来都是要投入整个身心的事情,因此,艺术归根结底都是悲剧性的。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