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刘基精选72句集锦

刘基精选72句集锦

admin 2023-04-05 11:02 经典句子

刘基

1、因此,刘基之死,是刘基事先计划好的,是计策中的一环,是以“死间”来臂助燕王,并报答老朱对他的知遇之恩。虽然他事先没有告诉姚广孝,可是死后,姚广孝马上猜到了刘基死因是自杀。(刘基)。

2、坊间也有传说,刘伯温在朝中因功高盖主,得罪了不少大臣,朝廷中形成了以朱元璋的老乡为主要代表人物李善长、汤和、徐达等为首的淮西派,和刘伯温为首的浙东派,两大派系互相斗争,势不两立。朱元璋为了打击d派争斗,除掉心头之患,为子孙顺利登基扫平障碍,授命胡惟庸带御医前去探望和诊治。御医开的药方结果使刘伯温的病情愈加严重。所以,有传说是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让御医用药使刘伯温慢性中毒身亡。

3、刘基有《诚意伯文集》20卷传世,收有赋、骚、诗、词1600余首,各种文体文230余篇。

4、元顺帝至正三年(1343年),朝廷征召刘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因检举监察御史职得不到朝中大臣支持且被责难,只好上书辞职。至正六年(1346年),刘基接受好友欧阳苏邀请,与其一同来到丹徒,在距欧阳苏家不远的蛟溪书屋住下,过起了半隐居生活。其间以教授村中子弟维持生计,偶尔和月忽难、陶凯等好友交游往还。至正八年(1348年),刘基结束隐居,来到杭州,不久夫人为他生下儿子刘琏。居杭州四年,与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唱和。至正十二年(1352年),于徐寿辉陷杭州前回到故乡,不久朝廷发来公文,起用他为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主要任务是协助平定浙东一带的盗贼,最主要者为方国珍。左丞帖里帖木儿欲招安方国珍,刘基认为方氏兄弟为首犯,不诛无以惩后,然方国珍重赂官府,终被招安授以官职,反而谴责刘基擅作威福。刘基一怒之下辞官还里,以表对元朝腐败昏聩之不满。

5、后来刘基回到南京,朱元璋向刘基咨询宰相人选,询问杨宪,汪广洋,胡惟庸怎么样?刘基坦言自己的看法,认为都不行,但是把朱元璋气到了,虽然事实证明刘基是正确的。刘基就是这样一个人,正人君子,刚直不阿,总是从大局出发,不求名利。但是这样的人最易收到攻击。

6、听说燕王被贬为庶民,姚广孝来到老友刘基的灵前,默默道,“为你申冤的日子不远了。”

7、刘基二十二岁时就進士及第,但他为人刚正耿直,廉洁奉公,后因揭发监察御使失职,受排挤回家隐居。刘基在隐居期间,寻访隐士仙道,据说还遇上了仙人黄石公。他最终具有了未卜先知、洞察今古的能力。

8、朱元璋:“(刘基)学贯天人,资兼文武;其气刚正,其才宏博。议论之顷,驰骋乎千古;扰攘之际,控御乎一方。慷慨见予,首陈远略;经邦纲目,用兵后先。卿能言之,朕能审而用之,式克至于今日。凡所建明,悉有成效。”

9、刘炝,字如晦,是一位饱学之士,官职是遂昌教谕。

10、来源:唐宝民的另类言说,ID:tbm1979024

11、当时的皇帝朱元璋是淮西人,当时的开国将领也是淮西人,大家都是老乡,老朱自然对李善长、徐达等人比较亲近。

12、几天之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交代完后事时,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以后不要让我们刘家的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该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做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的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和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而法律若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也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道:“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不过,等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临终的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吧!”最后于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六月,葬于乡中夏中之原。

13、刘基回到住处,拿出四卷兵书,左看右看,却不知其中奥秘。待到皓月当空,刘基翻开无字天书,只见天书中映出“人外有人”四个字。刘基明白这是让自己去寻找高人。于是刘基遍访名山古刹,终于有一天在一座高耸入云的山峰顶上,见到了一位仙风道骨的道长。道长递给刘基一本二寸厚的书,对他说:“如果明天能够背记这本书,我就指点你。”

14、回家后,刘基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地维持正常的饮食。数日后,刘基自知来日无多,找来两个儿子交代后事,又让刘琏从书房拿来一本天文书,对他说:“我死后你要立刻将这本书呈给皇上,一点都不耽误。从此不要让我们刘家子孙学习这门学问。”又对次子刘璟说:“为政的要领在宽柔与刚猛循环相济,如今朝廷最必须做的是在位者尽量修养道德,法律则应尽量简要。平日在位者若能以身作则,以道德感化群众,效果一定比刑罚要好,影响也比较深远,一旦部属或百姓犯错,也较能以仁厚的胸怀为对方设身处地地着想,所裁定的刑罚也必定能够达到公平服人,达到警惕人改过自新的目的。法律能尽量简要,让人民容易懂容易遵守,便可以避免人民动辄得咎无所适从,又可以建立政府的公信力和仁德的优良形象,如此一来,上天便会更加佑我朝永命万年。”又继续说:“本来我想写一篇详细的遗表,向皇上贡献我最后的心意与所学,但胡惟庸还在,写了也是枉然。胡惟庸败了皇上必定会想起我,会向你们询问我的临终遗言,那时你们再将我这番话向皇上密奏。”当年农历四月十六日,刘基卒于故里,享年六十五岁,葬于乡中夏中之原。明武宗正德八年(1513年),朝廷赠为太师,谥号“文成”。

15、事迹之一:据《诚意伯文集•覆瓿集》中有《诸暨州重修州学记》一文说“奉议大夫伯不花侯(《四库全书本作“拜布哈侯”》),来监绍兴之诸暨州,即注意治学事,而州学不修久,墁瓦剥落梁木蠹腐,且堕且压,侯大以为忧,亟谋新之。”因此会同他的同僚及当地乡绅合力进行大修和扩建,从至正十五年(1355)五月开工到七月完工,并请刘基作《记》。为此,他曾亲临其地,在这篇《记》中阐明了他的教育思想,他认为当时的百姓为盗贼是主管教育者的失职今乃至相率为盗,庸非典教者失其职耶?”指出了教育、伦理、政治间的关系,“夫民之所以敢犯法者,以其不知人伦也。圣人之教行,则人伦明矣。人伦既明,则为民者莫不知爱其亲,而不敢为不义以自暴,为士者莫不知敬其君,而不敢自私以偾国事,盗贼何由而生?亦何由而滋蔓哉?诸君子可谓能知治道之本矣,可无述乎?于是乎为之记。”这篇《记》虽然字数不太多,“自私以偾国事,”“盗贼事使社会不宁的原因是缺乏对人伦道德的教育,他所指出的到今天还有参考价值。

16、这既是他本人的悲剧,也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在那样一个皇权专制的权力结构下,他怎么也躲不开的宿命。

17、刘尧仁,是一位甘于淡泊、品德清高的读书人,不愿作官,隐居不出,甚至把住家由临安迁至竹洲,远离尘嚣,课子自误,躬自食。

18、就这样,刘基重新回到了权力中枢,再次成为了朱元璋的肱骨之臣。但他没有志得意满,而时刻提醒着自己要找机会急流勇退。这样一直干到洪武四年,见天下下局势已经稳定,而且汪文洋、胡惟庸之流进入了权力中心,担心将来自己会遭到他们的陷害,便又萌生了退隐的念头,于是再次向朱元璋辞行。朱元璋挽留了一番,但刘基的态度很坚定,朱元璋只好同意了。

19、以上所述事迹二则可信,有关张定边在乡间的传闻只是传说,但都可以说明刘基不仅为统一中国有功,且为人厚道,是一个道德高尚的历史人物。

20、刘伯温果然是人中之杰。他于元统元年(1339年)考取进士,从此进入仕途,开始他在中国历史舞台上的精彩表演。

21、刘庭魂,字尚德,十分博学,曾涉猎天文、地理、阴阳、医卜等学问,曾任元朝太学上舍的官职。

22、村老们不服,提出了张良。我认为张良虽对亡秦兴汉有功,但在《史记》和《汉书》中均无明确记载,他一生也没有留下治国平天下,或军事学方面著作,我们不宜以推想来给他排名。他们之所以如此排名次是受到《三国演义》这部小说的影响,而对刘基的生平他们知之甚微所致。当时的几次辩论似乎难分胜负,但至今我认为我的说法是对的。也许正因为如此,逐步成长后,我对刘基的生平及其著述也较其他历史人物更有所留意。上个世纪50年代,我在黄岩见到刘基的琴,立刻引起重视并向省文管会和青田报告,多年后仍不能忘怀,也是我多年关心刘基生平及其著述有关。

23、很多人读《季氏湖山义塾之记》会赞叹季谦的办义学之举和刘基的写作才华,其实刘基为季谦所总结出的教育思想或办学目的更值得今人去思考。

24、安才的第三招是养其能,促其成长。使用人才要教诲要引导,教其所不知,引其所不能,促其逐渐成长。刘基说:“君子之使人也,量能以任之,揣力而劳之。用其长而避其缺,振其怠而提其蹶。教其所不知,而不以我之所知责之。引其所不能,而不以我之所能尤之。”用才者要视其才质区分对待培养,譬之如树之材,“松、柟、栝、柏可以为栋梁,种之必三五十年而后成。其下者,为柽柳、朴樕,种之则生,不过为薪”。假如急于求成,不待其成长,栋梁之才就没有了,“今君之用人也,不待其老成,至于不克负荷而辄以法戕之,栋梁之材竭矣。一朝而屋坏,臣恐束薪不足以支之也”。用才者要视才质区分对待更因为“教可行于质近,道难化乎性成”。

25、有一些人仰慕刘基的大名,便前来拜见,可刘基总是想方设法拒绝。刘基的这种做法,是一种明智之举,虽然自己已经回了老家,成了一个地地道道的草民,但生性多疑的朱元璋是不会放心自己的,自己如果不避嫌,今天接见这个人、明天接见那个人,就会给人结d营私之嫌,那样一来,灾祸就不远了。

26、何乔远曾在《名山藏》一书中记述了这样一个细节:“基决计趋建康,众疑未决,基母富氏曰:‘自古衰乱之世不辅真主,讵归万全哉?’”认为在乱世从政,很难有好的下场。可惜的是,刘基没有听从母亲的意见,执意要出山辅佐明君圣主,结果被富氏不幸而言中。刘基终究没能成为张良第尽管再三逃避,但还是难逃宿命的结局。

27、刚出生的刘基也不发声,好象是个哑巴。刘爚夫妇正在发愁的时候,白鹤仙师再次出现了。他对刘爚说:“这孩子眉清目秀,天仓饱满,地库方圆,日后必能成为王候将相。”说完,他伸手往孩子的喉管一摸,又拍了拍胸膛,刘基一下张口发出了声音。白鹤仙师随即驾着祥云飞走了。

28、《中庸》说:“诚者自成,非诚无物。”只有忠诚内心,由“诚而明”,能明心见性,才能“成己”,长成“有我”之才。“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每个人都有自身的“仁”、自在的根性,只有忠诚于这一根性,并借助一定技艺体己生存,才是真正意义上的成才。

29、《郁离子》、《复瓿集》、《写情集》、《犁眉公集》、《春秋明经》、《卖柑者言》、《百战奇略》、《时务十八策》

30、刘伯温出山之后,忠心耿耿地为朱氏政权效力,积极为明太祖出谋划策。他为朱氏制订了"先灭陈友谅,再灭张士诚,然后北向中原,一统天下"的战略方针。而明太祖得到刘伯温的辅助,正是如虎添翼。他基本上按照刘伯温为他定下的战略、战术行事,先用诱敌之计大败陈友谅,挫其锐气,再于公元1363年在鄱阳湖与陈氏决战,将其势力彻底消灭。第二年,又依计将张士诚的势力消灭。然后,明太祖派部队北上攻打元朝首都北京,同时准备在南方称帝。

31、胡惟庸掌权之后,又开始对于刘基进行攻击。刘基当世向朱元璋上奏谈洋这个地方,盐盗丛生,希望朝廷设立巡检司驻守谈洋。但是胡惟庸指使刑部尚书吴云沐派老吏陷害刘基,他们说刘基发现谈洋有王气,想要霸占谈洋为自己的墓地,当地的民众不给,刘基就请求设立巡检司驱逐百姓。朱元璋听闻以后,虽然没有怪罪刘基,但是夺取了刘基的俸禄,刘基恐惧,只好去了南京,但是随后不久胡惟庸当上了丞相,刘基由此忧愤发病,最后病卒,但是刘基去世前相信胡惟庸必败。刘基去世后,他的长子刘琏也受到胡惟庸的迫害,当时朱元璋想用他,但是被胡惟庸一d胁迫,跳井自杀。

32、刘基颇有预知的能力。据说朱元璋当吴王的时候,江南发生了一场旱灾。刘基掌管天文,朱元璋问他为什么发生大旱,怎样才能求上天下雨。刘基说:“天一直不下雨,是因为牢狱里关押的人有冤屈。”朱元璋听了刘基的话,就派他去查牢监里关的犯人。刘基一查,果然有不少冤案。他向朱元璋奏明后,平反了冤案,把错抓的人放了。果然不出几天,乌云密布,接着就下了一场透雨。

33、元朝末年,群雄并起。朱元璋起兵后,刘基秉承天意,出山投靠,并最终助朱元璋成就帝王之业。

34、至正八年(1348年),刘基结束在丹徒约两年的半隐居生活,再度投入人群。他来到杭州居住,他的夫人为他生下一个儿子,即刘琏。在杭州的四年当中,他和竹川上人、照玄上人等方外之士时相往来,也和刘显仁、郑士亭、熊文彦、月忽难等文士诗文相和。

35、《季氏湖山义塾之记》是专为高湖的人事而写,很是难得,弥足珍贵,这是高湖的幸运,也是青田的幸运。到目前为止,业已发现、并经认定确系出自刘基之手的、直接写青田人事的文章仅此一篇。

36、朱元璋在起兵打天下时,文靠刘伯温武靠徐达常遇春冲锋陷阵。尤其是对料事如神的刘伯温更是言听计从,因而能在群雄纷起的元朝末年力挫群雄,统一中原大地。

37、刘伯温小时候就被人称为神童,但是那是在他出名后,但是在刚进私塾的时候,他却是一个不爱学习,不爱说话的人。因此当时教书的老先生并没有重视他这么一个整天懒洋洋的学生。

38、这时,有一个人的出现,打破了刘基的隐居生活,这个人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攻下浙东后,仰慕刘基的才名,同时也为了笼络天下士人,便主动召见刘基,请他出山做官。刘基毕竟受儒家思想浸润太深,心中的那份匡扶天下的理想未全部消失,被领袖人物朱元璋重新唤起,便毅然抛弃了隐居的念头,再度出世,做了朱元璋身边的一个谋臣。

39、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

40、刘濠,曾义救反元义士林融及多位义民,而让自家烧毁,之后人们甚至预言,这样的义行,将会为后代子孙带来福泽。

41、民间谚语:“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前节军事诸葛亮,后世军事刘伯温。”

42、得知刘基死亡,老朱又惊又怒,怀疑是胡惟庸所为。因为刘基赴任,必然对“开中谋利案”进行审查。胡惟庸是此案的背后黑手,为了阻止刘基审查,自然是先把刘基干掉,致皇上一个无人可用的境地。这是依据“谁受益谁是凶手”的逻辑推理。

43、这个官儿在御史台属于三把手,没什么实权,刘基本可以每天上班走走过场,乐得个逍遥自在。可刘基主张依法治国,主张对各级官吏严肃法纪,结果得罪了一些人,弄得大家都对他心怀怨怼。得罪一般人没什么大问题,可刘基后来把当朝宰相李善长也得罪了,宰相很生气,后果很严重!

44、刘基固然是“自尽”,根源是胡惟庸的势力太大,为了扳倒他,不得已而为之。因此,真正的凶手,仍然是胡惟庸。而这,也就是姚广孝在刘基灵前说的“为你申冤的日子不远了”的意思吧?

45、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

46、姜太公,即姜尚,字子牙,在殷商末年怀才不遇,年过六十时,已是满头白发,却仍在寻找施展才能与抱负的机会。他在璜溪垂钓,遇到明君周文王,辅佐周室修德振武,文王逝后辅佐周武王剿灭残暴的商纣王朝,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抱负。

47、明朝建立后,刘基建议实行的卫所制度,加强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对于巩固中央集权起到了重要作用。

48、“大则修身齐家以用于时,小亦不失为乡里之善士”,可见刘基和季谦都认为培养子弟或让子弟读书的目的不应只为一个很崇高的理想,将来能“治国平天下”成为“济世之器”,只要学文知礼,即使不能干大事就是在乡里做一个和善之人也很好。

49、洪武八年(1375年),刘基虽然不良于行,仍然和所有在京官员一样,参加元旦的早朝,随后在奉天殿做了一首《乙卯岁早朝》,这虽属于歌功颁德的应酬文字,但诗中仍可以看见刘基的心情。据说正月中旬,宋濂的门人刘刚来到刘基的住处,商请刘伯温将宋濂一百多卷的作品,择取精华部分编辑成书,以便诵读,也请刘基为新书写一篇序文。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

50、沈德潜在《明诗别裁》中说:“元代诗都尚辞华,文成独标高格,时欲追韩杜,故超然独胜,允为一代之冠。”

51、刘基天资聪明却好学习,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十分好学。阅读速度极快,据说七行俱下。12岁考中秀才,乡间父老皆称其为“神童”。

52、贫者一万留一千,富者一万留二三;贫富若不回心转,看看死期在眼前。

53、刘集,受父亲影响,没有出任官职,将刘家迁至青田的武阳,于是刘氏以青田人自称。以实践仁义自我要求,敦勉子孙遵行祖先与先圣先贤所训神的仁义之道。

54、刘光世,字平叔,刘延庆次子,官至太师杨国公。

55、洪武三年(1370年),太祖授刘基为弘文馆学士,十一月,大封功臣,又授刘基为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封诚意伯,食禄二百四十石。第二年,赐刘基还归家乡。

56、浙东派:这个派别以文官居多,其中成员有大儒宋谦、杨宪等等,由于这个派别都是浙江人,于是又称其为“浙东派”,其会长是刘伯温。此派人员任职多是一些无足轻重的官职。

57、五六两句写出姜太公终于得遇周文王,实现理想抱负。“偶应非熊兆,尊为帝者师”是家喻户晓的一个君臣际遇典故——“姜太公遇周文王”。《六韬·文师》中记载:周文王将要前往渭水打猎,临行前卜了一卦,卜辞说:“田于渭阳,将大得焉,非龙非彲,非虎非罴,兆得公侯。天遣汝师以之佐昌”。后来在渭水边,果然看见太公在垂钓,于是前往与太公搭话,太公以博学的言辞使文王大悦。于是邀请太公坐同一辆车回西岐,并拜太公为老师。姜太公与周文王的君臣际遇,正是诗人日思夜想的。

58、刘基的儒学思想对明初的学风产生了直接影响,其融会理学诸派,又以儒道互补,体现了明初思想的特征,影响了明初学术思想的走向。

59、上面这段话,是“老板”朱元璋对刘伯温的一段评价。

60、泰定元年(1324年),十四岁的刘基入郡庠(即府学)读书。他从师习春秋经。这是一部隐晦奥涩、言简义深的儒家经典,很难读懂,尤其初学童生一般只是捧书诵读,不解其意。刘基却不同,他不仅默读两遍便能背诵如流,而且还能根据文义,发微阐幽,言前人所未言。老师见此大为惊讶,以为他曾经读过,便又试了其他几段文字,刘基都能过目而识其要。老师十分佩服,暗中称道“真是奇才,将来一定不是个平常之辈!”一部春秋经,刘基没花多少工夫就学完了。

61、当年高湖有位乡绅季谦(1306—1372),字伯益,曾经做过官,任过恩州学正一职,“平生好学尚义,乐于施舍”。其见识也非同寻常,他认为,大家都爱自己的子孙,但并不清楚怎么去爱。世人的通病是以为多留田宅财物给子孙就好,殊不知“骄淫生于富溢”,如此反倒可能会害了子孙。

62、明初所定处州税粮,仿照的是宋制,每亩加五合,独青田县除外,太祖朱元璋的意思是让刘基家乡世代把此事传为美谈。朱元璋巡幸汴梁,刘基与左丞相李善长留守京城。刘基认为宋、元两朝都因过于宽纵而失天下,所以应该整肃纲纪,于是下令御史检举弹劾,不要有任何顾忌,宿卫、宦官、侍从中,凡犯有过错的,一律奏明皇太子,依法惩治,因此人人畏惧刘基之威严。中书省都事李彬因贪图私利纵容下属被治罪,李善长一向私宠李彬,请求从宽发落,刘基不听,并派人骑马速报朱元璋,得到批准,于祈雨时将李彬斩首。因此事,刘基与李善长开始不和。朱元璋返京后,李善长向其告状,说刘基在坛土下杀人,是不敬之举。平时怨恨刘基之人也纷纷诬陷刘基。其时正值大旱,朱元璋要求诸臣发表意见,刘基说:“士卒亡故者,他们的妻子全部迁往他营居住,共有数万人,致使阴气郁结。工匠死后,腐尸骨骸暴露在外。将投降的吴军将吏都编入军户,便足以协调阴阳之气。”朱元璋采纳其建意,但十天后仍不见雨,故而发怒。此时恰值刘基妻子去世,刘基请求还乡。朱元璋正在营造中都,同时积极准备消灭扩廓。刘基临走上奏说:“凤阳虽是皇上的故乡,但不宜作为建都之地。王保保不可轻视。”不久定西之役失利,扩廓逃往沙漠,此后一直于边境为患。同年冬,朱元璋下诏,叙说刘基征伐之功,召他赴京,赏赐甚厚,追赠刘基的祖父、父为永嘉郡公,并多次要给刘基进爵,刘基固辞不受。

63、在依法治国方面刘基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刘基认为法治是一个国家长治久安的有力保证,法律的制定要相对宽松,但是在执行时一定要严格执法,特别是对执法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基的法律思想在当时的社会制度下,对打破中国古代“人治”传统,并使法律日益走向客观、公正具有不可低估的重要作用,符合法律制度发展的进步趋势。

64、二月中,刘基抱病觐见朱元璋,婉转的向他禀告胡惟庸带着御医来探病,以及服食御医所开的药之后更加不适的情形。朱元璋听了之后,只是轻描淡写的说了一些要他宽心养病的安慰话,这使刘基相当的心寒。三月下旬,已经无法自由活动的刘伯温,由刘琏陪伴,在朱元璋的特遣人员的护送下,自京师动身返乡。回家后,拒绝亲人和乡里为他找来的一切药石,只是尽可能的维持正常的饮食。

65、最后的说法,刘基自然病死,不过这个正如《明史》所说是忧愤气出了病,最后去世。也许事实真的就是这样。

66、 当时军队的重要将领,大都是淮西人,他们在军队的威望很高,朱元璋为了安抚淮西勋贵,自然要将重要的爵位和官职留给淮西老乡。

67、那么这座义塾为什么称作“湖山义塾”呢?原来高湖以前的村名就叫湖山,这也是现在位于高湖境内的北山移民安置点就取名为“湖山小区”的原因。

68、早在元朝末年,刘基就曾经历了两次官场沉浮,这使他看透了官场的黑暗,心灰意冷,于是决意归隐江湖,便与友人寄情山水,纵酒放歌,开始了自由自在的隐士生活。

69、但刘基却很清醒,在当时淮西集团当权的情况下,他自己即使当了宰相,也无力和那些人抗衡,所以便坚辞不受,力劝朱元璋继续任用李善长为相,说李善长善于调和各部官员;说如果房屋想换顶梁柱的话,也得找棵大树换,我这根小树是支撑不起的。朱元璋见刘基态度很坚决,只好作罢。

70、刘伯温自勉联。人生在世,怎么可能什么事情都顺心如意?只求能做到无愧于心,便可以了。

71、如果您觉得文章不错,请点击右上角分享到“朋友圈”;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