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佛陀经典108句精选42句集锦

佛陀经典108句精选42句集锦

admin 2023-04-20 02:19 经典句子

佛陀经典108句

1、忌妒别人,不会给自己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KingAjatasattucomingintothepresenceoftheBuddha未生怨国王来见佛陀(EON注:在长部第二经《沙门果经》中记载,未生怨国王(在宾比萨拉国王过世之后,他已经继位成为摩羯陀国的国王)在宫廷医师耆婆的推荐下,前往拜访当时正住在耆婆医师的芒果园中的佛陀。未生怨王因为参与过谋害佛陀的事情,所以一直不敢去见佛陀。这次拜访他出动了500头乘骑象,大量人员持炬照明,即便是这样,当他接近佛陀住处时,依然感到了巨大的恐惧。当时佛陀身边有1250个比丘,未生怨王认为这么多人同在一个住处不可能会如此安静,他甚至因此怀疑这是一次谋害他的阴谋(如图描绘的场景)。当他亲眼见到佛陀和一同静坐的比丘时,感慨地说期望他的儿子也能获得这样的安详寂静(他因为谋害了父王,所以害怕他钟爱的儿子也会这样对待自己,于是有点期望他儿子出家。很遗憾,他在位32年之后,还是死在了自己儿子的手里)。那次会面佛陀向他详细解释了出家修行能在当生所得到的果报,这个问题他问了当时许多外道的导师都无法得到满意的答复。佛陀后来提到,如果不是已经犯下杀父的业,那次会面他就能证得初果须陀含。尽管如此,他依然从此成了佛陀最虔诚的追随者之据说从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天起,他就没法睡好觉,和佛陀见面之后,他终于能睡得安稳了)

3、TheordinationofUruvelak度化优楼频螺迦叶

4、五每一个人都拥有生命,但并非每个人都懂得生命,乃至于珍惜生命。不了解生命的人,生命对他来说,是一种惩罚。

5、体生死即涅槃,名为定。达烦恼即菩提,名为慧。

6、108颗佛珠第43颗--默默地关怀与祝福别人,是一种无形布施。

7、10人不是坏的,只是习气罢了,每个人都有习气,只是深浅不同罢了。只要他有向道的心,能原谅的就原谅他,不要把他看做是坏人。(佛陀经典108句)。

8、一百零PresentingthesacredBoTreetoSanghamitta将菩提树种交给僧珈米塔(EON注:在马欣德长老前往斯里兰卡弘法之后,当地的女众也很想加入僧团,包括当时斯里兰卡国王的王后阿努拉,于是僧珈米塔长老尼也被派往斯里兰卡去开启当地的比丘尼传承。僧珈米塔是阿首伽王的女儿,阿首伽王一开始还不太情愿自己的女儿越洋远涉他国去弘法,后来在僧珈米塔本人的坚持下终于同意了。僧珈米塔当时还带去了菩提树的幼苗(如图所示),据说就是直接分蘖于菩提伽耶那株佛陀坐于其下得以证道的菩提树,幼苗被种植在阿努卢塔普拉城的“大寺”中(从前是斯里兰卡国王的宫廷园林,后来供养给僧团作为道场,是上座部佛教在斯里兰卡的主要根据地),据说至今还生长在那里)

9、108颗佛珠第13颗--只有面对现实,你才能超越现实。

10、再大的功德抵不过一个"骄"字;再大的罪过抵不过一个"悔"字。

11、忍为安宅。灾怪不生。忍为神铠。众兵不加。忍为大舟。可以渡难。忍为良药。能济众命。

12、(真善无贪)人之所以虚危只因贪欲心起。若能弃除贪欲烦恼,也无杂念,无欲无为,才能得到真「善」和快乐。

13、过去深山丛林寺院.时常发生老虎、狐狸伏在殿下听经的事。听说过一个动人的故事,有一回一个法师诵经,七八只老虎跑来听,听到一半有一只打瞌睡,法师走过去拍拍它的脸颊说:“听经的时候不要睡着了。”(佛陀经典108句)。

14、一百零KingAsokaerectingthestonemonument阿首伽国王竖立石碑(EON注:阿首伽王是孔雀王朝的第三任统治者,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统一了印度大陆的帝王。他登基时为佛陀进入涅槃后的第218年。阿首伽王起初是打算继续扩张版图,但是受到攻打卡琳伽国时所造成的大屠杀场面的刺激,放弃了这种流血冲突的方式。在皈依佛教之后,他转而推行一种非暴力的政策。当时由于君王信仰佛教,于是大量外道为了各种好处也混入了佛教,导致教义和戒律一片混乱。为了净化僧团,阿首伽王恳请马欣德尊者的老师帝沙长老出来主持局面。据说当时阿首伽王跪在河里,伸出右手迎接帝沙长老的船,而碰触帝王的右臂在那时是即刻处死的重罪。阿首伽王喝止了皇家侍卫,于是帝沙长老持起他的右手,作为接受他成为自己弟子的标志。阿首伽王请求帝沙长老展示一个神通以证明自己,帝沙长老当场在他面前引发了一场地震。历史上的第三次经典结集就是在阿首伽王的护持下,由帝沙长老主持完成的。在那次结集中,三藏经典正式定型为今天的形式。阿首伽王皈依佛教后,陆续在各地篆刻了记录自己征战历程和佛法教义的碑文,成为印度最早的文字资料。这使得从那个时代开始,有可能对印度诸王朝的存在时间进行大致的估算。正是在阿首伽王统治下的孔雀帝国将佛陀的教法传播到了东亚和东南亚,让整个亚洲的历史都受到了深远的影响)

15、从积极的意义来说,这六个破洞是“六法戒”,就是不淫、不盗、不杀、不妄语、不饮酒、不非时食;是“六正行”,就是读诵、观察、礼拜、称名、赞叹、供养;以及是“六波罗蜜”:布施、持戒、忍辱、精进、掸定、智慧……

16、(慧命永存)生命无常,慧命永存;爱心无涯,精神常在。

17、(人痛如已痛)要突破小范围的爱,将爱心普及一切众生,视众生的苦痛如自己的苦痛,这才是佛教所倡导的爱。

18、正念的下手处是要先学会降伏我慢,学会吃亏及退步。

19、我们要认知,生是责任的开始,而死是任务的解除。

20、大肚能容,断却许多烦恼障,笑容可掬,结成无量欢喜缘。

21、(感恩试练)若有人扯后腿,要心存感恩。没有人「扯」,就练不出腿劲。

22、磨洗不能只有方法,也要工具。现在寺院里的佛像、舍利子、钟鼓鱼磬、香花幢幡,无知的人目为是迷信的东西,却正是磨洗心灵的工具,如果心灵完全清明,佛像也可以不要了,何况是木鱼呢?

23、二你每天若看见众生的过失和是非,你就要赶快去忏悔,这就是修行。

24、(理财四分法)佛陀曾教我们理财四分法:四分之一奉养父母,四分之一教育子女,四分之一用于家庭,四分之一投入社会公益事业。

25、Vanquishing(Victoryover)PrinceMara战胜天魔王的诸魔军(EON注:佛陀在偈中提到过十大魔军的名字——第一军:爱欲;第二军:不乐;第三军:饥渴;第四军:渴爱;第五军:昏沉;第六军:恐惧;第七军:怀疑;第八军:恶毒顽固;第九军:名闻利养;第十军:自赞贬他。那时佛陀还未成道,没有什么超凡能力,他以凡人之躯面对这些魔军时的态度是:“我挥不退之战旗,我说惜命为可耻,宁可战死于沙场,不愿失败而苟活。”据说当时佛陀吃过乳粥之后,就扬手将钵盂弃在河中,意味着若不成道,这就是他吃的最后一餐。经典里也记载有很多后来的阿罗汉在证果之前,都有这种“不成道宁可死”的心态和做法。雷迪长老的著述里有提到这种心态实际上就是四神足之一欲神足的体现)

26、菩萨见他人得利,不生嫉心,常生欢喜,如是己亦得乐。

27、108颗佛珠第34颗--时间总会过去的,让时间流走你的烦恼吧!

28、0多欲为苦,生死疲劳,少欲无为,身心自在。

29、六不要太肯定自己的看法,这样子比较少后悔。

30、人活着,唯一任务,就是净化自己,发掘生命的唯一真实。

31、劝告别人时,不顾及别人的自尊心,再好的言语都没有用的。

32、晨钟自与叩钟偈不同,后来有师父告诉我,晨昏的大钟共敲一百零八下,因为一百零八下正是一岁的意思。一年有十二个月,有二十四个节气,有七十二候,加起来正合一百零就是要人岁岁年年日日时时都要惊醒如钟。但是另一个法师说一百零八是在断一百零八种烦恼,钟声有它不可思议的力量。到底何者为是,我也不能明白,只知道听那钟声有一种感觉,像是一条飘满了落叶尘埃的山径,突然被钟声清扫,使人有勇气有精神爬到更高的地方,去看更远的风景。

33、人为善,福虽未至,祸已远离;人为恶,祸虽未至,福已远离。

34、TheBodhisattapickingupthegoosewoundedbyDevadatta菩萨抱起被提婆达多射中的白鹅

35、一切天人,应常诵持,勿生懈怠。制心一处,更莫异缘,如法诵持。汝等大众,闻我赞叹,皆应随喜。

36、(佛性是宝藏)遗失身外财物并不可惜,可悲的是遗失了内心的宝藏却还无知觉;人人本有清净纯真的佛性,只因烦恼无明而庶厂了珍贵的宝藏。

37、10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

38、(勿以口舌败德)不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用甜蜜的口舌迷惑他人,以免到头来落得伤身败德,害了他人也害了自己。

39、我国古代佛经大多从天竺流传而来,其中唐朝玄奘法师的贡献可谓最大。

40、智慧是生命的泉源,愿望是生命的动力,行动是生命的展现。

41、忧则天地皆窄,怨则到处为仇,哀则自己束缚,怒则大敌当头。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