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哲学的定义是什么精选69句集锦

哲学的定义是什么精选69句集锦

admin 2023-03-09 08:59 经典句子

哲学的定义是什么

1、这种理论认为,当且仅当某种陈述或信念与一个陈述或信念的系统相一致时,它才是正确的。由于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越出”自己的经验,所以一个信念为真仅仅是指它与我们的其他经验相一致。

2、一种理解的方式,从某种眼光出发去看一套事实。

3、首先是讲“生”,生物后有性、命、形、神。我们最熟悉的是“德”与“得”通假,所以人物所得就称为“德”。从最根本的来讲,“得”是得什么呢?从不存在得到了存在,从未出生到出生,得到了生命,称之为“得”。可是我觉得用通假的方法去理解“德”为什么是生,应该更直接。因为在战国竹简里,“悳”和“直”通假,“直”和“值”通假,王力的《古汉语字典》中说“植”和“殖”是同一个字,都是生、长的意思。这样就更直接了,如果我们讲“得”,得到什么是未知的,但“悳”和“直”通假,“直”可通到生、长的意思。孔子说“天地之大德谓之生”,庄子说“物得以生,谓之德”,那么“德”与“生”的意义不是更直接了吗?庄子说的“物得以生,谓之德”,就出自“泰初有无,无有无名”这一段,“泰初有无,无有无名。一之所起,有一而未形。物得以生,谓之德;未形者有分,且然无闲,谓之命。留动而生物,物成生理,谓之形;形体保神,各有仪则,谓之性……”这一段除了“道”字没有出现外,其他这些概念就一个推一个地都出现了。徐复观、钱穆和冯友兰都有解释这段话,他们认为这里的“一(道)”“德”“命”“性”是同一件事,它们本质上无区别,只是从不同角度而用不同的词,所以就作了分化。我想是可以这么讲的,可是这些词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他们就认为是“无”与“无为”,切就人身上说是虚与静。但我想不应该光讲无和无为,因为至少还是有东西生出来的,而且生的力量就是“德”,被生的东西,即赋德的东西也是某种德。所以不应该只强调“无”,也应该强调某种“有”,但不是全部的“有”。至于说“道”是原本就有还是压根没有?我就不去触碰这个麻烦的问题了,这是两个极端相反的诠释,庄子的态度在这里并不明显,我就不强做解人了。钱穆说“‘德’指其所同得,‘性’指其所独禀”。我再帮着诠释一下,物与物所同得的有两个,其一是无与无为,其二是得生与赋生。就同得处而言,称为同性也可以;就独禀处而言,称为殊德也可以。因为你既然注意到同得和独禀的特殊性和共同性,所以我想把前面两段话倒过来讲也可以。再来看“命”,徐复观、王叔岷对此文的命都解释为运命,但是我想,以这一段所讲,比较像是西周“天”“命”生发出来的,所以我觉得不如说是讲“生命”以及生命具体化之后各个物种所有的不同的“命”。形体也是“德”创造出来的,所以“德”的完善无亏,会让身体和精神也完善,“执道者德全,德全者形全,形全者神全,神全者,圣人之道也”。这个“形全”“神全”不是泛泛而说,庄子讲到广成子活了一千两百岁,讲到华封人对尧说如果不喜欢人间,一千年以后就可以乘白云飞上天当仙人,讲到王骀择日而登假。所以全德就可以全身了,全身后就可以抗老抗死。

4、很多学者把大鹏当做逍遥的象征,我觉得可以说是,也可以说不是,因为不固定嘛,但这个问题我们先搁置。从本文对大鹏的形容来看,有一点很清楚,就是大鹏高举九万里,从北溟远飞到南溟,是要持续进行的,绝不是随心所欲,任意行动就能达到的。大鹏要蓄力高飞,还有一个“知”的问题,即小大之辩,“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庄子强调的是“大知”,而“大知”的形成是需要一个修养过程的,这也说明不能随心所欲。对照大鹏,庄子写了蜩、学鸠、斥鴳三只小鸟的飞之志。要像大鹏一样,从北溟飞到南溟,所谓心有天遊,才可称为“飞之志”。庄子还讲到,南溟、北溟都是天池,也就是说南北并不是一条直线,而是一个圆环。环游太虚,才算得上“遊”,这才应该是飞之志。要达到这种圆融的、无碍的遊,需要大智。

5、“在经验之前的”,或者更准确地说,独立于全部经验的;先验知识总是必然的,因为不可能想像出一个反驳它的例子,而且对它的怀疑也是不可理解的。一个人固然可以通过经验知道一些先验的东西(例如,你划了上万条平行线,发现没有任何平行线相交),但对于先验知识来说最本质的是,它不需要这样的经验。

6、本书是海德格尔1926年夏季学期在马堡大学课程《古代哲学的基本概念》的备课笔记,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一般性介绍,讨论了“形而上学”“智慧”“本原”等重要的希腊哲学概念,并按照时间顺序介绍了古希腊各哲学流派。第二部分是柏拉图哲学,在介绍了柏拉图的基本哲学特征之后,海德格尔探讨了柏拉图哲学中的存在问题,然后具体解释了《泰阿泰德篇》。在第三部分亚里士多德哲学中,海德格尔讨论了亚里士多德的存在论问题和此在问题。

7、《真理与方法》是西方现代诠释学的经典之作,而概念史分析正是该著最具特色的方法之伽达默尔成功地在概念史框架中展开其哲学诠释学运思。这部伽氏最重要的著作的丰富内容和要旨,在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一系列概念查考来展开的。在他看来,既然哲学与概念的系统运用有关,哲学研究便离不开概念史研究;哲学只有走上语言之路,概念史研究才会有新的天地。《真理与方法》极大地推进了概念史的发展。在这之前,概念史的方法论思考并不充分。伽氏著作的问世,为这一研究方向奠定了异乎寻常的理论基石。尤其是该著第三部分“以语言为主线的诠释学本体论转向”,呈现出伽氏所促进的“语言论转向”与概念史范式的关系,倡导哲学须从概念梳理和语义分析入手。

8、不受任何限制(这是不可能的)。让-保罗·萨特用这个术语指一个人无论受到环境的什么限制,总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他并未因此就说一个人可以摆脱限制。

9、殷代出现“得到”的“得”,但还没有“道德”的“德”,不过,有去掉心的“徝”字,是巡行察视的意思,可是这个字到西周的时候就很少了,现在的字典把它和“道德”的“德”编在一起。我们比较熟悉的还有省去彳旁的直心的“悳”,但这个“悳”在西周时还比较少,西周时期比较多的是我们现在的“德”,出现频率已是“悳”的五倍以上了。到了战国时代,直心的“悳”比较多,“德”字比较少。汉代以后又改成我们现在的“德”,“悳”字不再使用。

10、哲学是一门特殊的学问,是与通常局限于某种具体对象的知识体系不同的学问。

11、德国哲学概念史的倡导者和领军人物,不管是倭铿还是伽达默尔或里特尔,他们对概念史的认识视角或处理方式不尽相同,但都对其重要性坚信不疑,且不认为它是哲学的辅助方法,而当进入哲学研究的核心领域。这一理念影响深远,迄今还激荡着不少学者的思绪。而此时的一个时有争议的问题是哲学概念史与其他研究方法的关系。它同诠释学的密切牵连,自然有其后果,有容受也有排斥,比如言语行为理论中的言语生成视角便被排除在外,它与隐喻学的关系也是一个棘手的话题。按照布卢门贝格的说法,隐喻拒绝概念;而概念史依托伽达默尔“能被理解的存在就是语言”之信条,倚重可用语言表述的东西,从而屏蔽了那些不可言传的存在。这当然又是另外一个复杂的话题。《哲学历史辞典》竣工之后,相关讨论还在继续,例如它同话语史、隐喻学等其他研究取径的对话和融合问题,即超越自己的方法和视野,借鉴他人的长处。

12、第二部分 最重要的希腊思想家:他们的问题和回答

13、第11节关于亚里士多德的ἀρχή(本原)和αἴτιον(原因)概念

14、杨老师是我非常尊敬的老师,我们从前是同一个研究团队的,可是,我完全不赞成杨老师的观点,为什么呢?因为我不是要重新走阮元“性命古训”的路子,这点我必须声明一下。过去有些朋友误会,以为做义理训诂就是把阮元、傅斯年他们做过的事情再做一遍。我不是这个意思,我也不想证明做好训诂就可以了解义理。我认为义理和训诂双方可以互相帮助,如果你偏重一方,那你一开始就错了。比如说“五行”,民国初年,林复观、梁启超,包括劳思光先生,他们都在批评“五行”思想,认为“五行”是一种落后的思想,是一种非常机械的分类,其实他们根本没有好好去读《尚书·洪范》。我常常说《洪范》篇和“五行”要放在一起看,它们是一套思想体系,“五行”不只是金、木、水、火、土,在人身上为貌、言、视、听、思,并以恭、从、敏、聪、睿为其准则,以肃、义、哲、谋、圣为其境界。并且,这五个不是平行的,是“4+1”的状态。就是说在金、木、水、火、土里,“土”的位阶比较高,孔颖达注疏说“坤旺于四季”,就是因为他认为“土”的位阶比较高;在貌、言、视、听、思里,思的位阶比较高;在恭、从、敏、聪、睿里,睿的位阶比较高。郭店楚简《五行》篇讲,四行合是“善”,人道也;五行合是“圣”,天道也。“四行合”与“五行合”是不一样的,“五行”强调的不是忠实之类的伦理观,而是说君子要具备多种能力,需要表达“仁”的时候就去发挥“仁”的部分,需要“义”的时候就去发挥“义”的部分。这里也涉及到我讲的“中”字,很感谢林安梧老师提出的关于“中”的意见。“中”字很多种意义,至于说它具体表达的是什么,需要调和,这就是为什么“中”要和“和”这个概念一起讲。我不是说我们一定要了解一个字的架构才能理解它的意义核心,而是说它有助于我们更完整、更准确地把握义理。我觉得两个阵营的人必须互相尊重。今天中午吃饭的时候,我们谈到,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最大的出入就是歧视对话,关于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我们不应该再问了,我们应该承认它是合法的,但同时也必须承认,很多的方法、术语都有西方的背景。同样,训诂和义理也是如此,两种不同的进路方式需要保持沟通和对话,这是我的真正用意。

15、这里,首先要搞清楚:什么是哲学?根据上面的(定义),哲学是“点 point”,即观点、论点、出发点、立足点、……

16、概念史曾被看做人文科学和阐释学的基础研究,但在伽达默尔把概念史纳入普通诠释学亦即理解理论之前,从未有人赋予其如此宽广的哲学意义。在他看来,概念史不只应当在哲学层面为人文科学提供必要的根基,而且还要从诠释学传统中汲纳养分。如此,概念史便不再扮演辅助研究的角色,而是如同伽氏论文《作为哲学的概念史》(1970)所指出的那样,成为哲学的践履形式;它不应被看做哲学史研究的新方法,而是哲学思想运动本身的有机成分;换言之,概念史不纯粹是哲学研究的补充工作,而应完全融入哲学肌体。在一个由科学理论、逻辑和语言分析主导哲学的时代,哲学当有自己明确的研究对象,那就是概念本身,也就是将概念史上升为哲学本身,或曰哲学的本质。这是哲学这门学科本身的要求所致,并且,哲学概念史研究本身就是诠释学实践。《哲学历史辞典》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受到这种诠释学浸润的概念史研究,从诠释学立场出发解析概念,厘清当代哲学体系中的概念同其历史起源和发展的关系,观照概念的历史多样性。

17、地   点: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校区学术交流中心A座111室

18、指矛盾存在于同一个或同一套陈述之中。我所说的可能与你所说的是矛盾的,但我所说的可能也与我所说的其他东西相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就是自我矛盾的。此外,在一些奇特的情况下,我自己的一句陈述也许是自相矛盾的;例如说:“我不存在。”

19、形而上学中的用语,关于事物看上去的样子和实际之所是之间的传统区分。顺理成章的问题就是:我们怎样才能确信我们所知道的现象就是对实在的准确呈现?

20、我觉得这个会议非常有意义,但两天下来,我觉得比较欠缺的是没有探讨关于方法的目的问题。方法只是一个手段、工具,它为的是要达到目的。也就是说,我们接下来可以思考研究、发展中国哲学的目的何在。如果说我们想知道宇宙是什么,人生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那么反思我们的方法,这些方法能不能帮助我们达到这些目的。能够达到目的的方法才是好方法,基于此,方法不是唯一的,基于不同的目的有不同的方法。所以,我觉得我们应该进一步思考的是我们的方法要达到怎样的目的。谢谢!

21、这种哲学的特点是:相信理性特别是直观能够认识独立于经验的实在。大陆唯理论通常是指笛卡儿、斯宾诺莎和莱布尼茨这三位伟大的欧洲哲学家。

22、明显的,无需论证就可以接受的。例如,《独立宣言》的开头通过宣称某些真理是“自明的”,从而使某些论证不可能做出。

23、方式不同:科学以实证知识的方式来进行,哲学则是以对这些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再思考的方式进行;

24、21绝对自由(absolutefreedom)

25、最小的可能物体之一。原子是现实世界的砖块。德谟克利特被认为是第一个原子论者。约翰?道尔顿是近代原子论之父,他的近代原子论是近代化学的基础。

26、一种认为只有物质及物质的属性存在的形而上学观点。那些看似非物质的实体其实就是物体;比如说,讨论精力在某种程度上就是讨论身体的潜能;讨论心灵,就是简略地讨论行为;讨论观念,就是以一种误导的方式讨论对象之间的各种结构和相互关系;数本身并不存在,而只是代表着对象的集合的集合(比如八个东西的所有集合的集合就是数8)。在现代的科学文化中,唯物论一直是一种强有力的世界观。它也是前苏格拉底哲学家中最常见的观点。

27、萨特以此来描绘一个人拒绝接受他自己。它有时意指不接受对你为真的事实。更常见的意思是,把关于你的事实作为对你而言是结论性的接受下来,比如“哦,这件事我不能做,我太害羞了”。

28、对某种东西拥有一种权利(right)。正义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就是权利,即一个人有权保有他所拥有的东西,保有他所挣得的或被给与的东西。

29、第二个问题,单独字是否具有整全义,是否要在脉络里看它的意义,我想这个也是要依情况而定的。比如说“中”字,我们找不到它的一个核心意义。“中”的意义繁复,即便你只研究“中”字在中国思想史、哲学史上的意义,你都可以写一套书了,道家讲“中”,儒家也讲“中”。我们从字源上追溯,它在甲骨文里就有三种写法。一种是清华简《保训》里面的写法,“追中于河”,李零他们解释为均、均齐;还有一种是中道,按梁涛他们的说法,“追中”就是追求中道;但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字,王国维在《释“史”》里就讲到,帛书简册是“中”。“中”的意义太多了,我无能为力。到了战国的时候,“中”字的意义分歧是非常可怕的,“中”有“新”的意思,有“身体”的意思,有“衣服”的意思,有“空间”“时间”的意思,这种情况,我就无力论述了。

30、亚里士多德说,实体也指存在于事物之中,并限制它们并把它们标记成为个别事物的东西,如果它们毁灭了,整体也就毁灭了,就像面的毁灭,整体也就毁灭了,从总体上讲,数目也是实体,一旦数目毁灭了,也就没有任何事物了。

31、23思想着的自我(thinkingself)

32、谢谢各位,中午参观完章太炎故居,现在来讲这个课题,感到肃然起敬。我主要谈“名”、“字”与范畴,可能我不会照着我的文章去讲,但理路还是一样的。我想先做个说明,很感谢若晖兄的邀请,他当时问我有没有兴趣的时候,我回答说很有兴趣,因为我做这个课题已经很多年了,最近写的一篇文章主要是讲如何从语言学的角度来看思想史的发生,我提交的会议论文也是沿着这样的思路来的。我当时写的时候,其实不大想重复原来的观点,因为以前写过很多这方面的文章。大概从2003年开始,我就一直提倡义理与训诂并重。以前,戴震说过“训诂明而后义理明”,后来唐君毅先生就把这句话倒过来讲,说“义理明而后训诂明”。究竟是先从训诂入手还是先从义理入手?以我十来年对这一课题的研究经验来说,我觉得要看个案,没有绝对的谁先谁后,但有一点可以确定,就是训诂和义理不能偏废。

33、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都认为,潜能是事物运动变化的内在原因和动力。

34、58自我中心主义的困境(egocentricpredicament)

35、25义务论道德(duty-definedmorality)

36、7绝对主义(伦理学中的)(absolutism(inethics))

37、非常感谢郑老师,时间把握得很好。郑先生抱病,还为我们的会议撰写了长篇大作,真的非常感动。我收到郑先生的邮件时,已经差不多凌晨一点了,真的非常感谢!我们接下来有请台湾政治大学哲学系的詹康教授,他的题目是《庄子的德》,大家欢迎!

38、文章第三个部分“名、字、概念、范畴的纠葛”,这其实是我对张岱年的《中国古典哲学概念范畴要论》的一个回应。我读这本书读了很久,他的取材很丰富,但我觉得他写得并不好,也许是因为早年写的,不太成熟。他在书里有一段区分名词、概念、范畴的话,他说,“名词、概念、范畴三者既有同一性,又有差别性”。其实这都是混淆,没说清楚,也很难说清楚。为什么呢?因为“概念”“范畴”,都是从西方来的,我们中国人只讲“名”“字”,到清末民初,刘师培还在写《理学字义通释》,还是用“字义”两个字。所以,张岱年用西方的东西来说,肯定是有问题。他说,“表示普遍存在或表示事物类型的名词可称为概念,如物、马等等。而表示一个人或某一物的名词不能叫做概念,如一人的姓名称号或某一历史事件的名称等等都不是概念。在概念当中,有些可以称为范畴,有些不是范畴。简单说来,表示存在的统一性、普遍关系和普遍准则的可以称为范畴,而一些常识的概念,如山、水、日、月、牛、马等等,不能叫做范畴”。他所说的“范畴”,其位阶近似于荀子的“大共名”,“名词”近似“大别名”,“概念”则大约居中间的位置,这样的架构是很有问题的。如果像张岱年所说,“山”“水”“月”只是常识的概念,那么“天”算不算呢?显然属于“范畴”。这个太明显,不必争论。那《大一生水》的“水”难道不能算范畴?它也应该属于“范畴”。所以,我后面谈到,关键恐怕不是这三者纠葛的问题,而是术名本身有问题。我并不是在责怪张岱年先生,我想说的是,我们现代的学术术语并没有一个非常适切的说法来称呼像“太一”这样的汉字或者说复合词。我跟一些研究古文字的人谈概念范畴,他们避之唯恐不及,因为不懂,不知道我想讲什么;我和研究哲学的人谈概念范畴,他们当然清楚什么是概念范畴,但当我讲“名”“字”的时候,他们也不知道我想表达的是什么。所以我就在想,应该用什么样的名称去称呼这些以汉字为主的概念。

39、直接的、没有中介的意识。正如这个词通常的用法所显示的那样(比如当人们谈及女性的直觉(intuition)时),它暗含了某种神秘的理解方式。然而,作为一个技术性的哲学术语,“直观”并不必然具有这种涵义。于是康德把感观知觉描述为一种直观形式。

40、最后想问下劳老师,你说“逍遥遊”的重点在“遊”,不在“逍遥”。关于“遊”字,你解释了很多,我的问题是,为什么你的论文题不是“庄子的‘遊’义”?另外,你说别人用“自由”来解释“逍遥”,对你来讲没有意义,可是你又说这种方式是用义理抹杀了训诂,那这是不是表示你认为“自由”是一种义理的阐释?我觉得这与你后面讲的有矛盾。你能不能稍微再阐释一下?

41、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为人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从意识的起源上看,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物质世界中的一种特殊存在;从意识的本质上看,意识是人脑这种特殊的物质器官的机能,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像;从意识的作用上看,意识能动性的发挥必须以尊重物质世界的客观规律为前提。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运动的绝对性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 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主要有归纳和演绎、分析和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和历史相统一等。 规律就是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认识的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认识的客体是指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它包括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指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理性认识包括概念、判断、推理三种形式。 理性因素是指人的理性直观、理性思维等能力,它在认识活动中的作用主要有:第指导作用;第解释作用;第预见作用。非理性因素主要是指认识主体的情感和意志。非理性因素对人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活动具有激活、驱动和控制作用。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价值是指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是客体对个人、群体乃至整个社会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积极意义。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目标,是一个历史性的过程。人类的历史,就是不断地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发展的历史(必然王国和自由王国是人类在客观世界面前所处的两种不同的社会活动状态)。 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而不是自然属性;人的本质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中;人的本质是变化、发展的,而不是永恒不变的。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从质上看,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从量上看,人民群众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

42、各位老师,各位同学,首先非常抱歉,我没有把论文写完,因为没有完成,所以也没校对,可能论文里会有一些矛盾的地方,请大家多多包涵,批评指正。

43、积极自由是去实现个人的潜能的自由,这是通过遵守规则、接受良好的教育、从经验中学习等来实现的;消极自由是指从束缚中摆脱出来的自由,比如不再坐牢或不再被威胁坐牢,或者不再被禁止做自己想做的事。它们是同一种考虑的两个对立面;每一个摆脱束缚的例子同时也是去做某件事的自由,反之亦然。

44、从这个意义上讲,存在也表示“真实”,它是真实存在的,不是虚假的,这里的真实也包括潜在的真实。比如苏格拉底是白人,而不是黑人,前者是一种存在,而后者就是非存在,因为是虚假的。

45、事物的结构。它被看作一个特殊的事物或一种事物。在柏拉图那里,“形式”是独立存在于“存在的世界”中的实体,它决定着这个世界中的那些特殊事物的本性。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形式只是确认一个事物是其所是的本质特征,它不是独立存在的。

46、—种道德哲学,主张我们的行动应该为了使最大多数人得到最大幸福。

47、实体的四个特征:实体表示“这个”,实体没有程度差异,实体没有对立面,实体是变化中的不变。

48、在传统的唯理论中,信念的证明只能通过诉诸理性和直观,或者由基于直观的前提演绎出来。唯理论者和经验论者都认为,算术和几何是这种真理的典型例子。他们的争议主要是围绕着这种真理的范围以及对诉诸直观所加的限制而展开的。

49、第60节存在作为可能性和现实性:ὂνδυνάμει-ἐνεργείᾳ(潜能—现实存在)(《形而上学》Θ)

50、第64节δύναμις(潜能)和ἐνέργεια(现实)同οὐσία(实体)的关系,作为基础科学的存在论的双重概念问题

51、认真地思考。它并不必然意味着攻击别人的观点。

52、大卫·休谟的一种论证,即每一个得到辩护的真陈述要么是一个“理性真理”,要么是一个“事实”。

53、人类思考的理想——尽管人们对哪种学说或人物是最具智慧的还有分歧。从本质上说,智慧既是抽象的或理论的知识,又是实践的知识,包括“应该怎样去生活,怎样才能生活得好”。

54、12伦理利己主义(ethicalegoism)

55、何俊教授报告:中国哲学的现代阐释——以马一浮为例

56、然后我要进入一个新的领域了,讲无为法。昨天听何俊老师讲马一浮,提到马一浮借用佛学来理解中国哲学,认为我们应该效仿、跟进,用西洋哲学来理解中国哲学。其实我们今天来开会的好多老师对此有质疑。不过,我现在用的无为法,显然也是佛学的理论。在因果之中,我们都在“造业”,当你开始去修佛法时,你就慢慢地减少造业,最后到一切的善业、恶业都不造的时候,你就变成佛的状态,永远存在了。存在,但永远不会造业,就不会进入因果。但这种状态不知道是活是死,因为没有轮回,这也是无为法。我用这个概念是因为它很清楚地表达了我想讲的内容。“德”和“得”是互通的,可是方才说“至德不得”。出生不是我们能选择的,我们已经出生了,我们已经得到了一些,而后我们也会死,在生和死之间有个最大的得丧。活着,我们要吃东西,与人交,会受到恩惠,也会与他人结怨,要工作、学习等等,一辈子有那么多的得丧,所以客观来讲人是不可能没有得的。道家精神的意义也在这里有所显现,我们不要追求世俗观念,崇尚得丧。喜事落到他们头上,他们不会认为是得,他们要以修性、复性为“德”,到目前为止,这段话和儒家是一样的,但“不得”还有一个意涵,就是从事于不会所得失的活动,怎样才能做到呢?就是你要做到单独无偶,不与物交,无所于逆。与物错杂、与物交接、与物迎受,就会因为互施作用而造成改变,改变生出得丧,得丧引发忧乐,忧乐斫伤精神。所以要虚静恬淡,就要从不与物交做起,这在佛学上称为“无为法”,即不种因结果。比如说这段话,“子独不闻夫至人之自行邪?忘其肝胆,遗其耳目,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事之业”。“自行”就是独行、自动、自律。“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就是说不需要这些感官,因为不想跟物有互动,所以不用耳朵眼睛了。“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尘垢之外”讲的是有形世界之外,“彷徨”是徘徊,指散步没有目的,没有速度要求,没有方向的意思。我们可以想象,在宇宙太空中,或者比太空还要空虚的地方,慢慢地走,不是为了去哪里,只是为了待在那里,享受一个无物的空间,超然物外。“逍遥乎无事之业”中的“逍遥”也是闲逛、散步的意思,“无事之业”就是完全没有任何的互动,这就是“为而不恃,长而不宰”。后面引的《庄子·山木》篇的一段,“若夫乘道德而浮游则不然”,“浮游”还是游荡、散步的意思,如果你有道德的话,就去散步,到无物的虚空中去散步。“无誉无訾,一龙一蛇,与时俱化,而无肯专为”是指你不要变成物,变成物,就会和世界万物同质,不可能不互动。“一上一下,以和为量,浮游乎万物之祖”,“一上一下”就是指在虚空中想要怎么走不受限,“以和为量”的“和”就是刚柔之中,快慢之中,“浮游乎万物之祖”就是到了未始有物之先的状态。而“物物而不物于物”可能有很多种解释,我这里采取的是把物当成物,但是我自己不要变成物,变成另外一种个性,这样别的物就不会施力于我,就“胡可得而累邪”!再下面一段,引自《庄子·田子方》,“至人之于德也,不脩而物不能离焉”,是说物不能间杂掺入他们的德而离析之,这里的解释也是有相关注释依据的。所以说在虚空无物的新世界闲逛漫步的只有自己一人,因而称为“见独”和“独有”,形容为“独与道游于大莫之国”。

57、对哲学的主题亦存在许多看法。一些人认为哲学是对问题本身过程的审查;另外一些人则认为实质上存在着哲学必须去回答的哲学命题。

58、主要是指按照目标、计划和策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能力。合理性也指能够很好地、有效地思考,并且有思考成熟的目标、计划和策略。首先,合理性是与无理性相对的;其次,它是与非理性相对而言的。虫子是无理性的,傻子和疯子则是非理性的。

59、Ⅲ.ἐπιστήμη(知识)的定义:ἀληθὴςδόξαμετὰλόγου(伴随逻各斯的真意见)(章39-43,201e-210b)

60、我也想讲几点整体性的意见,刚才几位都说的很好。谈到基本功,基本功有两个层次,刚詹康老师讲了,首先要把字典意义弄明白,每一家的哲学思想理论都是根据这些有基本定义的词语发展而来的,至于它发展成什么样的思想系统,要看它的义理脉络。比如说“道”和“德”,在字典上有一定的意义,但在儒家、道家、佛家的具体意义如何,是由原典文献来决定的。所以,我觉得要较好地理解中国哲学思想,要做到四点。第一要识字,要懂字本身的意思。第二要了解它在具体文献脉络上的意义,要能看懂这些文献。第二点其实是很难的,比如说“道”,你很容易知道“道”是走路的意思,但“道可道非常道”怎么去理解,你必须要懂老子才能有所体悟。再比如“德”,德者,得也;行道而有得于心谓之德。但是,儒家的“道”、道家的“德”是什么意思,都不一样,你要看文献表现出来的意义。第三个层面,就像苑老师讲的,要懂逻辑、思辨,要了解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西方人讲的哲学问题,中国也讲。比如,刚劳老师讲“逍遥”,逍遥是追求无待。什么是无待?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是不是无待?御风而行是不是无待?你说有,我说无,你说无无,我说无无无,找不到一个最高境界的无。康德的问题在庄子这里都有,这是人类哲学性的根本问题,你要懂得这些。第你要了解每一家思想的主调是什么。这是牟先生讲的,不是我讲的。比如儒道佛,它们都有各自的基本韵律,虽然中国哲学思想的逻辑、概念、系统可能不像西方哲学那么清楚,但你会发现它们都有一个主题。道家的核心是讲无为;儒家讲君子成德之教,讲来讲去都是如此;佛教讲解脱,而且这个解脱是原教意义上的解脱。每家思想都有一个韵律,如果你找不到,就很难进入。这也是基本功,你不能乱谈的。这是我的看法,谢谢!

61、另外,在原因中,亚里士多德也区分了时间上先后的原因、重要性不同的原因,偶然和必然的原因等等。

62、第二个问题是说以“自由”解释“逍遥”,是用义理抹杀了训诂。我这只是从方法上来谈的,如果你要这么解释,也不是不可以,但你必须交代清楚什么是“自由”。如果你说“逍遥”是“自由”,然后把“自由”的意思列出来,我想我们还是可以去讨论,但你只停留在前部分,不去解释自由,只告诉我逍遥是自由,那我根本就无法知道你想说什么,既谈不上反对,也说不上赞成,只能说我听不懂。一个词的用法很多,你必须交代清楚你在什么层面上去使用的,这是你的责任,如果你没履行责任,那我怎么能明白你的意思呢?从这个意思上说,就是用义理抹杀了训诂。

63、两个陈述既不可能都是正确的,也不可能都是错误的。例如,在同一时间和同一地点说“天在下雨”和“天没下雨”。

64、逻辑学的发明者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狭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推理的科学,即研究如何从当前已知条件推理出未知必然结果的科学。广义的逻辑学指:研究思维形式,思维规律和思维的逻辑方法的科学。

65、接受若干种不同的伦理价值体系可以在一个社会中共存,无论它们是否相互矛盾。

66、第58节偶性(συμβεβηκός)意义上的存在

67、第57节  类比(πρὸςἕν)作为存在方式的多重性(范畴)的统一性的存在论意义

68、莱布尼茨用来指一切不变事物的最终组成部分的非物质实体,上帝是唯一一个不是被创造的单子,他作为自我封闭的(“无窗的”)的先定实体创造了所有其他单子。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