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曾国藩家书感悟最深的句子精选87句集锦

曾国藩家书感悟最深的句子精选87句集锦

admin 2023-03-16 11:26 经典句子

曾国藩家书感悟最深的句子

1、修业的目的是什么呢?曾国藩说是卫身,也就是让自己活在这个世界上。那卫身最大的事情是啥呢?就是要吃饭了。不管你是士农工商都得去吃饭,要么劳心要么劳力。无论哪种吃饭的方法,都需要对自己所做的事情给予足够的重视。能不能吃到好饭,这件事自己做不了主。但自己能否将自己的专业精进,这件事情自己可以说了算。(曾国藩家书感悟最深的句子)。

2、而从结交益友这一点,又可发散出曾国藩的许多过人之处。

3、郑板桥,著名书画家。他一生品德高尚,所作的书、画不计其数。他晚年用心写下《郑板桥家书》以示后人,同时也让我受到了启发。

4、是专业上的精进,这是办成事情的基本素质。这个过程就需要耗费我们相当的时间和精力去完成。如果在乎的是些鸡毛蒜皮的事情,小打小闹,专业上无法具备“专家水平”,那基本上是碌碌无为的。

5、对于《曾国藩家书》的博大精深,精妙绝伦的语录,使我受益匪浅。让我懂得了生活学习之道。

6、仔细把玩一下,可能朱熹和曾国藩说的是不同的学习目的。一个是应用之学,需要短时间内高强度学习然后实用的学问。另一个是修身阅历之学,这种学问确实也只能靠每个人的悟性,去思考去探索自己的心智边界,一点一点得积累起来。

7、学生回答预设4:主要讲了傅雷夫妇写给儿子信,和儿子给父母写的信。

8、这样一想,觉得自己的生活只有美好和不够努力了。想成为一个认真做事的人,必须还要具备沉稳,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9、在这个特别的世界读书日,王雷英校长建议孩子们重回传统,走进古今中外让人萦怀的家书,重新感受古人的智慧。王校长说:家书既是深入骨髓的乡愁,也是文化的延续。家书中有款款的情、深深的义、遵遵温情的教诲、更有中华血脉中激励人不断向前的精神力量。天地的孩子用自己的方式开启家书的阅读,汲取其中的温情与力量。

10、我总想做很多事情,最后却是一事无成的感觉。放弃也是一种收获,专而后才会精。道理都明白,却很难做到。只能一点一点去改变。

11、经常会说:“我命由我不由天。”袁了凡居士就是这样的一个人。他自幼丧父,却并不甘于命运,最后也打造出自己的一片天地。

12、重要的是每天都写一点,算是对自己的一种磨砺。下面简单分享读《曾国藩家书》的一点感悟。有人说,中国两千多年出了两个半圣人,一个孔子,一个王阳明,剩下的半个就是曾国藩了。

13、首先承认自己没有智力的资本,不能急于求成。

14、作为一个普通的读书者,更多的是关注《曾国藩家书》那些在平淡中蕴含着真知良言;以及那些关于修身齐家、为学处世、用人交友的感悟。

15、古人讲究为人如君子,古代的君子一生中所求的只不过两件事,一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第二件则是成就一番有利于社会的事业。读书的目的是进德和修业,进德是培养品行,而修业则是提升文学素养。曾国藩认为读书是提高自身修养和增加学问与能力。而现在的我们扪心自问一下,我们是为了提升自己的修养与能力而读书的呢?还是只是被逼无奈不得不完成的任务呢?曾国藩认为功名富贵全仰仗天命,而进德与修业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付出多少心血就能得到多少回报。天命不可测,天命无法控制,可是人是可控的,不可能整日相信天命,而是要一步步脚踏实地的前进。朱自清说:“从此我不在仰脸看青天,不再低头看白水,只谨慎着我双双的脚步,我要一步一步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白水如天命,坐看天命无异于守株待兔。我们还是脚踏实地的走好每一步吧。舍小家为大家,在如今疫情肆虐期间,赵春光有着高尚的品德,他愿意去抗疫一线为国家效力。进德乃为修进“忠、孝、仁、义”,唯有对国家忠,对父母孝,对病人仁的人才会去支援抗疫一线。曾国藩在家书中,虽只是对家弟说的,这其实也是想对大家说的。只有德行高尚,才愿意为国家奉献。从古至今不是都如此吗?古代君子德行高尚,唯有高德才只为国家贡献。如何才能进德只有读书,从书中从知识中增加品德。所以我们要脚踏实地的读书学习。一步一个脚印。

16、从前慢,“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而今,家书仍然有着独特的魅力,它,不仅是家风家训的延续,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让我们慢下来,静下来,拿起纸笔,写一封家书吧。

17、当我看到曾国藩家书中的那句“以烦琐为贵”,顿时感触很多,他希望了解更多家里的事情,不嫌繁琐。

18、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里,家书曾是亲人间传递信息,了解各自情况的唯一工具。黑字落白纸,厚重的文字,凝结着人们最真实的表达,寄托着最深挚的愿望。天地五年级的孩子们在读书月里开启时光之旅,细读一封封润人脾肺、温暖心灵的家书,重温字里行间的精神印记。

19、人低为王、水低成海,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曾国藩以大海般胸襟,广育英才、风云际会,可谓上善若水、从善如流。曾国藩在家信中对子侄们说“男儿不可懦弱无刚,必需要有倔强之气。应在自修处求强,而不可在胜人处求强。”一生徐图自强的曾国藩,从不去与别人争强斗狠。曾国藩建立湘军,严军纪、苦操练,一介书生,率领湘军屡战屡败、屡败屡战,卧薪尝胆、刀口舔血,咬紧钢牙不服输。

20、为了保证学生人身安全,学校的财产得到有效地监控和保护,做到校园安全无死角,在开发区教育体育局领导的支持下,开发区三家子小学分别在校门口、操场,以及教学楼两侧走廊及楼梯等多个地方安装新的高清摄像头,监控辐射整个校园,做到了无死角。为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及安全工作提供了保障。

21、这里,曾国藩谈到了心态的稳定力。情绪的起伏往往会扰乱人的心智不能专注于做事情。稳定心态面对事情,才能成事。如何去做到呢?曾国藩提出了一个方法:持续做一件事情。日日持续重复地读书,让自己保持在一种稳定持续的奋斗节奏中。

22、20xx年我需要养成的几个习惯:1—3月,养成每周看一本书,写一篇300字以上读后感的习惯。4—6月,养成每天早上5点起床的习惯。7—9月,10—12月,待定(如果读者朋友有什么好的习惯,欢迎留言分享,我会认真考虑。)。

23、曾国藩在修身篇的一封家书中写“父亲大人万福金安”喜父亲出京,一路顺畅”“九弟功课有常”“家妇身体亦好,已有梦熊之喜”“母亲大人万福金安”,字句虽是不华丽,但有一种朴实的质感,像是与家人面对面的聊天、说笑。这是曾国藩的真情,是对家人诚挚的牵挂。

24、朱子言:“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漫火温。”予生平工夫,全未用猛火煮过,虽略有见识,乃是从悟境得来。偶用功,亦不过优游玩索已耳。如未沸之汤,遽用漫火温之,将愈煮愈不熟矣。

25、                          吴欣宜

26、公元1825年的一个夜晚,有一个14岁的小男孩正在点灯苦读。此时这户人家的房梁上趴着一个贼,他就打算等这户人家的灯都熄了,趁着黑灯瞎火他好下来偷东西。这主意是没错,这想法也没错,可问题是底下读书这孩子他特别的笨。他在底下背《岳阳楼记》,磕磕巴巴就是背不下来。倒腾来倒腾去,十几遍下来小偷都基本上会背了。这个小偷最后实在忍不住了,“噌”的从房梁上跳下去了,劈手把他手里的书夺过来,往那个桌上一扔:“瞧你个笨样,你说这文章有什么难背的?”小偷一张口,就把《岳阳楼记》背了一遍。说完了袖子一甩满脸激愤地扬长而去,东西也不偷了。很遗憾,我们不知道这个聪明的贼叫什么名字,但是有幸的是,我们知道这个笨小孩他叫什么名字,他当时名字叫曾子城,这个名字大概我们都不熟,但他后来改了个我们都特熟的名字,就是曾国藩。《曾国藩家书》的读书心得个人感触3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重要的历史人物,被称为晚清“第一名臣”,更有甚者推崇其为“千古完人”。他整顿吏治、倡导科学,使腐败的满清王朝又苟延了60年。他的著作和思想同样影响深远。作为中国近代史上地位显赫而又最有争议的一位人物,其所著的《曾国藩家书》行文形式自由,随想而至,挥笔自如,在平淡家常事中蕴含着真知良言。尽管曾国藩著作留传下来的很少,但仅一部家书足以体现他的学识造诣和道德修养,从而赢得了“道德文章,冠冕一代”的称誉。

27、能够做到自我反思,自我批评,并且终其一生,一般的人几乎做不到,而曾国藩做到了,给了后人一个很好的“恒”的概念。

28、《傅雷家书》主要内容是         。

29、教师:书信的字里行间感情真挚,满满都是一个父亲的爱子之心。也能感受傅雷对儿子的尊重,以及傅雷望子成龙的急切心情,那么(文段一)中大家有什么疑问想弄明白?

30、这本书一开始并不是我喜欢看的书,读起来比较生涩,没有白话文那么轻松,但是,静下来慢慢读,又觉得这些文字挺有味道,就像我们恩施人吃辣椒一样,一开始吃觉得辣,越吃越辣,越辣越想吃。

31、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营养,克己复礼,修身养德,谨小慎微,非要做一大儒,生活会收获很多快乐。曾国藩家书读后感2这个板块是我自己的闲言片语,算不得文章,勉强能算得上是笔记,或许称之为日记更合适一点。每天写一点,够字数就发出来,不对自己下太大的硬性指标。

32、经常告诉自己这样一句话:低调做人,高调做事。觉得自己很幸运,找到了一个好的平台,团队成员和谐相处,快乐工作。怀揣自己的梦想,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努力前行。曾国藩家书读书笔记2阅读背景:

33、曾文正公是清朝的第一中兴名臣,也是儒家知识分子的楷模,其传世家书共三百余封,是历代保存完整、流传甚广的至尊宝典。表面上看是聊着家庭琐事,但至始至终贯穿着“格物、致知、诚心、正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条主线。字里行间蕴含着对祖辈,父母,兄弟,妻儿,亲戚的浓浓的挂念的关怀关心之情,每一封家书都洋溢着浓浓的亲情以及立身、处世、为学等方面教育性训诫,后被人奉为至宝的家庭教育读物。 此类作品,在以前也有,如三国时期诸葛亮的《诫子书》,西晋时期杜预的《家戒》,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等,内容都是全面而备详!意在“ 整齐门类,提点子孙”。是儒家知识分子教育子女后代的典范因而得以广泛流传。

34、 我总是说着珍重当下,憧憬未来。可我知道自己并非不思念那个过去的自己,只是因为忘了那股思念所带来的冲击罢了,就像我不是不呼吸,只是忘了自己一直在呼吸而已。

35、卫身莫大于谋食,农工商,劳力以求食者也;士,劳心以求食者也。故或食禄于朝、教授于乡,或为传食之客(名士宦官所养的食客),或为入幕之宾,皆须计其所业足以得食而无愧。科名者,食禄之阶也,亦须计吾所业将来不致尸位素餐,而后得科名而无愧。食之得不得,穷通由天作主;予夺由人作主。业之精不精,则由我作主。然吾未见业果精而终不得食者也。农果力耕,虽有饥馑,必有丰年;商果积货,虽有壅滞,必有通时;士果能精其业,安见其终不得科名哉?即终不得科名,又岂无他途可以求食者哉?然则特患业之不精耳。

36、勤俭自持,重在严于律已。“孙等在京,别无生计,不能备仰事之资寄回,不胜愧悚”,曾国藩常常因为没钱孝敬父母而内疚,因没钱养家而深感揪心,而当时曾国藩刚刚“蒙皇上天恩,得会试分差”,按理说应该有络绎不绝的黄金白银送过来,何至于连家里都无法接济呢?不经商、不收受贿赂,处处严于律己,以至于穷到连回乡省亲的资费都没有的地步。

37、“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通俗易懂的一句话,大概说的是要珍惜,不能浪费的意思。但就是这么简单的道理,仍然有许多人做不到。

38、平凡如我和我的爸爸,也会用一封家书来表达父子之情,更不用说历史上那些留下浓墨重彩的伟人了。他们对孩子的爱,更加深沉,更加感人肺腑。

39、教育之本是提高人的综合素质。中国的教育,从古至今都是应试教育,过去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求功名,有了功名之后便能够做官,此刻人读书的目的是为了考大学、考博士,有了学位后便好去求职,应试教育的负面是:培育出来的人缺乏应对复杂多变社会的潜力,缺乏成就事业所务必具备的其他的相关知识。曾国藩在进京后的不少家书中,都要那几个迷恋科举考试的弟弟从科举中走出来,去读一些于身心学问有益的书。而他却更加身体力行,拜师访友,求学问道。因为有了这个过程,曾国藩才有了一个学问和人格的升华,为他日后的事业打下了厚实的基础。

40、当我们还在为欠缺沟通力和表达力苦恼时,也许书中就有答案。

41、“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历时十年,湘军从建立之初的五千多人、备受正规军歧视,到的拥兵三十万、所向披靡、无人能敌。曾国藩以徐图自强荡平天下,其势如涓涓细流汇成滔滔江水滚滚东流,时时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手捧《曾国藩家书》,如临湘江、如立长江,俯首间一枕清流,生生不息,仰首间你的风骨,薪火相传。《曾国藩家书》的读书心得个人感触5相信我们都听说过曾国藩这个人,因为他在政治、治学、处事方面都堪称为一代大家,因此受到了人们的敬仰,而他并没有留下什么著作,唯一能够让我们学习的便是《曾国藩家书》,收录了他435封书信,从书信中,我们看到了他学识和道德修养,让让我们收获到很多知识,帮助我们更好的成长。

42、看完此段,骤然屏息,冷冷静静又看两遍,再冷冷静静想想自己,感觉后背跟扎了不少各种尺寸的针头似的,一没留神就遭遇了传说中的如芒在刺。

43、母亲对于你没有尽到教育的责任,实在是太遗憾的事。母亲因为坚决地做了反满抗日的斗争,今天已经到了牺牲的前夕了。母亲和你在生前永远没有再见的机会了。希望你,宁儿啊!赶快成人,来安慰你地下的母亲!我最亲爱的孩子啊!母亲不用千言万语来教育你,就用实行来教育你。在你长大后希望不要忘记你的母亲是为国而牺牲的!

44、曾国藩无疑是一个“成功人士”,他踏实,细致的形象早已印刻在我们心中,读《曾国藩家书》,感觉这个曾经“遥不可及的圣人”格外平易近人。

45、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震撼是书中对生命、对理想、对自由的向往和推崇,启发我去找回生命最本真的意义。“当你最富有之时,却是你最贫穷之日。喜欢吹毛求疵的人,哪怕是在天堂也能找到错误。你纵然是贫穷,也要喜欢你的生活。即使是在济贫院的窗台上,你依然拥有喜悦、开心、荣幸的时光。黄昏的霞光照耀在济贫院的窗台上,如同照在富人家窗户上一样耀眼夺目”。这些句子都闪烁着人性的光芒,让你对财富观有更深的理解。曾经有同学跟我谈心时说过“曾经我以为我工作挣钱了会感到比读书时幸福,可如今却丝毫没有感觉出来”。其实,金钱和幸福并不是相等的,因为幸福是一种从心底发出的满足感,金钱虽然能满足你的需要但它不是支撑我们幸福的原因。自以为拥有财富的人,其实是被财富所拥有。

46、曾国藩的修身表此刻:为人表里一致,内心的一切都能够公之于众。有恒心,生活有规律,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在严格修身的同时,为自己树立一个的远大志向。曾国藩充分利用时间,发奋苦读,博览群书,如诸子、兵书、水利等方面实学书籍,以此完善充实自己的知识结构,为做事而储备真才实学。

47、我们这些人,对曾国藩总有一种复杂的感情阻隔。曾国藩给我的最初印象是——一个双手沾满了人民鲜血的刽子手。

48、同样是读儒家圣贤书长大的,一个成为曾国藩,一个成为洪秀全。

49、看到一位援鄂医务人员寄给家人的家书,会自然想到《曾国藩家书》,里面也是收录了曾国藩寄给家人的家书。从古到今,有真情的人们原来都一样啊——将想说的话写进信中,来表达对收信人的挚爱与挂念。

50、曾国藩说,"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

51、曾国藩,曾子的七十代孙子,中国近代的政治家、文学家,湘军的创始人。曾国藩不管是做人还是做事都做到了极致,他严于律己,做官不自傲,以文官入士,却获封了武官的最高荣誉——一等毅勇侯。

52、《曾国藩家书》处处洋溢的浓浓亲情和友情,正是迷茫的现代人正在丢失的和渴望得到的东西。当每个人的内心都充满的浓浓的亲情和友情时,也许这个社会才不会那么浮躁和狂热,也许每个人的心儿才会多几分宁静和安逸。

53、 都说文正公是清代理学大儒,但是家书中却并非句句都是大道理,在教导自己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包括写给父亲的信中,记载的是曾文正公苦闷纠结的一生,毫无隐晦,如实记录,而这些苦闷和纠结大多也是我们人生中会遇到的,而书中的文正公的心路历程,给人的不是别的,正是克服苦闷纠结的力量。我在书中感受到最深的是文正公身上的儒学思想,是修身齐家的中华智慧

54、人生是条长路,每个人都会经历起起落落,时刻保持勤奋、谦卑,幸福自会来敲门。

55、读一本好书,如择一良师、如交一益友。曾国藩有一封写给弟弟曾国荃的信中说:“富贵功名,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正受用。”曾国藩知人善用,且用人不求全责备,容人之短、用人之长,他提拔重用了一大批优秀能人,彭玉麟、杨岳斌、郭松焘、沈葆桢、李鸿章、容闳…都是当时政治、军事、科技方面的中坚,他的幕府中人才荟萃,甚至超过翰林院,在他的字典里没有“嫉能妒贤”,只有“见贤思齐”。

56、当细细品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曾国藩家书读后感,欢迎大家分享。曾国藩家书读后感1一直以来,想认认真真读一本书,可惜事务繁杂,定不下心来。一日,偶然看到《曾国藩家书》,翻之,字行间话虽短,然语言精练,读之令人深思。

57、当下,病毒倾城,严重扰乱华夏龙心。然而,一批批有志之士先后涌现出来,他们同当年的曾国藩一样,在风雨飘摇的时代,挑起时代的大梁,不断前进。他们毅然辞别家人,内心坚强;他们汗水浸透了防护服,继续前行;他们报国有志,心怀天下……他们许下“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豪言,他们写下“精忠报国”的壮语。正如曾国藩当年为天下独自拼搏官场,虽已被尊为“圣贤”,仍刻苦修身,凭己之力,力挽狂澜,使大清在历史云图上多存活了几十年。这正应了一句“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58、《颜氏家训》是颜之推留给后世子孙的精神财富,享有“古今家训,以此为祖”的美誉。

59、曾国藩留下了大量的文字作品记录自己的一生所得,并流传至今。使世人可以通过钻研作品去学习、效仿。

60、曾国藩的家庭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他写给儿子纪泽、纪鸿以及诸弟的家书中。曾国藩的家书,共有330多封,是历史上家书保存下来最多的一个。全书分为治家类、修身类、劝学类、理财类、济急类、交友类、用人类、行军类、旅行类、杂务类,共10大类。曾氏家族,向来治家极严,也很有章法。曾国藩受家风熏陶,对子弟也要求极严,并谆谆加以教诲。他的家庭教育指导思想中,有许多可取之处。诸如在教子弟读书、做学问、勤劳、俭朴、自立、有恒、修身、作官等方面,都继承和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61、    将于2018年2月3日至7日如期开班。届时,终生国学传播者康华兰老师将携手众多名师于首都北京亲身教诲:用古礼教学,以传统国学经典解读孝悌之道,使少年儿童自幼便懂得感恩父母,团结亲友,回报社会,从而逐渐成长为仁义敦厚的事业继承人。

62、钟南山、李兰娟院士的挺身而出,让我们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阳光仿佛洒在了每一个人身上。我们这才认识到,谁才是我们真正应该追捧的大明星。

63、曾国藩自1842年十月初一日立志写日记,并誓言“终身不间断。”其后无论是悠闲的翰林院、无论炮火硝烟的前线阵营、无论公务缠身的总督府,直至其生前的最后几天已拿不动笔了,曾国藩从未一天间断过日记,他的日记并未流水账,而是写自己的“日间过恶:身过、心过、口过”,每天反省自己过失。其意志,硬似钢铁;其修身,志如坚冰。

64、曾国藩,一个在人们心中如圣人一般的人,晚清四大名臣之他在官场上的清廉自律;在战场上舍生忘死……那么在对待家人亲友时又是怎么样呢?

65、要论当今国内发行量最大的书籍,当数《曾国藩家书》,书店、超市、车站、机场甚至地摊,只要有书的地方都能见到《曾国藩家书》,各种版本,反复印刷,无需广告宣传、不要签名售书。《曾国藩家书》收集曾国藩写给家人的家信共780多封,如果说读唐浩明的《曾国藩》让人热血沸腾,那么读《曾国藩家书》让人肃然起敬,文章没有瑰丽的词语、没有雄奇的章句,却字字珠玑,闪耀着人格的光辉,关于修身、关于齐家、关于治学、关于为人处世……家书中,曾国藩对兄弟子侄反复强调戒骄戒惰、克勤克俭,“知之非艰、行之惟难。”最重要的是他身体力行,率先垂范。

66、对于一个想办成事情的人,真正应该关注的是什么呢?

67、回到《家书》,最初还有些误解,以为这是一本讲述曾家家规的书,因此,推测全书应该类似于《三字经》或《弟子规》多是一些劝诫的话语。拿到书稍作翻阅后,才发现《家书》其实是曾国藩与家人的书信往来。其实,单说“家书”一词,是知道含义的,可加了曾国藩三字,却忽略了他原本的含义了,之前的误解是我先入为主罢了。

68、教师导入:在课前我们做了一个问卷调查,结果显示21人喜爱读《傅雷家书》,有14人不喜爱读《傅雷家书》,不喜欢的原因是字太多、内容枯燥、读不懂、太繁琐等等。真如同学们所认为的那样吗?希望通过今天的学习能够对《傅雷家书》有一些新的认识。

69、郑板桥是历史上有名的贤吏。他虽在外为官,俗务缠身,但却依然没有忘记故乡的家人,时常与他们书信来往。

70、在其家书中,我们看到了曾国藩对长辈的尊敬。凡有什么都会先跟长辈商量或告诉长辈一声,而不是自作主张,不理会他人的感受,只求自己舒服。遇事就应该有商有量,这样才有助于事情更好的解决。曾国藩的父亲曾在书中对其弟说过,“境遇难得,光阴不再”。是啊,时间很快就会过去,人的一辈子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能够成为一家人是极其不易的,能够成为和睦家庭中的一员,有人关心,有人呵护就更加不易了,因此,我们应该学会珍惜,懂得珍惜,不要等到失去了才发现原来自己一直苦苦追求的东西,一直在我们眼前,只是我们一直以为是理所当然,不懂珍惜,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

71、“尚拙”是一种精神,曾国藩一生“尚拙”,集“三不朽”于一身,出将入相国士无双,为后世树立了永生和不朽的人格楷模。

72、当事业按下暂停键,我靠副业赚钱,完成又一次逆袭

73、 我们的团结、坚强、勇敢、祝福、信念会汇聚成一股力量。

74、你可以想象,当我看到这封家书的时候,我是有多么的惊喜啊!

75、曾国藩是最好的儿子,能使父母宽心;是最好的哥哥,教导和照顾弟妹,体贴入微;曾国藩更是仁慈的父亲,是儿女的好榜样。他的家书讲述人生理想和道德修养。他每日记日记,将一念之差、一事之失,都记于当天的日记里,对自己的错失,毫不留情,并且还和好友互相传看,以到达监督的作用。在骨肉亲情日渐淡漠、邻里亲戚形同陌路的现代社会里,确实有警醒世人的作用,值得每个人一读。古语云:盛但是三代。而曾国藩家族却代代有英才,出现了像曾纪泽、曾广均、曾约农、曾宝荪、曾宪植等一批著名的外交家、诗人、教育家和科学家。

76、当时,湖南最著名书院是岳麓书院和城南书院。其中岳麓书院最好,城南书院次之,曾国藩曾在岳麓书院求学。城南书院即著名的湖南一师的前身,现在,升格为湖南第一师范大学。兄弟俩分别在湖南最著名的两所书院求学,也是曾氏家族的荣耀。

77、此外曾国藩谈到了读书的方法。先专注于一本书,把一本书读懂读透了,再去研究下本书。不能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以为自己无所不能可以同时读多本书,这样的后果是什么都得不到。

78、她还告诉傅聪,即使身心俱疲,父亲还在为他抄写《希腊的雕塑》。他知道你对希腊雕塑的向往,他就不厌其烦地满足你,这点你应该理解到。爸爸虽然腰酸背痛,眼花流泪,但是为了你,他什么都不顾了。

79、我们常说,付出越多,收获越大。只要你愿意付出,就会有奇迹发生。古往今来,多少天生残缺的人通过自身的努力,而成为名躁一时的大人物,多少人用自己的辛苦付出获得了耀眼的成就。事实证明,人力远远胜过天命,只要你不堪命运,发奋图强,就能改变你的命运。

80、在为人处世方面,曾国藩秉承着“拙诚”和“坚韧”两个词,俗话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我们为人要做到诚信踏实,而不是投机取巧,而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更是要拥有强大的意志力,挑战自我,磨练自己的意志。

81、曾国藩着实是个伟大的人,不仅做出过足以影响历史的贡献,更难得德行贵重,值得世人钦佩、效仿。

82、在持家教子方面,曾国藩用“勤俭谦”三字来教导子女,这三个字看起来简短,但要落实和真正做好却非常困难。勤奋是一种优秀的品质,不论你的天赋如何,都可以帮助你提升自己的学识和能力;简朴是一种美德,很多人辛苦创业之后,子女们却不懂得其中的艰辛,往往成为了败家子;谦虚是一种可以提升自己修养的品德,我们不管什么时候都要保持谦虚的作风,这样也会得到他人真正的尊重。

83、从前的往事再多,到今天为止就全部无关了。以后的事情,不管发生什么,从今天开始就当重头来过。

84、第在治家方面。有三致祥,孝致祥,勤致祥,恕致祥。有持家八字决:早宝考扫书蔬鱼猪。还讲,人生并不是总以功名为第孝劳亦可也。教育子弟间和睦时讲,“未闻有兄弟不和而家业兴旺者,未闻有兄弟和而家业不兴者”总之,治家第一要孝,第二要兄弟和睦。

85、曾国藩一切成就的起源,我认为都要归功于“益友”,正如他自己所说,“师友夹持,虽懦夫亦有志”,众多益友无异于他成年后自我成长的“开蒙导师”,他在“修身”路上所付出的终生努力,也少不得是因为这一干朋友的相互激励与督促。他学习、效仿朋友们的长处,同他们交流学术、为人、为官的观点,既开拓眼界、增长学识,也在朋友们的督促和帮助下不断完善自己。我想,他的所思、所想、所行也是在交流沟通中得到了充分展示并赢得了朋友们的认可和赞许,而这也应该是他事业的铺垫吧。也是我们如今所说的“人脉”、“圈子”效应了。《唐明浩点评曾国藩日记》中就有提及,曾虽然夜不出门,但他规定自己白天要去主动去拜访友人,以去自己“倨傲”的毛病。(所以打卡机这种东西是谁发明的?人家古人虽然车马不便,但上班时间也可以去串门学习多爽。)

86、看似一个个小小的道理,简单,但想保持,也很不易。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