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对荀子的评价精选52句集锦

对荀子的评价精选52句集锦

admin 2023-03-26 02:17 经典句子

对荀子的评价

1、  前面我们说到,最近三十年荀子的学术思想受到了冷落。其实,这也不只是最近这三十年的事情,两千年来荀子的学术思想差不多一直受冷落。汉代重经学,轻子学。唐代韩愈说荀子“大醇而小疵”。 宋代《孟子》升格为经,《荀子》一书倍受冷落。所以在以往的两千年的学术思想史中,荀子的地位一直不很高。我认为,我们要重新给他一个历史评价和定位。

2、关键词:治人;治法;从道不从君;礼体法用;圣君贤相;罢侯置守(对荀子的评价)。

3、礼起于何也?曰:人,生而有欲,欲而不得,则不能无求。求而无度量分界,则不能不争;争则乱,乱则穷。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以养人之欲,给人之求,使欲必不穷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荀子·礼论》)

4、这个自然规律的天,根本不在乎你是尧(代表善和德政)还是“桀”(代表恶和暴政)。尧与桀的差别,善人与恶人的差别,与道德善恶毫无关系,与上天惩恶扬善毫无关系。人的成败得失,与上天干预没有关系,只与人认识和运用自然规律的智力好坏有关系。

5、本课主要讲清楚这个“精神原罪”。为什么一开篇就用“精神原罪”这样的概念来给荀子贴标签?我下面会慢慢解释。

6、第三点,《圣经》虽然认为人性恶,但也认为人是按上帝形象所造,人生命中有上帝的灵性,人的灵魂可以因为信仰通往上帝,从而可以控制人性之恶的漫延。(对荀子的评价)。

7、天子三公,诸候一相,大夫擅官,士保职,莫不法度而公;是所以班治之也。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皆使人载其事,而各得其所宜,上贤使之为三公,次贤使之为诸侯,下贤使之为士大夫:是所以显设之也。(《君道》)

8、第明分使群。在荀子看来,人类社会之所以绵延而强大,就是因为人类社会是一个以礼组织起来的群体,君主就是善于治理这个群体的人:

9、如果我们根据荀子和他的作品对后世中国思想家的影响来衡量的话,这些宣扬荀子作品重要性的主张有很强的依据。与我们掌握的关于早期中国哲学家的有限传记信息相比,我们有记载着荀子的政治和哲学生涯发展的历史性资源。(3)荀子出生于大约公元前310年的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公元前221年)的赵国。(4)对于荀子的家庭和童年,我们知之甚少,但通过他的作品,荀子向我们揭示了他曾受过上层社会艺术的全面教育——捕猎、箭术、战事、读书和写作、农业活动等——以及古典文学的教育。鉴于只有富有的家庭才能接受这种教育,我们可以稳妥地推测荀子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此外,我们还知道荀子的社会生活开始得很早。为了拓宽自己的研究范围,他15岁就离开自己赵国的家到了齐国。他在齐国学习,后来在稷下学宫任教。稷下学宫是中国早期重要的思想文化中心,吸引了全国学者来此学习,在稷下学宫,作为一个领先的思想家和老师,他的名声享誉齐国内外。他三次被指派为稷下学宫的首席祭神者——参与这个光荣高级的官方仪式,这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切证明了他在当时的知识分子中的杰出地位。荀子与学宫的关系反映了他一段时期内在哲学团体的活跃参与度与领导能力。在这段时间里哲学的讨论和国家的管理工作被认为是必要且互补的。这种知识环境使他能够在当时最杰出的哲学家门下学习并通过讨论和辩论影响到了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且指导了许多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但除了作为一个学者和老师的认可外,荀子在齐国没有担任任何政府职位。直到离开齐国来到楚国以后他才被授予一个政治职位。显然由于政治原因被撤去职位的荀子退休并活着看到了秦统一中国,统一的进程很大程度上是通过他的学生李斯的工作来完成的。在荀子的职业生涯里,他写了很多关于当时紧迫话题的文章。在他看来,有很多的问题需要解决周朝的权利和道德权威正在下降,不同国家的统治者为了政治霸权互相竞争。成为那些当权国家的主要特征的不是和谐与仁慈,而是混乱与阴谋。大多数的百姓和他们的统治者都不再遵守周王的礼仪规定。由于道德教养缺乏适当的引导,人们被虚伪的具有误导性的哲学引向毁灭。荀子提出了这些问题并描述了解决措施。他认为这些措施能让个人和国家都和谐地遵从适当的生活方式,或者叫“道”。

10、分均则不偏,埶齐则不众齐则不使。有天有地而上下有差,明王始立而处国有制。夫两贵之不能相事,两贱之不能相使,是天数也。埶位齐而欲恶同,物不能澹则必争;争则必乱,乱则穷矣。先王恶其乱也,故制礼义以分之,使有贫富贵贱之等,足以相兼临者,是养天下之本也。《书》曰:“维齐非齐。”此之谓也。(《荀子·王制》)

11、像他的同辈人亚里士多德一样,荀子写了各种各样的主题的作品,并把它们纳入更加庞大且统一的哲学系统。他持续性的哲学辩论是对竞争哲学地位的挑战的反应,也是为了解释自己对儒家礼仪教化的倡导并为之而辩护。我们可以看到荀子的观点对同辈人有着深远的影响,这种影响一直持续到他死后的很长时间。例如:在之后的汉朝,伟大的历史学家司马迁肯定了荀子的重要性,并把他和其他过去领先的哲学人物一起列入他的历史性传记《史记》之中。

12、我认为,研究荀子,可以有两个方向:一个是经学史的方向,一个是哲学史的方向。以前中国没有哲学史,都是从经学、文化上看待荀子。刚才陈来教授谈了近年国内外关于荀子学术研究的动态,他提出的一个问题很重要:荀子对待文化传承的态度,及其政治儒学的立场。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1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劝学》

14、平等合作:超越那种由圣王来领袖大家走幸福之路的错误假想,人类历史上被推上“圣王”地位的那些人,历史证明都因为压制了众人的独立自主而毁灭了众人的创造力、人格尊严和生命活力。幸福在独立自主的人格和平等合作的精神中。

15、礼者,人道之极也。然而不法礼,不足礼,谓之无方之民;法礼足礼,谓之有方之士。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礼之中焉能勿易,谓之能固。(《荀子·礼论》)

16、学者该怎么办?“学者以圣王为师”(《荀子·正论》),学习圣王好榜样。天下人该怎么办?“天下以圣王为乐”(《荀子·政体》),天下人感恩圣王带来的幸福。

17、齐国稷下学宫是当时中国最大的官办学院,集中了当时各国各派著名学者。儒家孟子曾是稷下学宫成员。荀子能担任稷下学宫祭酒,说明他学术威望很高。后来荀子在齐国受到排挤,离开齐国去了楚国,当了楚国兰陵县令,在兰陵去世。

18、  最近我觉得,我们还是要给“天”加上一点“敬畏”的内涵。古人非常聪明,“神道设教”,“神道”是为了“教化”而 设置的,我觉得这是一个智慧。从西周以来,天、天命一直具有神学的意义,到孔子之时“天”和“天命”也一直具有神学的意义。到了荀子之时,就排除了“天” 和“天命”的神学意义。我们中国哲学史不能少了这个东西,不能没有对“天”的神学意义的反面的质疑,没有了它,就没有了真理出现。但是,“真”和“善”之 间的关系,真理和价值之间的关系,到底怎么处理?这是哲学家应该好好考虑的事,我想这个意义也很大。

19、《荀子》是战国时期大儒荀况所撰写的重要哲学著作,今存三十二篇,全书以儒家崇礼、正名之说为本,力主性恶说,对秦汉以后的哲学思想及政治实践产生过深远影响,是今人学习、研究儒家思想的必读之书。

20、第一个原则,不与无敬畏心的人合作。我们会明白,当一个人不敬畏天命,只相信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后面没有更深层的正义的法庭,意味着他内心绝无敬畏,意味着他不可能慎独,意味着他做事可能会是无底线的,意味着这样的人本质上是不可靠的,别与内心无敬畏的人合作。

21、《荀子》是战国后期儒家学派重要的著作,荀子在吸收法家学说的同时,又结合其他各家思想积极的一面和特点,进一步地发展了儒家的思想。他在人性论,天人论,道德观,政治观,教育观等各方面,在儒家学派中独树一帜,别具特色。

22、我之所以没有按传统习惯把荀子称为儒家思想家,并不是因为荀子的学生韩非和李斯都是重要法家人物,而是从学术思想上看,我认为荀子的核心思想与孔子完全对立。

23、在哲学方面,荀子批判地总结各种唯心主义特别是孟子的唯心主义思想,继承和发扬以往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明确提出了“明于天人之分”的唯物主义自然观,并进一步阐发了“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

24、第隆礼重法思想。由荀子的性恶论与心论必至于隆礼重法。荀子因秉持性恶论,他不可能认为礼之生乃基于人性,恰恰相反,礼是要矫正人性的,礼完全是圣人之伪,即外在制作的。

25、大臣父兄,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去,谓之谏;有能进言于君,用则可,不用则死,谓之争;有能比知同力,率群臣百吏而相与强君挢君,君虽不安,不能不听,遂以解国之大患,除国之大害,成于尊君安国,谓之辅;有能抗君之命,窃君之重,反君之事,以安国之危,除君之辱,功伐足以成国之大利谓之拂。故谏争辅拂之人,社稷之臣也。国君之宝也。(《臣道》)

26、在中国传统的语境中,上天是造物主,是主宰者。从荀子的“非天命论”、“人性恶论”和“圣王主宰论”的这“三论”的组合看,荀子毫无疑问是上天的叛逆者,是逆天而行的原罪思想的播种者,是否定上天权威和要把圣王塑造为人间之神的叛逆者。荀子种下的这种逆天原罪的精神种子,现在还在我们中国精神深处生根发芽。

27、荀子对儒学经典的传授居功甚伟。汉代儒学,不仅“礼学”出自荀学,“诗经学”乃至于“春秋学”都与荀学有关。

28、可能有人会说,强调人性本恶,《圣经》早于荀子,但为什么《圣经》并没有倡导要依赖圣王的强权来创造美好秩序呢?原因如下:《圣经》的人性恶观念,与荀子的人性恶观念有三点重要差异。

29、除了与这两个学生的关系带来的不良影响外,荀子有着不断增长的哲学影响力,名声享誉汉朝内外。然而,到公元9世纪早期,他的公众地位开始衰落。韩愈,8世纪到9世纪初的一位杰出的学者和文人,在一篇题目为《读荀》(8)的短文里提出荀子的观点没有孟子的主张完美。根据荀子的说辞,荀子的作品大多都有小瑕疵,而孟子的哲学才是“醇乎醇者也”。(9)到11世纪,由于一系列复杂的原因,人们对哲学研究的兴趣开始远离荀子转向孟子。主要因为荀子被认为反对孟子对儒家哲学的解释,宋代的新儒学将荀子的作品从儒学纪事中删除。因此被纳入正统儒学标准的是孟子的学说而不是荀子。荀子的“性本恶”主张与孟子的“性本善”主张截然相反。尽管没有公众的承认,荀子的其他大多数哲学都在实践中持续了下来。由于儒家传统的孟学倾向,从宋朝开始,学者很少花时间和精力研究荀子的哲学

30、摘要:萧公权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大家,其对荀子政治思想的评价有着广泛影响。他认为荀子治人与治法兼综的品质“尚不如孔孟专重君德,或可补封建之阙,申商倚任治法,或可防专制之弊”。我们认为萧氏这一说法很值得商榷。荀子对君德之重视丝毫不逊于孔孟,怎么会不如孔孟专重君德补封建之阙呢?而萧氏所臆想的申商“倚任治法,或防专制之弊”是个假命题。因为由倡导君权绝对至上的申商去防专制之弊无疑让盗贼掌公库。本文认为荀子“有治人无治法”的主张是孔子“为政以德”的德治主义理论的具体化和客观化,其“礼体法用”施治方式是孔子“为国以礼”“宽猛相济”施政方略的承续与发展。自康、谭以来,不少学者关注荀学的“尊君”之说与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的联系,不过尊君不仅仅是荀子,先秦诸子大多尊君,何况荀子“封土置侯”的政治架构与秦汉以来“罢侯置守”的政治架构不同,而荀子“从道不从君”又与自秦汉以来的曲学阿世之儒的尊君主张绝异。至于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那是华夏民族的共同责任,或功或罪不应由荀子一人或荀学一家之言承担。

31、大家都知道,荀子提出过“法先王”“法后王”的问题。“文化大革命”的时候,大家把“法先王”和“法后王”对立起来,认为荀子是“法后王”,其他人是“法先王”。“法先王”是复古的、倒退的、反动的。实际上,荀子是既“法先王”,也“法后王”。“法先王”就是讲“文化传承”,就是继承尧舜以来的文化传统,他讲过:“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他也曾批评惠施等人“不法先王,不是礼义”。“法后王”就是立足于当时政治,讲“政治儒学”。我们从中国现代社会考虑,这也是可以理解的:我们现在重视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就等于是“法先王”。但这不意味要把现代社会倒退到古代,这只是文化上的传承。若从政治上讲,那还要以现代的社会政治制度为主,在这个意义上就是“法后王”。荀子那个时代的政治文化背景是什么?是孟子一派过于强调“法先王”,“言必称尧舜”,什么事都按尧舜的方法办。荀子对孟子一派有所修正,“隆礼义而杀诗书”,“杀”是减少、降等的意思,就是要把《诗》《书》地位往下降,把“礼义”的地位往上抬,把当世的事情放在首位,我认为这是当时儒学策略的一个调整。

32、荀子认为,圣王不是一般的庸人,圣王是善的超人。圣王上通天,下通地,知道天地规律,了解人性之恶,控制人性恶而成就善之秩序。天地生出万民,圣王成就万民。

33、道者,何也?曰:君道也。君者,何也?曰:能群也。能群也者,何也?曰:善生养人者也,善班治人者也,善显设人者也,善藩饰人者也。(《荀子·君道》)

34、老子说:“故天之道,利而不害。”(《道德经》八十一章)上天之道有益于万物生命,不伤害万物生命。上天有好生之德,天道乃好生之道。

35、荀子说:“圣人也者,道之管也。”(《儒效》)

36、荀子之学,两千多年不得善解,比较客观一点的如韩愈,认为“孟氏,醇乎醇者也。荀与扬,大醇而小疵”,但韩愈又说:“考其辞时若不粹,要其归与孔子异者鲜矣,抑犹在轲、雄之间乎!”(《读〈荀子〉》)韩氏之说,首开以孟学标准论荀学是非长短之先河,但持论还算平实。随着孟学地位的提升,荀子及荀学的地位每况愈下,尊孟贬荀作为学术界的主流声音几乎淹没了一切对荀子及荀学的中道声响。然而吊诡的是,荀子虽然没有获得两千年专制政体赐予的荣光,但却要承受两千年专制政体所造成的罪过。谭嗣同直斥荀学为“乡愿”,不无愤激地说:“两千年来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来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惟大盗利用乡愿,惟乡愿工媚大盗”。(《仁学·二十九》)在谭嗣同的笔下,两千多年的专制历史是荀学与秦政相互勾联的历史。萧公权先生承接这一否定荀子的政治文化传统,进而申述之。“及至秦汉以后,曲学之儒,窃取荀子尊君之义,赋以治人之说,阿君之好,极尽推崇。流风所播,遂之昏庸淫暴之主,不仅操九有之大权,亦得被重华之美号。以实乱名,贻害匪浅。”荀子果真要为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担责吗?

37、荀子具有学术批判精神,具备兼容并包的意识,体现了战国百家争鸣走向学术交融历史趋势。

38、荀子的社会道德观,主张积极有为与正义原则。他崇尚礼义,注重法治,强调后天的自我教育,自我制约,自我完善,以达到有着高尚的品质和道德的修养。既能独善其身,又能兼济天下。

39、周朝继承商朝对至上神的称呼,也称神性之天为上帝,或者混合名称为皇天上帝、昊天上帝等。我在《上帝在中国源流考》一书中,专门总结分析了中国先秦的上帝、上天信仰。

40、《中庸》中说:“天命之谓性。”人性中有神圣天命。

41、估价RMB:1,200,000-1,500,000

42、其在社会层面,礼是经济富足分配合理的基本依据。

43、荀子,本名荀卿,名况,战国后期赵国人。汉时避汉宣帝刘询之讳,改称孙卿。关于荀子的生卒年,学界一直存在争论,根据多方面的综合研究推测,荀子出生在公元前325年左右,至公元前235年左右去世,享年九十岁,这种可能性极大。荀子尝游学于齐之稷下学宫,至齐襄王时“最为老师”,曾三为祭酒。惜乎齐襄王不能用,且见逐。遂居楚,春申君以为兰陵令,春申君死而见废。于是,著书立说,遂有《荀子》一书32篇。两千多年以来,《荀子》一直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典籍之不断有学者阅读与研究。

44、  在世人眼中,荀子的思想相对于孔子的思想而言,可能要更实用一些,孔子的思想比较理想化,但二者各有所长,这些思想不仅在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乃至影响至今。

45、荀卿,是赵国人。五十岁的时候才到齐国来游说讲学。 邹衍的学说曲折夸大而多空洞的论辩;邹奭的文章完备周密但难以实行;淳于髡,若与他相处日久,时常学到一些精辟的言论。 所以齐国人称颂他们说:“高谈阔论的是邹衍,精雕细刻的是邹奭,智多善辩,议论不绝的是淳于髡。”田骈等人都已在齐襄王时死去,此时荀卿是年最长,资历深的宗师。

46、礼乃起源于人因欲望而来的纷争,先王必须以礼加以限制而归于治。尽管荀子也讲“礼者,养也”(《荀子·礼论》)。但其所谓“养”非内在的扩充而养性之“养”。荀子把礼义之养情、养安而与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之养威同理看待,说明其养是外在的,即寝兕、持虎、蛟韅、丝末、弥龙使人显得很有威严。同样,礼义外在地使人显得有情谊,安而不乱。如果人人基于礼义而不是性情,那么,人人安居而社会和谐。

47、大家如果有这样的反应,从现实中看是中学马克思政治课塑造的,从中国本土思想史上看是对荀子思想的继承。

48、用国者,义立而王,信立而霸,权谋立而亡。三者明主之所谨择也,仁人之所务白也。絜国以呼礼义,而无以害之。行一不义,杀一无罪,而得天下,仁者不为也……如是,则夫名声之部发于天地之间也,岂不如日月雷霆然矣哉!故曰:以国齐义,一日而白,汤武是也。汤以亳,武王以鄗,皆百里之地也,天下为诸侯为臣,通达之属,莫不从服,无它故焉,以义济矣。是所谓义立而王也。(《王霸》)

49、本文节选自岳麓书社“古典名著全本注译文库”《荀子》前言,作者张晚林。

50、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劝学》

51、天地以合,日月以明,四时以序,星辰以行,江河以流。万物以昌。好恶以节,喜怒以当,以为下则顺,以为上则明,万变不乱,贰之则丧也。礼岂不至矣哉!立隆以为极,而天下莫之能损益也。本末相顺,终始相应,至文以有别,至察以有说。天下从之者治,不从者乱。从之者安,不从者危,从之者存,不从者亡。(《礼论》)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