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累的句子 > 经典句子 >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名言精选75句集锦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名言精选75句集锦

admin 2023-03-20 02:05 经典句子

卡夫卡饥饿艺术家名言

1、  (75):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卡夫卡《变形记》(卡夫卡饥饿艺术家名言)。

2、你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儿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同时,用另一只手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

3、文明世界大部分建立在一系列训练活动的基础上。这是文化的目的。按达尔文主义的观点,人类的形成似乎是猴子的原罪,而一个生物是不可能完全摆脱构成他的生存基础的东西的。

4、从前自行举办这类名堂的大型表演收入是相当可观的,今天则完全不可能了。那是另一种时代。当时,饥饿艺术家风靡全城;饥饿表演一天接着一天,人们的热情与日俱增;每人每天至少要观看一次;表演期临近届满时,有些买了长期票的人,成天守望在小小的铁栅笼子前;就是夜间也有人来观看,在火把照耀下,别有情趣;天气晴朗的时候,就把笼子搬到露天场地,这样做主要是让孩子们来看看饥饿艺术家,他们对此有特殊兴趣;至于成年人来看他,不过是取个乐,赶个时髦而已;可孩子们一见到饥饿艺术家,就惊讶得目瞪口呆,为了安全起见,他们互相手牵着手,惊奇地看着这位身穿黑色紧身衣、脸色异常苍白、全身瘦骨嶙峋的饥饿艺术家。

5、唉,他也累了,本该坐在干草上好好歇一会儿,可现在他得立起他那又高又细的身躯去吃饭。他一想到吃就感到恶心,只是想到女士在自己旁边才把要说的话咽了下去,他抬头看了看表面上和蔼其实残忍的两位女士的眼睛,摇了摇耷在他无力的脖子上那过于沉重的脑袋。

6、  (90):不要嘲笑我,弗丽达小姐--你还有比你过去所征服的更多东西在等着你去征服呢。但是一个人在世界上碰到的阻力是巨大的,他所追求的目标越高,遇到的阻力就越大,因此要接受一个同样也在奋斗拼搏的人的帮助,绝不是一种耻辱,尽管他是一个无足轻重的小人物。--卡夫卡《城堡》

7、是的,人太可怜了。因为他在不断增加的群众中一分钟一分钟地越来越孤独。

8、育儿读书两不误,后来,自己也逐渐成长为育儿能手了。

9、  (36):待在原地不要动,大千世界会主动向你走来。--卡夫卡

10、你可以避开这个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

11、马戏团很庞大,它有无数的人、动物、器械,它们经常需要淘汰和补充。不论什么人才,马戏团随时都需要,连饥饿表演者也要,当然所提条件必须适当,不能太苛求。而像这位被聘用的饥饿艺术家则属于一种特殊情况,他的受聘,不仅仅在于他这个人的本身,还在于他那当年的鼎鼎大名。这项艺术的特点是表演者的技艺并不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减色。根据这一特点,人家就不能说:一个不再站在他的技艺顶峰的老朽的艺术家想躲避到一个马戏团的安静闲适的岗位上去。相反,饥饿艺术家信誓旦旦地保证,他的饥饿本领并不减当年,这是绝对可信的。他甚至断言,只要准许他独行其是(人们马上答应了他的这一要求),他要真正做到让世界为之震惊,其程度非往日所能比拟。饥饿艺术家一激动,竟忘掉了时代气氛,他的这番言辞显然不合时宜,在行的人听了只好一笑置之。

12、经理双手卡住饥饿艺术家的细腰,有些过分小心翼翼,他的动作神情使人联想到,他手中不是一个活人,而是一件极易破碎的物品。这时经理或许暗中轻轻碰了一下饥饿艺术家,以致于他的双脚和上身左右摇摆不停。紧接着经理把他交给了两位脸色早已吓得苍白的女士,饥饿艺术家任其摆布,他脑袋聋拉在胸前,好像它是不听使唤地滚到那里,然后又莫名其妙地一动不动。他的身体已经掏空,双腿出于自卫本能紧紧和膝盖贴在一起,双脚却擦着地面,似乎那不是真正的地面,它们好像正在寻找真正的可以着落的地方。他全部的、其实已经很轻的身体重量倾斜在其中一个女士身上。她喘着粗气,左顾右盼,寻求援助,她真没想到,这件光荣的差事竟会是这样,她先是尽量伸长脖子,这样自己的花容月貌起码可以免遭"灾难",可是她却没有办到。而她的那位幸运些的伙伴只是颤颤悠悠,高高地扯着饥饿艺术家的手——其实只是一把骨头——往前走,一点忙也不帮,气得这位倒楣姑娘在大庭广众的起哄声中哇地一声大哭起来,早已侍候在一旁的仆人不得不把她替换下来。随后开始吃饭,经理先给处于昏厥状态、半醒半睡的饥饿艺术家喂了几勺汤水,顺便说了几句逗乐的话,以便分散众人观察饥饿艺术家身体状况的注意力。接着,他提议为观众干杯,据说此举是由饥饿艺术家给经理耳语出的点子,乐队憋足了劲演奏。随后大家各自散去,没有人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不感到满意,只有一个人例外,那就是饥饿艺术家自己,他总是不满。 

13、“你还一直不吃东西?”看管人问道,“你究竟什么时候才算完呢?”“诸位,请多多原谅。”饥饿艺术家有气无力地低声细语,只有看管人才能听清他说的话,因为他把耳朵贴在栅栏上,“当然,当然。”看管人一边点头,一边把手指向额头,以此来暗示其他人,说明饥饿艺术家的身体状况非常危险,“我们当然会原谅你。”“我一直在想着,你们能赞赏我的饥饿表演,”饥饿艺术家说。 “我们确实也挺赞赏的,”看管人热情地说。“可是你们不应该赞赏,”饥饿艺术家说。“那么我们就不赞赏,”看管人说,“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赞赏呢?”“因为我只能忍饥挨饿,我也没有其他办法。”饥饿艺术家说。“你们瞧,太怪了不是,”看管人说,“你为什么没有其他办法呢?”“因为我,”饥饿艺术家说着,小脑袋微微抬起,嘴唇像要吻看管人似的,直贴在他的耳根,生怕露掉一个字,“因为我找不到适合我胃口的食物。假如我找到这样的食物,请相信我,我不会招人参观,若人显眼,并像你,像大伙一样,吃得饱饱的。”这是饥饿艺术家最后的几句话,然而,从他那瞳孔已经放大的眼睛里还流露出一种不再是自豪、而是坚定的信念:他还要继续饿下去。 

14、人总是追求他没有的东西。各国人民共同的技术进步越来越使它们失去民主特性。因此他们追求民主特性。现代民族主义是抵制文明进攻的运动。

15、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中开启了以主体为中心的启蒙身份认同的路线图,即从意识、自我意识、理性、精神,直到绝对精神。他认为,自我意识发展依赖另一自我意识,两者结为一种主/仆关系。

16、卡夫卡去世前一个月,重读《饥饿艺术家》,据说他泪流满面。从某种意义上说,卡夫卡本人就是孤独的饥饿艺术家。

17、每表演一次,便稍稍休息一下,他就这样度过了许多个岁月,表面上光彩照人,扬名四海。尽管如此,他的心情通常是阴郁的,而且有增无已,因为没有一个人能够认真体察他的心情。人们该怎样安慰他呢?他还有什么可企求的呢?如果一旦有个好心肠的人对他表示怜悯,并想向他说明他的悲哀可能是由于饥饿造成的。这时,他就会--尤其是在经过了一个时期的饥饿表演之后--用暴怒来回答,那简直像只野兽似的猛烈地摇撼着栅栏,真是可怕之极。但对于这种状况,演出经理自有一种他喜欢采用的惩治办法。他当众为饥饿艺术家的反常表现开脱说:饥饿艺术家的行为可以原谅,因为他的易怒性完全是由饥饿引起的,而这对于吃饱了的人并不是一下就能理解的。接着他话锋一转就讲起饥饿艺术家的一种需要加以解释的说法,即他能够断食的时间比他现在所做的饥饿表演要长得多。经理夸奖他的勃勃雄心、善良愿望与伟大的自我克制精神,这些无疑也包括在他的说法之中;但是接着经理就用出示照片(它们也供出售)的办法,轻而易举地把艺术家的那种说法驳得体无完肤。因为在这些照片上,人们看到饥饿艺术家在第四十天的时候,躺在床上,虚弱得奄奄一息。这种对于饥饿艺术家虽然司空见惯、却不断使他伤心、丧气的歪曲真相的做法,实在使他难以忍受。这明明是饥饿表演提前收场的结果,大家却把它解释为饥饿表演之所以结束的原因!反对这种愚昧行为,反对这个愚昧的世界是不可能的。在经理说话的时候,他总还能真心诚意地抓着栅栏如饥似渴地倾听着,但每当他看见相片出现的时候,他的手就松开栅栏,叹着气坐回到草堆里去,于是刚刚受到抚慰的观众重又走过来观看他。

18、微风袭来/[美国]约书亚·费里斯 傅燕晖译  

19、他还时不时把胳膊伸出栅栏,让人摸摸瞧瞧,以感觉到他是多么干瘦。随后又深深陷入沉思,任何人对他都变得不复存在,连笼子里那对他至关重要的钟表(笼子里唯一的东西)发出的响声也充耳不闻,只是那双几乎闭着的眼睛愣神地看着前方,偶尔呷一口小玻璃杯里的水润一润嘴唇。 

20、梦揭开了现实,而想象隐藏在现实后面。这是生活的可怕的东西艺术的震撼人的东西。

21、而最令他兴奋的是早晨自己掏腰包,请看守们美餐一顿让人送来的早饭。这些壮汉子们在艰难地熬了一个通宵之后个个像饿狼扑食,胃口大开。然而,有些人却认为请客吃饭有贿赂之嫌疑,这纯属无稽之谈,当别人问到他们是否愿意兢兢业业值一夜班而拒吃早餐时,这些人却溜之大吉了,可要让他们消除疑心并不容易。 诸如此类种种猜疑,饥饿艺术家似乎也难于摆脱。任何一位看守也做不到夜以继日、丝毫不间断地守在饥饿艺术家身边,因此无人亲眼目睹过,他是否确实持续不断地挨饿。

22、卡夫卡1883年出生犹太商人家庭,18岁入布拉格大学学习文学和法律,1904年开始写作,主要作品为四部短篇小说集和三部长篇小说。可惜生前大多未发表,三部长篇也均未写完。他生活在奥匈帝国即将崩溃的时代,又深受尼采、柏格森哲学影响,对政治事件也一直抱旁观态度,故其作品大都用变形荒诞的形象和象征直觉的手法,表现被充满敌意的社会环境所包围的孤立、绝望的个人。

23、这不是城市,这是时间大洋裂开的洋底,布满了梦幻和热情的乱石堆。在这里很有趣,但人们慢慢地透不过气来,和所有潜水者一样,我不得不上来,否则血液就会突进肝脏。

24、"当然,当然。"看管人一边点头,一边把手指向额头,以此来暗示其他人,说明饥饿艺术家的身体状况非常危险,"我们当然会原谅你。"

25、1 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这篇小说的主人公实际上是一个艺术家?他体现了哪些准则和观点?他表演的动机是什么?他对观众持什么态度?他永远不满足的根源是什么?

26、  (46):我们称之为路的,其实不过是彷徨。--卡夫卡

27、自然是一个小小的障碍,一个变得越来越小的障碍。

28、观众来来去去,川流不息,除他们以外,还有几个由公众推选出来的固定的看守人员。说来也怪,这些人一般都是屠夫。他们始终三人一班,任务是日夜看住这位饥饿艺术家,绝不让他有任何偷偷进食的机会。不过这仅仅是安慰观众的一种形式而已,因为内行的人大概都知道,饥饿艺术家在饥饿表演期间,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点食不进的,你就是强迫他吃他都是不吃的。他的艺术的荣誉感禁止他吃东西。当然,并非每个看守的人都能明白这一点的,有时就有这样的夜班看守,他们看得很松,故意远远地聚在一个角落里,专心致志地打起牌来。很明显,他们是有意要留给他一个空隙,让他得以稍稍吃点儿东西,他们以为他会从某个秘密的地方拿出贮藏的食物来。这样的看守是最使饥饿艺术家痛苦的了。他们使他变得忧郁消沉,使他的饥饿表演异常困难。有时他强打精神,尽其体力之所能,就在他们值班期间,不断地唱着歌,以便向这些人表明,他们怀疑他偷吃东西是多么冤枉。但这无济于事;他这样做反而使他们一味赞叹他的技艺高超,竟能一边唱歌,一边吃东西。另一些看守人员使饥饿艺术家甚是满意,他们紧挨着笼子坐下来,嫌厅堂里的灯光昏暗,还用演出经理发给他们使用的手电筒照射着他。刺眼的光线对他毫无影响,入睡固然不可能,稍稍打个盹儿他一向是做得到的,不管在什么光线下,在什么时候,也不管大厅里人山人海,喧闹不已。他非常愿意彻夜不睡,同这样的看守共度通宵,他愿意跟他们逗趣戏谑,给他们讲他漂泊生涯的故事,然后又悉心倾听他们的趣闻,目的只有一个,使他们保持清醒,以便让他们始终看清,他在笼子里什么吃的东西也没有,让他们知道,他们之中谁也比不上他的忍饿本领。然而他感到最幸福的是,当天亮以后,他掏腰包让人给他们送来丰盛的早餐,看着这些壮汉们在熬了一个通宵以后,以健康人的旺盛食欲狼吞虎咽。诚然,也有人对此举不以为然,他们把这种早餐当作饥饿艺术家贿赂看守以利自己偷吃的手段。这就未免太离奇了。当你问他们自己愿不愿意一心为了事业,值一通宵的夜班而不吃早饭,他们就会溜之乎也,尽管他们的怀疑并没有消除。

29、我带着一个美丽的伤口来到这个世界,这便是我全部的陪嫁。

30、   多年来他一直以这种方式生活,每次绝食表演之后只休息短暂的时期以恢复体力,因此驰誉遐迩,受到世人的尊敬。但是尽管如此,他内心却很苦恼,特别使他苦恼的是没有人认真对待他的苦恼。他需要什么安慰呢?还有什么是他渴求的呢?如果某个温厚的好心人哀怜他,试图安慰他,向他指出,他的忧郁大概是由绝食引起的,他听了这话,特别是正好当他绝食了一段较长时期以后,很可能勃然大怒,象野兽一样拼命摇撼自已牢笼的铁条,然而表演的主持人却有一套自鸣得意的办法对之加以惩罚。他向大家道歉,请他们原谅艺术家的怒气发作,因为这种烦躁易怒的心情是由绝食引起的:这种心情是吃饱喝足的人很难理解的。然后他话锋一转,很自然地谈到艺术家准备大大延长绝食时间的问题。他欲抑先扬地先称赞艺术家的这番话无疑表现了极大的自我克制精神,其志可嘉。接着却拿出了几张公幵出售的照片,上面拍摄的是艺术家绝食第四十天,躺在床上奄奄一息的模样,作为反证。饥餓艺术家尽管已经听惯了这番歪曲真相的话,每次听到以后都灰心丧气,难以忍受。精力枯竭本是过早结束绝食所造成的,却被说成是过早结束的原因!茫茫人寰,有谁是知音?面对这种情况却又无能为力,实在使他痛心。他一再抱着真诚的愿望站在铁栏前,聆听演出主持人讲话。可是见到这些照片,他总是放松了手,痛苦地呻吟着,仰倒在麦秸堆上。本来心怀疑惧散开的观众,这才放下心来,再次聚拢到笼前,端详着他。             

31、 季羡林:世界上无论什么名誉,什么地位,什么幸福,什么尊荣,都比不上待在母亲身边,即使她一字也不识。

32、此生的快乐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我们向更高生活境界上升前的恐惧;此生的痛苦不是生命本身的,而是那种恐惧引起的我们的自我折磨。

33、卡夫卡像,图| AlejandroCartagena

34、我们就像被遗弃的孩子,迷失在森林里。当你站在我面前,看着我时,你知道我心里的悲伤吗,你知道你自己心里的悲伤吗?

35、历史是由每一个毫不足道的瞬间的错误和英雄业绩构成的。历史大多由公务活动所构成。富人的奢侈生活以穷人的贫困为代价。

36、国家的力量建立在人们的惯性和需要安静这两点上。

37、如果说艺术家想通过绝食来超越对物质的依赖达到绝对精神状态,战胜异化危险实现与世界合一梦想的话,那他始终无法逃脱的,却是整个社会力量控制下无数无形之手的拉扯与纠缠;虽然不要直接面对紧张的异己力量给生存带来的压力,也不需服从权威与统治力量的意志,但是他却已陷入了无边的“焦虑”。

38、    弗朗兹•卡夫卡(1883一1924)生于捷克斯洛伐克的布拉格,1904年在该市的日耳曼大学获得法学士学位。后来在奥地利政府里当公务员。他在遗嘱里要求焚毁自己的遗稿,然而遗嘱执行人却违背了他的意愿,整理出版了他的全部遗稿,其中包括三部长篇小说—《审判》(1925)、《城堡》(1926)和《美国》(1927)。卡夫卡的这三部长篇小说都歪曲了现实,具有梦呓的性质。他的短篇小说译为英语,续集出版的有《中国的长械》(1933)、《弗朗兹•卡夫卡小说杂文选》(1940)和《寓言和谬论》(1962).

39、这是疯狂的饥饿艺术家代表所有现代人说出的一句最荒诞也最真实的谶语。

40、只有饥饿艺术家不满意,总是他一个人不满意。

41、观众来来去去,川流不息,除他们以外,还有几个由公众推选出来的固定的看守人员。说来也怪,这些人一般都是屠夫。他们始终三人一班,任务是日夜看住这位饥饿艺术家,绝不让他有任何偷偷进食的机会。不过这仅仅是安慰观众的一种形式而已,因为内行的人大概都知道,饥饿艺术家在饥饿表演期间,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点食不进的,你就是强迫他吃他都是不吃的。他的艺术的荣誉感禁止他吃东西。当然,并非每个看守的人都能明白这一点,有时就有这样的夜班看守,他们看得很松,故意远远地聚在一个角落里,专心致志地打起牌来。很明显,他们是有意要留给他一个空隙,让他得以稍稍吃点儿东西;他们以为他会从某个秘密的地方拿出贮藏的食物来。这样的看守是最使饥饿艺术家痛苦的了。他们使他变得忧郁消沉;使他的饥饿表演异常困难;有时他强打精神,尽其体力之所能,就在他们值班期间,不断地唱着歌,以便向这些人表明,他们怀疑他偷吃东西是多么冤枉。但这无济于事;他这样做反而使他们一味赞叹他的技艺高超,竟能一边唱歌,一边吃东西。

42、害怕失去饭碗,这种恐惧心理败坏了人的性格。生活就是这样。

43、于是,她就买来了各种各样的育儿书籍,边看边学。

44、首先“绝食艺人在笼中的困境代表了艺术家在现代世界中的困境:与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格格不入。从这个角度来阅读,《饥饿艺术家》是一个社会的寓言。……用社会学的术语来表示,就是艺术家和社会的分离”。

45、马戏团很庞大,它有无数的人、动物、器械,它们经常需要淘汰和补充。不论什么人才,马戏团随时都需要,连饥饿表演者也要,当然所提条件必须适当,不能太苛求。而像这位被聘用的饥饿艺术家则属于一种特殊情况,他的受聘,不仅仅在于他这个人的本身,还在于他那当年的鼎鼎大名。这项艺术的特点是表演者的技艺并不随着年龄的递增而减色。根据这一特点,人家就不能说:一个不再站在他的技艺顶峰的老朽的艺术家想躲避到一个马戏团的安静闲适的岗位上去。相反,饥饿艺术家信誓旦旦地保证,他的饥饿本领并不减当年,这是绝对可信的。他甚至断言,只要准许他独行其是(人们马上答应了他的这一要求),他要真正做到让世界为之震惊,其程度非往日所能比拟。饥饿艺术家一激动,竟忘掉了时代气氛。他的这番言辞显然不合时宜,在行的人听了只好一笑置之。

46、今天推送的是卡夫卡的经典小说《饥饿艺术家》,一起领略这位即使在今天也仍只为少数人理解的作家“惩罚性幻想作品”的魅力。

47、  (89):离此洞口约一千步远的地方才是地洞的真正入口。--卡夫卡

48、生活将以铁一般的逻辑粉碎任何发自内心的疏离和背叛倾向。

49、16:15 一起聊一下小说的后半段:在饥饿艺术家的表演不再受欢迎之后,他去了马戏团,处境产生了什么变化?在小说的结尾,缺乏生命力的饥饿艺术家被充满生命力的小豹子所取代,但这种新的生机却让读者觉得更加苦涩。

50、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

51、饥饿艺术家甚至连椅子都不屑一顾,只是一屁股坐在乱铺在笼子里的干草上。他时而有礼貌地向大家点头打个招呼,时而用力微笑着回答大家的问题。

52、 饿艺术家走出栅笼,来到几步以外的一张小桌前,桌上放着为病弱者精心挑选的饮食。而偏偏就在这个时刻饥饿艺术总是表现得异常顽强。诚然,他完全可以伸出骨瘦如柴的双臂,让两位俯身帮助他的女士搀扶,可是他不肯起立。为什么绝食了四十天以后,偏偏要在这个特定的时候停止绝食呢?他已经坚持了很长时期,坚持了一段仿佛无限长的时期,为什么当他处于,或者说即将进入最佳绝食状态时,却要停止绝食呢?他完全可以绝食更久,不但是空前未有的饥饿艺术家(这一点大家已经公认了),而且很可能(他感到自己的绝食能力是没有止境的)打破他自己的记录,创造超乎世人想象的奇迹。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欺骗他,剥夺他即将得到的荣誉呢?他的观众假装对他钦佩莫名,为什么这点耐性也没有?既然他本人能忍受更长时间的绝食,为什么观众倒不能忍受呢?何况,他很疲惫,坐在麦秸堆里比较舒服,而现在人家却要他直立起来饱餐一顿,使他一想起就恶心,只是由于两位女士在面前,他才勉强控制自己,没有呕出来。他抬起头,望望这两位女士的眼睛。她们表面上看起来是那样友善,实际上却是残忍透顶。他转动着软弱无力的脖子,摇摇他那沉甸甸的头。但是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演出主持人一语不发(因为军乐队太响,说话是无法听清的),走向前来一一抬起双臂,在饥饿艺术家的头顶上举着,好象是祈求上帝俯视坐在麦秸堆里的这个人,这个受苦难的殉道者(他确实是个殉道者,不过是另一种意义的殉道者),用一种小心翼翼的夸张动作抓住他消瘦的腰部,让大家看清楚他是多么衰弱,将他托付给畏畏缩缩的女士时,故意暗中使劲搡了一把,使他的腿和身体都踉踉跄跄地摇摆起来。饥饿艺术家现在完全垮了,他的头低垂在胸前,不听使唤地晃来晃去。他的身体仿佛挖空了,他的两腿出于自卫的本能抽搐起来,膝部紧紧挨到一起,两脚在地上拖曳着,似乎不是站在坚实的地面上,而只是在寻找稳固的立脚点。他的瘦弱不堪的身体完全倾压在一位女士的身上。她被压得气喘吁吁,转过脸来想找人帮忙——这个光荣的差使完全不象她预料的那么轻松。她先是拼命伸长脖子,尽可能不让自己的脸挨到饥餓艺术家身上。后来她发现这不可能做到,而她的比较幸运的同伴正在用颤巍巍的手抓住饥饿艺术家瘦得皮包骨头的手,根本顾不上帮自己的忙,急得直流眼泪。幸亏早就安排好一个准备替换的人,一看情况不妙,赶紧上前解了她的围。接着食物端来了,表演的主持人费了好大劲总算把一小口食物送进半昏厥的艺术家嘴里。他假装高兴,喋喋不休地说话,以分散观众的注意力,不让他们看到艺术家的昏迷状态;然后又把耳朵附到艺术家唇边,假装听到他的吩咐,向观众祝酒,这时乐队吹奏起响亮的装饰性乐段,以助声势。在乐声中观众渐渐走散。谁也没有理由对这井然有序的过程感到不满,除了饥餓艺术家本人。只有他一如既往,对这一切感到不满。

53、光勤劳是不够的,蚂蚁也非常勤劳。你在勤劳些什么呢?有两种过错是基本的,其他一切过错都由此而生:急躁和懒惰。

54、人们惧怕自由和责任,所以人们宁愿藏身在自铸的樊笼中。

55、一天早晨,格里高尔萨姆沙从不安的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

56、所有这一切,饥饿艺术家都得忍受着。天长日久他也习以为常,然而内心深处的不快总搅得他不得安宁。每当一轮饥饿表演结束时,饥饿艺术家没有一次是自愿离开笼子的,这一点,人们一定要为他作证。

57、从形而上学的角度看,“绝食艺人代表精神,作为精神存在的人,豹相应地代表物质,人的动物性。……用形而上学的术语来表示,就是精神与物质的分离。”

58、  (33):你可以避开这世界的苦难,你完全有这么做的自由,这也符合你的天性,但也许正是这种回避是你可以避免的唯一的苦难。--卡夫卡

59、  (53):不可能存在没有真实的人生,真实恐怕就是指人生本身吧。--卡夫卡

60、十几年前,站在西北大学的讲台上,我接受了指导老师梅晓芸的本科论文答辩,当时我的毕业论文是《来自地狱的天籁之音——卡夫卡文学的象征意义及其背景》。时过境迁,卡夫卡的相关印象依然鲜活。

61、"那么我们就不赞赏,"看管人说,"为什么我们不应该赞赏呢?"

62、   《旗手与火焰》新经典诗歌展将以不定期方式继续展示

63、只有在我不去报到,可以安心地单独干自己的工作,办公室的存在才是无罪的。属于办公室的六个小时如何折磨着我,你大概无法想象。我很内疚,办公室有权要我付出代价。然而,这对我来说,就意味着要过一种可怕的双重生活,大概只有疯癫才是唯一的出路。

64、乌鸦们宣称,仅仅一只乌鸦就足以摧毁天空。这话无可置疑,但对于天空来说,它什么也无法证明,因为天空意味着,乌鸦的无能为力。

65、2 观众对饥饿艺术家有什么反应?他们是否欣赏他的技艺?观众态度的改变意味着什么,对饥饿艺术家有什么影响? 

66、《饥饿艺术家》以五千多字的短小篇幅,用奇异的笔调讲述了一个荒诞不羁但又充满现实意味的故事:主人公“饥饿艺术家”以在兽笼表演饥饿为生,并以这样的表演招徕大批观众。渐渐他对自己的表演产生了荣誉感,从没有自觉自愿离开过兽笼,还为别人不给他机会成为“空前伟大的饥饿艺术家”而深感苦恼。观众心满意足,“只有饥饿艺术家不满意,总是他一个人不满意”。

67、书必须是用来凿破人们心中冰封海洋的一把斧子。

68、我在自己的家里,在那些最好,最亲的人中间,感觉比陌生人还要陌生。

69、  (82):不要绝望,对你的不绝望也不要绝望。--卡夫卡

70、当车到达目的地时,他们的女儿第一个站起来,舒展了一下她那年轻的身体,在他们看来,这恰恰是对他们新的梦想和良好心愿的一种肯定。

71、这位艺术家甚至连椅子都不屑去坐,只是席地坐在铺在笼子里的干草上,时而有礼貌地向大家点头致意,时而强作笑容回答大家的问题,他还把胳臂伸出栅栏,让人亲手摸一摸,看他多么消瘦,而后却又完全陷入沉思,对谁也不去理会,连对他来说如此重要的钟鸣(笼子里的惟一陈设就是时钟)他也充耳不闻,而只是呆呆地望着前方出神,双眼几乎紧闭,有时端起一只很小的杯子,稍稍啜一点儿水,润一润嘴唇。

72、  (21):精神只有不再作为支撑物的时候,它才会自由。--卡夫卡

73、耐心是应付任何情况的巧妙办法。人们必须和一切事物一起共振,热衷于一切事物,同时又必须平静耐心。不能弯曲,不能折裂。只能克服,始于自我克服的克服。人不能逃避这一点。逃离这一点就是崩溃。人们必须耐心地吸收一切,耐心的成长。胆怯的自我界限只有用爱才能突破。人们必须在我们周围沙沙作响的枯萎死亡的树叶背后看见嫩绿鲜亮的春绿,耐心等待。耐心是实现一切梦想的唯一的、真正的基础。

74、弗洛伊德认为,启蒙哲学以来以主体为中心的自我认同在这个价值理性不断恶化,工具理性泛滥的现代社会中力所不逮,“自我不再是认同中心,而是一个承受矛盾冲突的心理界面;在那里,社会约束力与本我的力比多相持不下,争斗不止。”

句子分类
句子列表